倘若我们以为传统的日常生活就是死水一潭,永恒不变,它又会向我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服饰、衣冠、起居制度、生命的预期,无一不在变化之中

——节选自赵冬梅先生的《人间烟火》

古人吃的东西竟然是这么令人匪夷所思的英文,古人吃狗肉

历史大多都是在记录帝王将相,普通的日常生活则少之又少,今天的我们只能从一些史书的只言片语中找到一丝人间烟火,循着这些蛛丝马迹,慢慢揭开古人的日常生活。虽然这种日常生活看似稀疏平常,但中国人就是在这种寻常的生活文化熏陶中慢慢养成了坚韧、自强的民族性格。虽然它们一直不被史书所提及,却一直都在演变、发展,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烟火尘世。那么古人的日常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舌尖上的变迁

自古以来食为天,我们可以先来聊一聊“吃”这件日常小事。古人的食物分类和今天的差不多,也分为主食、肉食和瓜果蔬菜三类。因为中国幅员辽阔,所以主食有南北之分,我们现在是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爱吃米,这种南北大相径庭的饮食习惯是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最后在唐宋时期定型。而在此之前,北方人吃的是粟,就是我们今天吃的小米。讲到这里,大家心中难免会生出一个疑问,是不是那时候还没有麦子?其实不是,麦子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被种植了,但口感太差,煮出来的麦饭特别粗糙,难以下咽。

直到汉朝时候,磨面技术才在中国出现,不过推广的过程非常缓慢,直到魏晋南北朝时候,这种技术在北方才算普遍推广开来,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此时,细腻的面食还只是达官贵人才能吃得起的高档食物。而到了唐代,以水为动力的磨房才逐渐普及,这样一来,磨面的效率就大为提升,面食这才端上了我们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强大的,到了宋朝,就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面食体系。其实,我们今天的面食种类和宋朝时期并没有什么不同,就像宋朝人经常爱吃的“冷淘”其实就是今天风靡南北的凉面。

相对于麦子的坎坷经历,大米可要顺畅多了,几千年以来一直都是南方人的主食。我们现在常吃的干饭就是在秦汉时期出现的,不过样子和今天的干饭不太一样,那时候的干饭真的是晒干的,吃的时候就用水泡一下,功能和现在的燕麦片类似。后来,由于水稻产量极低,大家做干饭的时候,就会往里面加一些菜叶,就成了现在很多人喜欢吃的菜饭。到了唐宋时期,国内生产力高度发达,大米的吃法也变得五花八门,什么蟠桃饭、二红饭、盘游饭纷纷登上了人们的饭桌。

古人吃的东西竟然是这么令人匪夷所思的英文,古人吃狗肉

接着我们再聊聊肉食。现在可以说是无肉不欢,无论是小吃店还是大饭店,肉食始终是一大特色。对于许多人来说,牛肉是大家最爱吃的肉类之一,但在古代却很难吃到牛肉的,因为牛是耕地的主要动力,所以地位异常尊贵,在那时任意宰杀耕牛吃违法了,只有实在老得走不动了,再在官府的同意下才能宰杀耕牛,人们才有机会品尝鲜美的牛肉。那么古人主要吃什么肉呢?其实,这个问法应该换成古代富人主要吃什么肉,因为肉在古代是很金贵的,寻常百姓一年都不一定能吃上一顿。在秦汉时期,统治阶级爱吃猪肉、狗肉、鸡肉和各种野味。

后来,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民族大融合,也把爱吃羊肉的习惯带到了内地,自那时起,羊肉就成了广大官宦人家的心头肉。据传闻,即便是比较勤俭的宋神宗,御厨一年吃掉的羊肉也有43万斤。有升就有降,羊肉地位一路飙升,猪肉地位也就一路下滑,这其中还有李时珍的“功劳”。他在《本草纲目》中说,吃猪肉对身体不好,这让那些爱惜生命的达官贵人赶紧戒了“猪肉”。直到明末清初,猪肉才又重新回到了大宅人家的餐桌上。虽然古代肉类种类比较多,但烹饪方法几乎都是白水猪肉,直到宋代炒菜的诞生,肉食才变得色香味俱全。

在这里还要提一嘴鱼肉,鱼肉可是稀罕物,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平常百姓一年都吃不了几条鱼,咱们今天几乎天天都能吃鱼,这得亏我们生在了好时代。古人爱吃古人喜爱吃鱼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鱼片。这种吃法很早就有了,到了唐朝,基本上只有南方吃鱼脍了,明清时候,就剩下广东和云南还有人吃鱼脍。剩下的就是瓜果蔬菜了,这才是古代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在明代以前,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菜是一种名叫“葵”的蔬菜,就是现在的冬寒菜。明朝以后,白菜萝卜才慢慢将冬寒菜挤下了餐桌。

古人吃的东西竟然是这么令人匪夷所思的英文,古人吃狗肉

华华其服

说完吃,再说穿。我国最早的布料就是蚕丝,根据考古研究,中国人的养蚕历史起码有7000年了,不过由于丝绸金贵,老百姓主要穿的还是麻布衣。而棉花在北宋时期才慢慢出现,到了明朝时候,棉花在朱元璋的大力推广下才开始普遍种植,面布也就慢慢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一直穿到今天。接着,我们再聊聊衣服的颜色,在过去,衣服的颜色主要用来彰显等级制度。例如唐朝,黄和红之间的赭色是皇帝专用的,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色,四五品官员用朱色。

最后是衣服的款式,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正式确立“服制”,从皇帝到平民各有各的衣着要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朝服,朝服的装饰一共有日、月、星辰、山、龙等十二种,被叫做“十二章”。只有皇帝的衣服才有资格绣满“十二章”,三公和诸侯的朝服不能使用“日月星辰”的纹饰。顺便提一下缠足这个陋习,它起源于宫廷,大多是为了让舞蹈更加好看,而故意为之,后来不知怎么地就慢慢形成了风尚,到了宋朝时期,许多达官贵人都开始追捧效仿,那时还只是上层阶级,而到了明清时候,缠足就成为了禁锢女性行动能力的陋习了,听说在建国后,云南一些地方还会缠足,云南政府还因此发过禁止缠足的命令,这才让缠足这项陋习彻底从中华地上消失。

古人吃的东西竟然是这么令人匪夷所思的英文,古人吃狗肉

艰难的住与行

住,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有些人开始想梦回过去,因为那时候地广人稀,应该可以找地方建一栋美美的房子供自己居住。然而,现实怕是要让大家失望了。古代人住得并不容易。唐宋时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繁华,各种生活设施非常完备,许多人都希望在城里买房定居。只不过能买得起房子的却是寥寥无几。在唐朝文人当中,韩愈的官运算是最棒的了,俸禄也是一路飙升,还赚了许多稿费。即便韩愈这么优秀,他也是年过半百才买得起一套宅子,这房子也就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收获。买不起房的就只能租房了。在北宋开封,房租的贵贱分布和今天不太一样,今天是哪里繁华哪里房租贵,而那时候是谁家藏书多,谁家附近的房租就贵,因为大家都想和他走近一点方便借书。可见那时候的人们多么爱读书。

讲完了“住”,再说说“行”。古代出一趟远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从北京到杭州1300公里,今天四个小时高铁就能到达了,而在古代骑马则要花上52天才能走完。古代的官府有两套系统来管理交通,一种是驿,官府人员一般就在这里休息,如果你家有钱,也可以花大钱在这里住宿,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五星级酒店。另外一个是“关”,这个“关”可不是客栈,而是有点像今天的海关,目的是用来控制和管理流动的老百姓。一般人过“关”,需要相应的“身份证明”。去往别国,就要带“行牒”,其实就是现代的护照。长期外出打猎的猎人,则要办理“长籍”,可以理解为打猎证书,每三个月需要定期签到,这样就可以及时掌控猎人的行踪。

普通旅行者用的是“过所”,有点像今天的身份证,只能在国内使用。虽然古代没有照相技术,但会在公文上详细标明持证人的信息,比如姓名、长相、带什么行李等等,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防止敌人通过关口潜入内地。古代驿馆是政府与地方联系的主要通道,非常非常重要。秦汉两朝,交通要道是每10里就设置一个驿馆,唐朝就变成了每30里设置一个,到了宋朝又翻了一倍,这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因为交通工具变得越来越发达。两条腿走路,自然要10里歇一歇。起码的话,那60里路歇息一下就足够了。

古人吃的东西竟然是这么令人匪夷所思的英文,古人吃狗肉

在我们眼中,古代交通不便,百姓旅行不易,官员出差也应该很难。然而,根据江苏连云港出土的尹湾汉简的记载,事实让我们大跌眼镜。汉简上记载,东海郡功曹师饶一年要足足出8个月的差。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的交通才方便一些。由于道阻且长,许多去边境服役的年轻男子大多都定居在那儿,很少再回到家乡,我们从那些边塞诗中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古代考入进士的官员们可以说是鲤鱼跳龙门,从此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然而当外派他到地方做官的时候,危机也就悄然降临,不仅会遇到强盗,还会有人因路途条件太过艰苦而生病去世。比如唐代文豪韩愈被贬出京时,他最疼爱的女儿就在路上不幸病逝。

最后,我们再来简单聊聊古代的社会关系。众所周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实行一夫多妻制,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妾就是相当于仆人的存在,其存在的意义就是辅助女主人生儿育女,为家族开枝散叶。在唐朝之前,妾生的孩子也就是庶子,可以说是永无翻身之地,只能被嫡子狠狠地压制。而唐朝实行科举,这为庶子翻身提供了机会,只要他读好书考入进士,就能入朝为官了,自然也就成为了整个家族的顶梁柱,相比较而言,平庸无能的嫡子就得仰仗功名在身的庶子了。所以唐朝以后的小说中,我们就经常听到平妻这个说法,因为儿子有能力了,母亲自然也可以从妾抬升为妻了。这时候可就真的是一夫多妻制了。

翻开悠悠的历史画卷,我们能在只言片语中找到一些古人日常生活的点滴痕迹。在这些痕迹里,我们亲身体验了几千年来中国衣食住行的变迁,以及在这些变迁中酝酿而成的中华文明。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能够经久不绝,大概就是因为它已经内化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