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历经朝代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遗址,经过考古工作者几十年来的苦苦寻觅和不懈努力,其历史真容日渐清晰。最近,考古人员首次发掘内城西明门内大街遗址,不仅让汉魏洛阳故城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得以再现,还直观展现了500多年间的朝代更替。

  多期路土叠压 车辙清晰可见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由三个城圈组成,从内到外依次是宫城、内城、外郭城。西明门内大街是内城最南侧的一条东西向道路,连接着内城西城墙的西明门和东城墙的清阳门,如今的位置在偃师市首阳山街道办事处龙虎滩村西。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一处剖面展现500多年间朝代更替

郭晓涛指着北魏时期的路土层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副研究员郭晓涛告诉记者,经过前期勘探,已确定西明门内大街遗址的大致位置,随后选取了5个解剖发掘点,通过“以点连线”的方式对这条道路开展研究。

  记者在这些解剖发掘点看到,道路剖面呈现多期路土叠压痕迹。在其中一处解剖发掘点,可以清晰地看到5层颜色略有不同的路土上下叠压。在另一处解剖发掘点,北魏时期的路土表面有明显的车辙痕迹。

  “500多年的都城史被浓缩在了这个剖面上。”郭晓涛介绍,通过分析路土中夹带的陶片,他们已经确定这5期路土上至汉代、下至北魏,与历史文献中汉魏洛阳故城主要作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都城的记载相吻合。

  此外,考古发掘还表明,西明门内大街宽约34米,长约2.5千米,规模大致相当于一条当代双向六车道道路。

  在一处解剖发掘点的最下方,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砖结构的给排水设施。郭晓涛表示,其历史属性、结构功能等信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一处剖面展现500多年间朝代更替

北魏时期的车辙痕迹清晰可见

  道路格局将被模拟重现 部分发掘现场将原址展示

  洛阳市汉魏故城遗址管理处处长吕劲松介绍,此次对西明门内大街开展发掘,是为了配合汉魏洛阳故城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汉魏洛阳故城始建于西周时期,经过长期的修缮和增筑,规模不断扩大,北魏时期达到顶峰,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12个西方罗马城的大小,是当时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城市,至唐初时被废弃,建城史长约1600年。

  “面对一座规模如此巨大且长期掩埋于地下的城市,做好保护与展示工作并非易事。”吕劲松说,从1962年开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汉魏洛阳故城遗址进行全面的钻探、勘察、发掘,经过50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弄清了城市的整体布局及规模,并在宫城区做了大量工作,为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打好了基础。

  自2007年起,汉魏洛阳故城的宫城中轴线重要建筑阊阖门、宫城二号门、宫城三号门、宫城西南墙与铜驼大街、东北城墙及断面、马道等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工程陆续完工。

  如今,汉魏洛阳故城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已经进入城市格局展示阶段。西明门内大街的发掘,就是为了把这座城市的道路路网格局弄清楚,以便更好地展示。

  “西明门内大街的发掘成果将被纳入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未来,这条道路的格局将被模拟重现,部分发掘现场将原址展示。”吕劲松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尚未正式开放,但市民可在工作日拨打65255266预约参观。

  一城阅千年

  汉魏洛阳故城作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都城,上承周、秦,下启隋、唐,表现出了从先秦城市的非对称式不规则布局向隋唐都城中轴线对称布局的过渡。汉魏洛阳故城中轴线的萌芽和形成,是都城规划发生的一次转折性变化,影响后代都城规划长达千年,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

  汉魏洛阳故城自曹魏时期开始即在沿袭与发展周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了“建中立极”的单一宫城形制。该规制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古代都城面貌,尤其是太极殿的置立,对中国和东亚古代都城均具有重大影响。

  1961年,汉魏洛阳故城遗址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汉魏洛阳故城遗址进行全面发掘。

  2006年,汉魏洛阳故城遗址被列入国家重点投入资金进行保护展示的大遗址项目,正式揭开了汉魏洛阳故城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的序幕。

  2013年,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入选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2014年,汉魏洛阳故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