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常见到生物,更别说是海洋中的生物了。那么海洋中的生物最大的是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史前最大海洋生物

史前最大海洋生物:霍夫曼沧龙,长达17.3米重16吨

沧龙类别名为苍龙类,是存在于白垩纪后期的海洋生物中的一种爬行动物,灭绝于白垩纪末期。薯类上与大蜥蜴类近似。最大体型的沧龙类为霍夫曼沧龙,它大约长达17.3米重16吨,它的鼻孔在头顶上部,四肢扁平类似于浆橹的形状,可以划水,形成了能够适应海洋生存的形态。

史前最大海洋生物:霍夫曼沧龙,长达17.3米重16吨

霍夫曼沧龙与其他的沧龙类相比,它的头部更加的强壮,但由于它的下颚骨头间的特殊构造,于是无法将猎物整只吞下。沧龙的视神经觉很弱,但是嗅觉神经和听觉神经非常发达。由于它是用肺去呼吸的,因此换气一次可以在海洋中停留很长时间。

沧龙类的生活习性

史前最大海洋生物:霍夫曼沧龙,长达17.3米重16吨

海洋中的食物非常丰富,但同时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沧龙赖以生存的食物以蛇齿龙、金厨鲨、海龟、薄片龙等为主。而金厨鲨是史前鲨鱼的一种,体长可以达到8米,是一种既具有速度又有耐力的体型中等的捕食者。沧龙的体型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得巨大,性格也变得越发凶猛。据科学家推测,一只成年的沧龙可以单独对抗几只成群的金厨鲨,而金厨鲨灭绝于8200万年前。沧龙是同时期所有海洋动物中最厉害的捕食者,它们在10万年的时间里将它赖以生存的食物赶尽杀绝,最终成为了海洋霸主。

沧龙类的发现过程

史前最大海洋生物:霍夫曼沧龙,长达17.3米重16吨

16世纪80年代一群采石场的工人是第一个发现了沧龙科化石的人,他们是在地道里发现的,而这一发现引起了马斯特里赫特的外科医生兼化石猎人Hoffm[db:tags]n的注意,同时Hoffman医生的回应让这个发现被人们熟知。

到17世纪20年代,被称做"马斯特里赫特的巨大动物化石"的化石重新被命名为Mosasaur(默兹河蜥蜴);同时在9年之后,正式被命名为霍氏沧龙。16世纪70年代之后,有多具比"马斯特里赫特的巨大动物化石"还要早发现的沧龙类化石,在哈勒姆泰勒斯博物馆被展览展出,然而一直到十九世纪才被确认为沧龙类化石。

在中国,南北方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除了服装以及语言等一些差异外,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同样很大。例如北方吃饭喜欢吃面食,而南方的主食则是米饭居多。为什么北方那么喜欢吃面食呢?是哪些原因造就的这样的习惯呢。

北方为什么那么喜欢吃面食

史前最大海洋生物:霍夫曼沧龙,长达17.3米重16吨

北方人在饮食上非常喜欢吃面食,像馒头、面条、各种饼等等。这些习惯其实已经沿袭数千年了。北方人之所以这么喜欢吃面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和粮食作物有关。在我国北方,气候条件等都十分适合小麦的成长,因此小麦是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面食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了北方的主食。

和北方的气候有关

史前最大海洋生物:霍夫曼沧龙,长达17.3米重16吨

北方的气候多是冬天苦寒,需要大量的热量,而单位质量的小麦提供的热量比小米要高许多,因此在北方冬天需要大量热量的情况下,面食能够快速的满足身体的需要,增强体质。而且小麦要比大米含有更高的营养成分。所以对于北方人来说,面食食品要比大米等更符合北方人的需求。

承袭下来的饮食习惯

史前最大海洋生物:霍夫曼沧龙,长达17.3米重16吨

在北方的历史当中,小麦广泛种植,各种面食大量出现,在数千年的历史当中,北方人已经逐渐的养成了吃面食的习惯,无论是心理还是肠胃等方面都已经习惯接受面食。因此北方人能够一天三餐都吃面食。但如果让南方人餐餐吃面食,恐怕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

现在其实南北方差异正在逐渐缩小。在北方出现了各种南方的餐馆,南方地区也出现了北方的菜系。文化正在不断的交融,差异也在日渐缩小。虽然在饮食方面等等有些差异,但不妨碍大家一心,都是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