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南龙牙洞发现三十万年前珍贵蛇类化石 古人类可能与多种动物“共同生活”

被方解石胶结并连接在一起的三节脊椎的不同侧面

陕西洛南龙牙洞发现三十万年前珍贵蛇类化石 古人类可能与多种动物“共同生活”

水游蛇一节零散脊椎的不同侧面(比例尺是1毫米),很微小

据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张潇):“龙牙洞里有龙牙,蜥蛇伴人住一家。”这是陕西省首次发现的蛇类化石后,李永项老师写的有趣的“打油诗”,近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李永项团队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联合发表了研究成果,原来,在陕西洛南龙牙洞发现的有鳞类化石,其中的水游蛇化石距今大约35万-27万年,时代为中更新世。这是陕西省首次发现三十万年前珍贵蛇类化石。

蛇类骨骼化石十分珍贵

蛇并不是珍稀的动物,为何蛇类化石如此罕见?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李永项是论文的第一作者,“这个蛇的也就是一个骨节,就是蛇的脊椎,一节长度也就是3毫米左右。”李永项介绍,由于蛇类骨骼十分细小,小型蛇类蛇体全长约30厘米左右,骨骼就更小了,很难保存,其化石十分珍稀,我省以前没有发现。

李永项介绍,标本的来源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996年发掘采集标本的一部分。当时他们发掘的标本以石器为主,化石相对少一些,李永项拿到的就是一些小塑料袋里装着的骨头,粗看起来还有很多“骨头渣”,很多毫米级、厘米级的小骨头,所以,最大的难点在于容易当做没用的东西遗漏。

从“骨头渣”到确定生物种类,非常困难,首先,在显微镜下,李永项确定了哺乳动物的化石,2016年发表了相关论文,余下的的一部分,他发现,这是爬行动物的脊椎骨骼和牙齿。李永项说,化石采集过程第一步是筛选。一般我们在野外都是要用筛子,不同粗细的筛子筛选不同大小的沉积物,才能保证沉积物中最细小的化石也不被遗漏;第二步:挑选。与化石同样大小的杂物很多,比较而言化石其实很少,因此筛出来的样本还需要仔细地挑选,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还有就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至少要认识什么是化石,这样才能保证小化石都能被挑选出来而不被遗漏。最后就是属种鉴定,鉴别出它到底属于哪一种动物。说起来是几句话,但是辨认的过程却经历了数年的探索、比较和研讨。

为啥这么“费事”,李永项说,过去的几十万年时间对于生物演化来说,并不长,是很多现有生物的直接祖先生活的时代。换句话说,这一时段发现的化石动物,与今天为数众多的现生动物关系都十分密切,但要确定它究竟是现存千百种动物中谁的直系祖先,就非常麻烦,对比的工作量非常大。就说蛇,全世界现生蛇类有3000多种,中国有200多种,秦岭东段有20多种,洛南也记载有7种,还有一些已经报道了的化石蛇类,要与古今中外各种蛇类详细比较以后,才敢说它与谁最为接近,最可能是谁的直系祖先。更为困难的是现代动物学家鉴定蛇类主要依据它的外部形态特征,比如它的颜色、它的鳞片等,并不关注它的骨骼硬体特征,而我们拿到的仅仅是一些残破的骨骼,它的外在特征一概看不到。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比的种类十分繁多,而可用借鉴的资料却极为缺乏。

古人类可能与多种动物“共同生活”

李永项介绍,作为陕西首次发现的蛇骨化石,可为现代的蛇类起源与演化提供直接证据。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到,远古时期陕西洛南是有水游蛇存在,但如今这种蛇在陕西已不存在,在国内仅分布于新疆地区。

同时,“蜥蛇伴人住一家”,李永项解释说,当时的年代,洞穴是住着人的,所以动物和人有可能是一起“居住”过的,当时的人,也就是洛南古人,初步认为是晚期直立人,大概与北京猿人相当吧,可以称之为洛南猿人。

但是,和这么多各种动物一起住,各种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对人会不会有危险?李永项介绍,同时住是其中一种推测,人和无毒小蛇、老鼠一起是很有可能的,他们可能占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空间。但也完全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你来我往”,而未必同时居住。当时很多熊猫等多种古哺乳动物都利用过这个洞穴作为其栖居之所,有时古人居住,有时动物居住。

那么,远古时期陕西洛南是有水游蛇存在,但如今不存在了,能说明如今环境没有当时那么潮湿么?李永项表示,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断,我研究中其他的动物化石等证据也显示出相似的结论。

该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国际著名专业杂志《古脊椎动物学杂志》(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永项为第一作者,该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果之一。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