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为何被置于黄河水中?他们是谁?又从何而来?……经过持续考古发掘,河南洛阳孟津黄河河道汉墓群考古工作日前取得阶段性进展。

  记者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墓葬群出土器物及丧葬习俗呈现明显的非洛阳本土特征。考古人员结合史料判断,或与文献中记载的西汉平侯国高度相关。

  2020年12月,随着黄河进入枯水期,水位持续下降,河南洛阳孟津黄河河道内原位于台地处的150余座墓葬露出水面。罕见的“水下汉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水下墓并不是刻意为之。现场勘测得知,汉代时墓葬所在地区距离黄河较远,后因黄河几经改道,淹没了这一汉墓群,所以才形成了‘葬身水下’的奇观。”孟津黄河河道汉墓考古发掘领队、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斌介绍称。

  据悉,截至目前,考古工作人员共发掘墓葬57座,其中空心砖墓39座,小砖墓18座,出土彩绘陶侍女俑、陶马、陶鸡、陶狗、铜镜等各类文物161件(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土的部分随葬器物风格相较洛阳地区同时期、同类型墓葬差异明显,表明葬在黄河岸边的这些人与葬在邙山南麓的洛阳人,属于两支不同的族群。

  “以陶俑为例,以往,洛阳地区汉墓出土的陶俑,一般只有俑头,没有俑身。此次孟津黄河河道汉墓出土的陶侍女俑,头部、躯干等身体结构十分完整,并且经过比对,与位于陕西咸阳的汉景帝阳陵出土的陶侍女俑十分相似。”刘斌说,由此判断,墓主人很可能是西汉时期从关中迁至洛阳的一个族群及其后代。

  那么,这支族群的首领是谁?他们又为何要从关中迁至洛阳?

  考古人员结合史料分析判断,该墓葬群埋葬的首领,或许就是文献中记载的西汉开国功臣平侯沛嘉。

  《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建立西汉王朝后,先后封赏了100多位开国功臣,其中有一个叫沛嘉的人被封为平侯。而据《大清一统志》记载,平侯国就位于今洛阳市孟津区东一带。

  “此次发掘的墓葬规模、布局、时代及所在区域,和这一记载高度吻合,应该就是平侯国的墓葬区。”刘斌说,相关考古工作,将为寻找研究平侯国的具体位置和历史变迁提供重要线索。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