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一出生,刘娥便将其从李氏手中夺走,与关系亲近的后妃杨氏一同抚养。仁宗至大婚前,都与刘娥住在一个宫内,受刘娥关照甚多。刘娥是如何教育的宋仁宗的呢?

刘娥是如何教育宋仁宗的

比如在吃的方面,为了保护仁宗饮食安全,刘娥禁止虾蟹海物“进御”;垂帘听政后,刘娥还令杨太妃与仁宗同饮食,“保佑扶持,恩意勤备”。有学者认为,宋仁宗能成为宋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与其幼年的健康饮食不无关系。

在教育方面,刘娥非常严厉。

宋仁宗刚刚即位,刘娥便挑选近臣给宋仁宗讲读儒家经典,宋初平定各割据势力时,把得到的宝物都藏在奉宸库,仁宗想去看看,刘太后“择日开库,设香案而拜”,告诫宋仁宗创业艰难,这些宝物都是割据诸国失德而不能所有,要以此为诫,“词色严厉,中官皆恐惧流汗”。而在日常政务处理上,刘娥对仁宗也多有提点、帮助。

仁宗对刘娥也颇尽孝道,大年初一,他非要率群臣先为刘娥上寿,再去接受朝拜,以示尊敬。

但仁宗年岁稍长,开始对专权的刘娥不满,尤其是在其婚事上的横加干涉,让他对刘娥心生怨怼。

1024年,刘娥亲自选定平卢军节度使、赠中书令郭崇的孙女郭氏为皇后。当时仁宗看中的却是与郭后同时入宫的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以及王蒙正的女儿。对这两个人选,刘娥却竭力反对。

她的理由是,王氏“妖艳太甚,恐不利于少主”,遂指定将王氏嫁给自己的侄子刘从德。至于张氏,她认为其出身于豪门贵族,“庶免他日或挠圣政”。所以她宁愿选择“家门敝落”的郭氏。

刘娥这么选,有她的道理。她是站在政治家的角度去选的。这里有私心,即选用这样一位皇后,没有更多势力牵扯,更利于自己长期垂帘听政,为仁宗着想,为他日后亲政也有帮助。但问题是,宋仁宗年少,对感情充满憧憬,他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去选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对于郭氏,仁宗一直不喜欢,所以婚后两人关系日益疏淡,而郭氏则依仗刘娥,娇蛮善妒,把持后宫。等到刘娥薨逝,仁宗无人掣肘,偏宠宫人杨氏、尚氏,便引来郭氏不少怨言。

废后的导火索是一巴掌。一次,尚氏在皇帝面前“出不逊语”,侵犯到了皇后;皇后不能忍,“起批其颊”,起身刷了她一巴掌,皇帝去救,皇后“误批上颈”,“上大怒,有废后意”。

废后即是家事也是国事,为废除这个皇后,仁宗除了向大臣解释理由之外,还不怕丢脸,将爪痕露出来给大臣们看。到1033年10月,郭氏被废,“诏称皇后以无子愿入道,特封为静妃、玉京冲妙仙师,赐名清悟,别居长宁宫”。此时离刘娥薨逝不过7个月。

一个巴掌就能让宋仁宗坚定地要求废后吗?当然不是。

仁宗的确不喜欢刘娥指定的这个郭氏,但他废后更是针对刘娥。他不满刘娥11年来的专政和种种僭越;更不满刘娥隐瞒其生母真相。

最让仁宗不满的是,刘娥薨逝时还有遗诏:军国大事与太后内中裁处。有臣子当场反对,说:皇帝已经成人,今始亲政,“岂宜使女后相继称制乎?”宋仁宗顺水推舟,删去遗诏中的这句话。这里的杨太后即杨太妃,刘娥死后被尊为太后。

对刘娥势力的清算早在废后之前已经开始。三月刘娥薨逝,四月仁宗亲政,他大手笔罢掉了刘娥所用的宰相、保守派吕夷简,贬黜刘娥的姻亲,重用刘娥罢黜的官员,革新派范仲淹等人都在此时得到升擢,这年七月废后,不过是反刘娥的其中一个事项罢了。

废后事件还没有结束,不久,与郭氏不睦的尚氏、杨氏二女也被驱逐出宫:

郭后既废,尚、杨二关人益有宠,每夕侍上寝,上体为之弊,或累日不进食,中外忧惧,皆归罪二美人。杨太后亟以为言,上未能去。入内都知阎文应早暮侍上,言之不已,上不胜其烦,乃颔之。文应即命毡车载二美人出,二美人泣涕……不肯行 ,文应搏其颊,骂曰:“宫婢尚何言!”驱使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