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是所有物种最本质的追求,我们不知道这种最原始的驱动来自于哪里,但却很清楚的知道我们对于生的渴望。但是永生过于魔幻,对于地球生命来说无法实现,那么就退而求其次,既然肉体无法永恒的存在下去,那么就让基因进行遗传,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永生。

超过80000岁全球最大生命体正在死亡

因此物种繁衍后代变成了新的追求,有很多种类甚至为了得到自己的后代,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典型的如螳螂,每一次赴约都面临着付出生命的危险,但是每当繁殖季到来,它们永远如约而至,结果就是很多雄性个体被雌性吃掉,这样也给雌性螳螂饱餐一顿,为未来的繁衍后代做准备。

动物的长生比较困难,但是一些植物以及低级生物,它们通过特殊的方式繁衍后代。在地球上有这样一个生命,它已经存在80000年之久,总重量达到600万公斤,成为全球最大生命体,它就是Pando(潘多林)。没有看错,它就是一片森林,大约8万年前一颗种子飘落在现今美国犹他州中南部国家森林公园,在那里成长发展至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潘多林就是一个生命。

潘多林,庞大的生命体

生物繁殖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但大体上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当然这两种繁殖方式一个是比较原始,一个是后出现的。无性生殖方式更加简单,但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讲有性生殖更加高级,因为可以加速基因的变异,有利于应对多变的环境。

大约12亿年前有性生殖出现了,随着发展目前的高级生物都采用这样的繁殖方式,但是对于一些植物除了有性生殖雌雄异株外,还保持着无性繁殖的能力。

潘多林的白杨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最高可以长到超过20米,正常情况下雌株成熟后会产生种子,带有绒毛的种子会随风飘扬随机地扎根在某片土地上,潘多林最初的起源就是这样。科学家通过对潘多林的核查,发现这里全部都是雄性株体,不存在雌性,这意味着潘多林都是由最初的单一株雄性个体发展而来。

因为这种树木保持了无性繁殖的能力,从雄株的根系中可以继续发芽,最终成长为成熟的个体,所以说整片潘多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同一株雄性的后代或者说是兄弟,它们共享着同样的根系,80000年来一直如此。

超过80000岁全球最大生命体正在死亡

80000岁的潘多林或正走向死亡

不久前科学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上的研究论文表明,潘多林的健康状况并不是很好,它或许正在走向死亡。来自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生态学家罗杰斯带领科研团队,对65块潘多林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被保护的区域块还是自由发展的区域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整个区域内全部都是年老的个体,新生的个体几乎不存在。

整片潘多林,年龄最大的树木已经达到了130岁高龄,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快就要死亡,但是新生的个体很少,就像是人类人口的老龄化,最终是要走向死亡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潘多林是可以实现永生的,并且生命体会越来越大,因为其根系可以不断的进行发芽,长出新的个体。但是目前的状况来看,潘多林正在走向死亡,那么潘多林到底遭受了什么打击?

其实前文已经简单提到过一嘴,有性繁殖的出现是生物的一种进步,这样更加有利于基因的进化,保持基因的多样性,如此才能抵抗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但是类似于潘多林这样的无性繁殖,它们长久以来保持着基因的单一性,说白了整片的潘多林大家共享相同的基因几万年变化微乎其微,这样就非常容易遭受昆虫以及一些疾病的影响。

超过80000岁全球最大生命体正在死亡

前车之鉴早都已经有了

例如很多人不了解的香蕉危机,我们目前吃的香蕉已经是新品种华蕉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大麦克香蕉已经灭绝,为什么简单的一场真菌入侵就可以导致香蕉的全军覆没?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香蕉特殊的繁殖形式,作为人类钟爱的水果,香蕉是三倍体植物,无法形成种子吃起来很方便。其次通过无性繁殖可以保证香蕉的口感保持不变,因为不用重复性的进行选株。

那么最终的结果会导致全球所有的香蕉有着共同的基因,如果出现某些针对性的虫灾或者真菌疾病,就会导致香蕉的全军覆没。现在来看潘多林的走向死亡也是类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