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山墓群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距安吉古城遗址约5公里。自2007 年起,为配合天子湖工业园区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多年进行考古发掘,已清理古墓葬六百多座,出土文物六千余件。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为继续配合安吉县天子湖工业园区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安吉县博物馆对永宁尔地块范围内的土墩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该地块现存早期土墩主要有1座,编号为安吉上马山D179。

浙江安吉上马山179号土墩考古发掘

安吉上马山D179位置

  D179现为高于地表的土墩,顶部较平,略呈覆斗状。平面呈长椭圆形,东西长径约65米,南北短径约30米,面积约1600平方米,现存高度距地表约5-6米。根据《田野考古操作规程》,结合土墩实际情况,按照正方向布置了两道南北向隔梁和一道东西向隔梁,6个象限同时逐层向下发掘。后续工作中,又根据需要在每个象限留出小隔梁或者布置探沟,平剖面相结合判断遗存情况。

浙江安吉上马山179号土墩考古发掘

安吉上马山D179发掘

浙江安吉上马山179号土墩考古发掘

安吉上马山D179发掘工作照

  D179可以分为5个大层。第①层为表土,厚约0-0.3米,灰褐色,较疏松,包含较多植物根系。第②层为全墩封土,厚约0-1.2米,黄褐色,较疏松。第③层为草裹泥封土,厚约0-3米,主要为黄褐色草裹黄土,较黏软,按区块堆筑,局部夹杂红褐色砂土或灰白色膏泥。第④层为堆土,厚约0-2.4米,主要为黄褐色草裹黄土,较黏软,按区块堆筑。第⑤层为垫土,厚约0-0.6米,黄色,较纯净致密。

  D179共发现墓葬3座,坑2个,墓下建筑遗存1处。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2座。M1位于土墩西南,①层下开口,方向125°,口长2.6米,宽1.7米,斜直壁,平底,底长2.3米,宽1.25-1.55米,深1.4米。墓底出土泥质陶豆2件、钫2件。M2位于土墩西部,①层下开口,方向5°,长2.15米,宽1.34米,直壁,平底,深1.43米。墓底出土泥质陶器5件,其中罐1,钫1,鼎1,盒1,豆1。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推测,M1和M2的年代为战国晚期。

浙江安吉上马山179号土墩考古发掘

安吉上马山D179M1和M2

  D179M3为土墩主墓,位于土墩中部偏西,③层下开口,距地表约3.2米,平面为凸字形,方向279°。墓室口长11.7米,宽5.75-6米,斜直壁,平底,底长10.9米,宽5.05-5.5米,深2.4米。斜坡墓道位于墓室西部,平面呈喇叭口状,与墓室连接处最宽,口长8.7米,宽1.8-4.13米,斜直壁,底宽1.36-3米。墓内填土为黄褐色草裹泥。墓室中发现人字形木椁痕迹,椁室内长10.8m,内宽4.24m,残高1.46m。墓底发现3条东西向垫木痕迹,分别位于椁室两侧及中部。由于多次被盗,椁室内仅出土随葬品28件,其中绿松石扣1件,泥质陶器5件,原始瓷碗15件,原始瓷桶形罐1件,硬陶罐6件。

浙江安吉上马山179号土墩考古发掘

安吉上马山D179M3

浙江安吉上马山179号土墩考古发掘

安吉上马山D179M3人字椁痕迹剖面

浙江安吉上马山179号土墩考古发掘

安吉上马山D179M3出土部分随葬品

  D179K1位于M3墓道南侧,开口于④层,距地表约3.8米,平面近长方形,长1.55米,宽0.68-0.76米,深0.1米。坑内一侧放置硬陶碗3件,泥质陶器1件。

  D179K2位于M3东北侧,开口于④层,距地表约5.2米,平面椭圆形,长径2.88米,短径2.58米,深0.28米。坑内中部放置口腹对扣的残硬陶罐2件。

浙江安吉上马山179号土墩考古发掘

安吉上马山D179K1和K2

  D179F1位于土墩中部偏西,M3正下方,④层下开口,距地表5.6米,由成组柱洞组成,平面为凸字形,方向272°。根据柱洞间的距离,房间长约14米,宽约8米,通道位于房间西侧,长约7米,宽约5米。柱洞平面近圆形,直径0.25-0.65厘米,多直壁,平底或圜底,深1.3-0.2米。根据地层剖面,柱洞均④层下开口且未向上延伸,是一个临时性建筑,使用一段时间后即拆除。

浙江安吉上马山179号土墩考古发掘

安吉上马山D179F1

  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和草裹泥里碳样的测年结果推测,D179的营建年代和M3的埋葬年代为春秋早期,是典型的越文化墓葬。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器物,K1、K2、F1是与M3营建相关的遗存,年代与M3相当。D179虽然严重被盗,仅残留少量随葬品,但是土墩体量巨大,人工按规划分区块堆筑了超过6000立方米的土。完成这样的工程,不仅需要财力,还需要调动大量劳动力,墓主显然既拥有财富,还拥有较大的权力和较高的地位,是越国高等级贵族。

  根据考古发现,可以大致复原D179营建及后期破坏的过程。近3000年前,一个高等级贵族和他的臣属谋士选中一块岗地,作为百年之后的安身之处。地点选定后调动大量劳动力除草砍树、平整地面,接着铺垫一层较纯净的黄土,形成一个相对水平的黄土面。在黄土面中部偏西的位置,挖掘成组柱洞,搭建一个凸字形的临时建筑。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和民族志材料,这种建筑可能是用于墓地标识,或者进行祭祀等活动。仪式结束后,拆除这个建筑,开始用草裹泥堆筑土墩。草裹泥即用茅草等植物枝叶裹住黏软的黄土,这样的建筑材料易堆叠又便于运输。堆筑土墩按照规划进行,中间竖隔木板,往南往北分区块堆高,并在柱洞范围内预留出墓坑和墓道。堆高一层草裹泥后,可能在墓坑东北侧举行了某种仪式,挖一个圆形浅坑,中部放置两个残破的硬陶罐,口腹相扣,然后坑里填上草裹泥,继续逐层堆高土墩。草裹泥快堆到墓口时,可能在墓道南侧又举行了某种仪式,挖一个长方形坑并在一端放置3个硬陶碗和1件泥质陶器,然后把坑填上。草裹泥堆到约2.4米高后暂停,修整预留的墓坑和墓道。在墓坑两侧和中间分别挖掘3条东西向平行沟槽放置垫木,搭建两面坡状的人字形木椁。在木椁内放入木棺和随葬品,在墓室和墓道连接处竖起垂直隔板封闭人字椁,可能又进行了某种仪式,在墓道底部留下一薄层不规则的黑色灰迹。随后在墓坑和墓道内填入草裹泥,至与墓坑口齐平。接着继续按照规划的区块,逐层堆高草裹泥作为封土,西部局部夹杂灰白色膏泥,中部和南部局部夹杂红褐色砂土,为墓葬提供更好的防护。最后全墩覆盖一层黄褐色封土,形成一个顶部较平四周斜坡的覆斗状土墩。

浙江安吉上马山179号土墩考古发掘

D179营建过程

  土墩建成若干年后,人字椁还未腐朽时,就遭到第一次盗掘。盗墓贼从土墩顶部挖开一个大盗洞直达墓室中部,打破人字椁进入墓室,扰乱木棺并带走较稀罕的玉石器等随葬品,仅掉下一颗绿松石扣在墓底。几百年后的战国晚期,人们再次利用这个土墩,在上面挖土坑埋墓。土墩建成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主墓的墓室、墓坑和封土持续塌陷。由于人字椁被破坏,加剧了木椁的腐朽和填土封土下陷,封土里的草裹泥和红色砂土,塌陷进墓室内部,有些掉落到人字椁内斜坡的底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土墩陆续遭多次盗掘,现在可见6个盗洞,其中2个直达生土,盗洞里还留着手电筒和矿泉水瓶。

  通过D179的发掘,较完整地复原了整个土墩的营建过程,为以后土墩墓的田野发掘提供借鉴和参考。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和测年数据,为土墩墓序列年代研究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标尺。同时,在浙江地区,首次发现完整的土墩墓墓下建筑遗迹,也是首次发现由草裹泥堆筑的东周时期大型覆斗状封土的土墩,为研究江南地区先民的丧葬习俗、建筑技术及传承提供了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