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吕布是英雄非小人?我赶紧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价值观。也再次翻读了一些有关吕布其人的材料。唯恐冤枉历史上一位大英雄。可是翻阅了些正史或野史,发现吕布的好处只有能武,英俊两点,而其人品,性格,道德等等诸多立人之本均无可取之处,更别提英雄二字了。在历史材料中未能如愿,但是能否以现代人的价值观能对吕布当时的所作所为有所改变呢?粗粗品味了一下,发现自古以来,违背仁义理智信的所作所为实在难以立足,和时间系数似乎没太大关系…

1“三姓家奴”的由来,这个词实际意义并不准确,而为何偏偏灌在了吕布头上呢?张辽,赵云,关羽,马超,张郃,黄忠,魏延等等诸多名将都曾易主,唯独吕布留下此名想必有与那些名将有不同之处,这个不同之处没必要多说,可以参考一下历史:陈寿:“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三国志——吕布臧洪传第七评》)

范晔:“焉作庸牧,以希后福。曷云负荷?地堕身逐。术既叨贪,布亦翻覆。”(《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评》)这些记载说明当时的吕布反复无常已众人皆知了。不算三姓家奴也称的上反覆小人了。

2“杀董立功”正史中确实记载中,没有貂禅一人,也没什么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正史中记载吕布同董卓的家婢有私,也记载了董卓曾经拔手戟掷向吕布。此时是董吕二人冲突的颠峰时刻,也是董卓被刺的直接原因。主观上来说,吕布并无大谋,诸董只是因为一己之私,而且正史中记载的是吕布同董家婢有私,吕布犯错在先,董为次之。如此行径杀主实在属小人。再看看当时的客观环境吧,当时的董卓已被众诸侯赶出京城,退守长安了,此时的董卓大势已去,别说称霸天下了,能守住一方疆土已经很不容易了,此时的董卓被刺,吕布不仅没有成为天下大功的英雄,而是走投无路杀主求荣的小人,看看众诸侯如此礼遇这位逃亡“英雄”便略知一二。这便是当时客观环境。那时的董卓之死外界已不太关心,最想杀他的只是汉朝老臣而已,也许是董废帝之举。我认为想杀董称雄的时候应在董军进城霸权之时,而非兵败溃军之时!退回长安的董卓已是没牙的老虎,死期将至了。所谓的杀董立功,主观、客观分析后,荡然无存,只不过主旺,厮为虎作伥,主败,厮杀主弃城。大胆设想吕布有意借董卓之势强取天下,但加入董势后,虽得器重,但发现董政权始终摇摇欲坠,难已如愿,常抗之。可自己杀丁原已无法回众诸侯之列,只得为其卖命。在董势力大去后杀之……。。这也只是我的猜想了……

3“徐州之争”,吕布做过文官(丁原手下主簿)虽未立什么功,但至少应该知书达理才行。驻小沛也是暂借。这个借字可能有些人会忽略,但吕布应该不会。因为借小沛后夺徐州争议之处就在吕布为何打小沛上,照有些说法是应为张飞无德,欺压作恶,而吕布则是救万民于水火。助董卓火烧京城的吕布顿时思想觉悟在这一刻有了质地的飞跃?我想这句话行不通,市民生死并非吕布关注对象,董卓时期的种种表现足以说明,切不可断章取义,以赶走张飞就称他是救世主了。保守点来分析占徐州的原因是因为曹豹之死,此人和吕布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成为占徐州的直接导火索。这是大家都会觉得岳父被杀,理应报仇,无可厚非。而大家忘了吕布在亲情面前的作为了,他杀丁原和屠董卓并非是无个人利益可取而为之的。这次的徐州也是只为报仇而起兵的么?不是,吕布向来无视亲情,至少是轻视亲情。而此时为老丈人动武,正是和前两次一样,利益当前!此时机是让吕布看见还是陈宫等人就不得而知了。这客观的利益便是,一方太守,如此时不占徐州恐借人一辈子地了。不知道各位看官还记得这个借字么?此番事件之后,吕布便得徐州而刘备则暂借小沛了。而曹豹被杀之事也因真正目标的达成而不惜自灭了。于是吕布见刘备后不要找张飞报仇而是将他们客客气气得迎回小沛了。有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此借地谋主,恩将仇报之人实在难称君子。

4“生死之意”,死是必然结果,但意义却各不相同,三国时期。不少忠臣良将生死置之度外,为忠而亡,受之敬仰,为志而亡,受之爱戴,为义而亡,受之效仿,为情而亡,受之怜悯。任何时刻并非有人愿意去死,而求死之人想必已找到超越生死的意义,所以舍生取义。这是圣贤真正能做到的,吕布没有做到,所以他决非圣贤。尤其在圣贤倍出的三国时期,他显得尤为失败。再观常人之死,常人无大志,生死看得很重,但理义廉耻并重。杀其父者必杀之,湮人妻者必杀之,弑其兄者必杀之,断其子者必杀之。吕布仍没做到。他在死前做的最后一件事那便是求降。这一降为救万民么?为全情意么?为明志向么?纵观他一生,不难想到他死前必有此举。此举客观来说不能算吕错,一般常人皆如此,只是我们把吕布看成一方诸侯了,或者看成他的武功可以盖世了,更有甚者把他看成“英雄”了。所以都不愿看他被捉求降。但其实他始终是个小人物,武艺再高,却为子为臣,手下有贤良之才,却颠沛流离。小人物历程在演义中克化的淋漓尽致,在正史中记载的也合情合理。

最后说一下吕布的能力,引:“事实上,他只会骑马耍戟;至多能带上几百人或几千人,作一个偏裨之将,他个人的武艺相当高强,然而战术的知识有限,战略的学问毫无。至于政治,他更是门外汉了。我们再说得浅一些,他有勇无谋;而他的勇,也不过是比起匹夫之勇略微高些而已。”这便是武艺一流的吕布在客观军事中的作用。这也是武艺超群的吕布总被称为家将的一个原因。更何况他虽勇而不忠于主,无人善待之,其能何在?他虽猛而不纳贤言,无人善扶之,其能又何在?他的一身武艺只能受凡夫之敬仰,何奈我只一嗤鼻。朗朗乾坤其容小人所逞强,此人必自取灭亡。

三国时期有不好英雄豪杰,这些天地男儿的鲜明事迹证明着古往今来中华儿女的千古美德。他们必将流芳百世,铭记人心。相形之下,三国时期的恶义行径更显得丑陋无比,三国时期不乏无仁无义之辈,也不乏无不忠不孝之徒,更有不少无德无谋之人,但像吕布这样无仁无义不忠不孝无德无谋集一身实为罕见。再看看同时期成事的诸侯,曹魏聚贤能而征天下,刘备施仁义而建蜀汉,孙权任奇才而保江东。吕布在他们面前犹如牛毛比泰山,荧光比日月。若有人称其为英雄,上述三位何言而论?只看一个人的主观意识,或者只看一个人的客观结果都太片面了,评论一个人应从主客一致,意识导致结果,结果体现意识。断章取义实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