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0年,北周大象二年,掌握朝政大权的相国外戚杨坚胁迫北周静帝宇文阐禅位,改国号隋,以长安为都。
中文名
580年
生肖年
鼠年
农历
庚子年
又名
南朝陈太建十二年

580年纪年

庚子年(鼠年)

南朝陈太建十二年

北周大象二年

高昌延昌二十年

西梁天保十九年

580年本年年表

1、公元580年六月,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

2、公元580年阴平国王杨法琛因帮助北周益州总管王谦反对杨坚,被杨坚派兵灭亡。

3、公元580年,隋朝的杨坚篡夺北周江山,北朝就此结束。

4、公元580年,分阳平郡置屯州馆。

5、公元580年,阴平古国灭亡,标志着氐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氐人隐没于藏族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6、公元580年,邺城被毁。

7、公元580年5月,宇文赟病死,突厥他钵可汗遣使吊丧。

8、公元580年,突厥遣使于周,迎娶千金公主。

9、公元580年,北周灭北齐。

10、公元580年,北周宣帝死,其8岁的儿子静帝即位。

580年历史纪事

周征商业税

大象二年(五八0)一月二十八日,周征商业税,凡入市者,人税一钱。

突厥迎千金公主

周大象二年(五八0)二月二日,突厥使者入贡于北周,并迎千金公主往突厥。

周天元改制

周大象二年(五八0)二月九日,天元宇文赟改制为天制,敕为天敕。二十六日,尊天元皇太后为天元上皇太后,天皇太后为天元圣皇太后。二十七日,诏杨后、朱后、元后、陈后皆称太皇后。皇帝司马阐正阳宫司马后直称皇后。三月,诏天台侍卫官皆穿五色及红、紫、绿衣,称品色衣。十七日,诏内外命妇皆执笏,朝拜宗庙及天台皆如男子状。

周杞公亮谋反

周行军总管杞国公宇文亮之子宇文温娶尉迟迥孙女为妻。尉迟氏有美色,大象二年(五八0)二月以宗王之妇入朝,被天元宇文赟酒后威逼奸淫。宇文亮闻知又恨又怕。三月,宇文亮率南征大军北还,至豫州(今河南汝南),谋袭韦孝宽,兼并征南大军,推赵王宇文招为帝。亮部下茹宽向韦孝宽告发,孝宽设备。宇文亮夜袭韦孝宽营,兵败被杀,子宇文温也被诛。周天元即召尉迟氏入宫,拜为长贵妃。不久后立宇文亮弟宇文椿为杞国公。宇文亮,字乾德,宇文泰长兄宇文颢之孙,袭父爵为公,曾任州刺史,无政绩。武帝时参加灭齐战役,迁大司徒。大象元年(五七九)以行军总管南征陈,攻拔黄城(今湖北黄冈)。还军时谋反被诛。

周外戚杨坚避祸

周大象二年(五八0)三月,天元立尉迟妃为天左太皇后,共立五皇后。杨后性格温柔,与其余四皇后及嫔、妃关系都很好。而天元喜怒无常,五月某日一时怒起竟要杀杨后,后母独孤氏至宫庭求情,叩头流血才得免死。杨后父大前疑杨坚位望隆重,遭到天元猜忌,曾起意要杀杨坚。内史上大夫郑译与杨坚曾同学,对坚多方保护。杨坚也企图出为方镇以避祸,时天元宇文赟将遣郑译南攻陈朝,郑译推举杨坚,三日,诏以杨坚为扬州总管,但杨坚突患足疾而未成行。

周天元崩殂

周大象二年(五八0)五月十日,天元宇文赟突患重病,召小御正刘昉、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入卧室,欲付托后事,但口不能言,当天即崩殂。宇文赟字乾伯,武帝宇文邕长子。做皇太子时即嗜酒淫狎,每遭武帝训斥,甚至鞭挞。因诸弟尚幼,未便废嗣。宣政元年(五七八)六月二日即皇帝位。在位两年间更极丽穷奢,恣肆声乐,采择天下子女充实后宫,耽酗于掖庭,至旬日不出,国家大政,皆付阉宦出纳进奏。又妄自尊大,擅改国典朝仪,自称为天,禅位于皇太子,自任天元,皇后天后,立者多人。每召侍臣论事,即随意要兴造变革,却未尝论及政治。又好游玩,随身常带着散乐杂戏之伎,又常令京城少年穿妇女之服,入皇宫歌舞,与后宫妃主观看戏乐。甚至将鸡倒挂于车上,放上碎瓦,观其呼号以为乐。而终因游戏无度得病暴崩。时年二十二岁。

周外戚杨坚摄政

周大象二年(五八0)五月十日,天元宇文赟暴崩,临死召小御正刘昉、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入卧内,欲属以后事,却病重不能言。刘昉见静帝宇文阐年尚幼,以为杨后父杨坚有重名,与内史郑译、御饰大夫柳裘、内史大夫韦暮、御正下士皇甫绩谋引杨坚辅政。杨坚初惧不敢当,刘昉大喊:“公若为请速为,不为我自为摄政,你别后悔”。杨坚于是从命。当天宇文赟死,秘不发丧,刘昉、郑译矫诏以杨坚总知中外兵马事。颜之仪知其中内幕,不肯署诏,刘昉等先是威逼,之仪不从,昉等只好代为署名。府兵十二卫接到敕令,皆受杨坚节度,杨坚遂掌握了北周军政大权,成为摄政。杨坚又向颜之仪索天子符玺,之仪正色不予,坚大怒欲杀之仪,因其有民望,恐遭民怨,于是贬颜之仪出京,任为西部边郡郡守。十日,始为天元发丧,罢正阳宫,静帝宇文阐入居天台。大赦天下,诏停洛阳宫殿营造。二十五日,尊阿史那太后为太皇太后,李太后为太帝太后,杨后为皇太后,尊帝生母朱后为帝太后,陈后、元后、尉迟后皆削发为尼姑。以汉王宇文赞为右大丞相,尊以虚名,并无实权,以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总听于左丞相。初始,刘昉、郑译打算以杨坚为大冢宰,郑译为大司马、刘昉为小冢宰,共执权柄。杨坚私下征询御正下大夫李德林,德林以为不可,遂以郑译为丞相府长史、刘昉为丞相府司马,李德林为府掾。当时周朝臣尚未尽归心于杨坚,坚令司武上士卢贲严兵置于左右,将往东宫引静帝时,百官偶语,欲有去就,卢贲严兵而至,众莫敢动。至东宫,卫兵拒不开门,卢贲瞋目大喝,门开而杨坚等入内,引静帝出居天台。卢贲于是掌丞相府宿卫。又内史下大夫高颎汁略过人,杨坚欲引为丞相府掾,颎欣然从命,声言不辞灭族而愿受驱使,于是任为相府司录。汉王宇文赞为天元宇文赟弟,当时居于禁中,常与静帝宇文阐同帐而坐,对杨坚是一大威胁。但宇文赞平庸无见识,刘昉选美女与他淫乐,花言巧语将其骗出禁宫,回归王宅。为收买天下人心,杨坚一执政便革除宣帝苛酷之政,行宽松政治,删略旧刑律,作《刑书要制》,奏而颁行。杨坚自己更躬亲庶政,综理国事,而又生活节俭,使朝廷内外一片赞歌之声。但杨坚内心仍然很虚,夜召太史中大夫庾季才问以虚实,季才以天道符兆说杨坚。杨坚夫人独孤氏也声言:事至如今,已骑虎难下,只能冒死而进。杨坚既总握北周军政大权,于是决心篡夺周皇统,建立杨家王朝。

杨坚召周宗室五王入京

周大象二年(五八0)五月,杨坚既摄周政,恐周宗室诸王在外领有重兵者发动变乱,在尚未为天元宇文赟发丧之际即以千金公主将出塞和亲突厥为由,以天元名义下诏征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发丧后更以赴丧而催促五王还京。时陈王宇文纯坐镇齐州(今山东济南),杨坚使门正上士崔彭往征,崔彭以两骑行至州外传舍,遣人召宇文纯,纯至传舍,崔彭大喊“陈王有罪,诏征入朝”,遂锁而押送回京。至六月,五王皆至长安。

杨坚征相州总管尉迟迥回京

周大象二年(五八0)五月,杨坚既总握北周政柄,以相州总管尉迟迥位望崇重,恐其不服己而有异图;又尉迟迥孙女为周天元宇文赟五后之一,与杨坚一样同为周外戚,而杨坚将尉迟氏削发为尼,未得太后尊位,也恐尉迟迥怨望而作乱。于是遣迥子尉迟惇奉诏书召尉迟迥回京参加天元会葬。二十七日,又以上柱国韦孝宽为相州总管,以小司徒叱列长义为相州刺史,先令叱列长义赴相州治所邺城(今河北磁县南),韦孝宽随后续进。

周复佛,道二教

周大象二年(五八0)六月,周在全国境内恢复佛、道二教。周武帝毁佛时被迫还俗的沙门、道土矢志尊从教义教规者,可分别恢复沙门,道士身份。

尉迟迥举兵讨杨坚

周相州总管尉迟迥知丞相杨坚将行篡夺,谋举兵讨伐杨坚。大象二年(五八0)六月,杨坚所任新相州总管韦孝宽至朝歌(今河南安阳),察觉尉迟迥有异动,即尽驱驿马西去,迥遣将军梁子康追寻、因驿传无马而迟留不进。杨坚又派侯正破六韩裒往相州(今河北磁县南)宝谕,并密赐相州总管府长史晋昶等札,让晋昶等暗中防备尉迟迥。尉迟迥得知后即齐集相州文武士民,宣告杨坚挟幼主将行不臣,举兵征讨杨坚。尉迟迥是宇文泰外甥,于是自称大总管,设置百司。时赵王宇文招留少子居襄国(今河北永年),尉迟迥奉以为主,以号令天下。

杨坚发兵征讨尉迟迥

周大象二年(五八0)六月十日,丞相杨坚发关中兵,以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郕国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仕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陇西公李询等皆为行军总管,征讨尉迟迥。时计部中大夫杨尚希自相州尉迟迥处逃回长安,杨坚于是遣尚希督宗兵三千人镇潼关。杨尚希是弘农华阴(今属河南)世家大族,自东汉以来世代官冕,故有宗兵。

580年杂谭逸事

580年千金公主和亲

北周静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突厥他钵可汗复请和亲,周主宇文赟特令赵王宇文招之女为千金公主,许字突厥。赵王宇文招之父即出生在武川的北周王朝的奠基者,后被追尊为文帝的宇文泰。千金公主乃宇文泰之孙女。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五月,宇文赟病死,突厥他钵可汗遣使吊丧,并迎娶公主。千金公主担负起了维护两国友好关系的重任。当时北周国内,内外政权全归随王、相国杨坚,杨坚“恐周氏诸王在藩生变,称赵王招将嫁女于突厥为词以征之”,“六月,五王并至长安”。杨坚先是诬称赵王招与越王盛通谋图逆,满门抄斩;十月又将陈王纯诛杀;十一月诬代王达、滕王通叛,逼令自杀。至此将宇文泰之子全部杀害,扫清了篡位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580年北齐刻经

北齐政权,自文宣帝高洋始,朝野佞佛,建造寺庙,开凿石窟,传抄佛经。同时,佛教刻经事业尤为炽盛。刻经之举,最早见于东汉熹平年间,于碑石上书刻儒家典籍,以敦教化。书刻佛经,兴于北齐,佛徒将长篇经籍刻于崖壁之上,字形展大者,径二尺许,并刊刻佛号、题记。刻经地点,集中于邺都附近及鲁南兖州一带山区,诸如鼓山刻经(公元572年,分南北响堂)、宝山刻经、娲皇宫刻经、徂徕山刻经(公元570年)、泰山刻经、水牛山刻经、尖山刻经(公元575年)。北齐政权为周武帝灭亡后,周武帝亦在北齐境内实施灭佛,而北齐佛徒刻经之举仍未间歇,又有邹峄铁山刻经(公元579年)、冈山刻经(公元580年)、葛山刻经(公元580年)、峄山刻经完成,皆摩崖大字,书刻面积巨大,空前绝后。刻经书体,或楷或隶,既不同于北魏碑体楷书,亦不类东汉隶书,风格浑穆简静。

580年名人

580年出生

魏征(公元580年——645年),字玄成,剑州(今广元市剑阁县)人。生于公元580年,卒于645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年轻时就出家为道士,云游四方,拜师求学,博览群书,颇有雄才大略。魏征去世,太宗亲自到他的灵柩前痛哭,迫赠他为司空,赐谥号文贞。太宗亲自给他撰写碑文,还亲笔书写在石碑上。又特赐给他家食实封九百户。

580年逝世

宇文赟(公元559年——公元580年),北周宣帝,字乾伯,北周武帝宇文邕长子,北周第四代皇帝,在位只有一年。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武帝去世后,宇文赟即位,即位后他沉湎酒色,又大肆装饰宫殿,且漤施刑罚,经常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北周国势日渐衰落。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宣帝禅位于长子宇文衍,他本人则在禅位后次年去世,时年二十二岁。

陈宰相陆缮

陈宣帝太建十二年(五八0)四月,尚书左仆射陆缮卒。五月,以右仆射晋安王陈伯恭为仆射。陆缮,字士繻,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父祖辈历任南朝高官,属江东门阀世家。缮初仕于梁,后追随陈霸先,在陈朝步步升迁,永定元年(五五七)任侍中。文帝时为太子中庶子,掌东宫书记。陆缮既出身门阀高门,很有文化教养,陈文帝陈蒨令皇太子及诸王以缮为师,连走路也学其规矩。陈宣帝即位后,迁尚书左仆射,与徐陵等七人参议政事。卒年六十三岁,谥号为安子。

580年资治通鉴记载

(1)春,正月,癸巳,周天元祠太庙。

(1)春季,正月,癸巳(初七),北周天元皇帝到太庙癸祀祖先。

(2)戊戌,以左卫将军任忠为南豫州刺史,督缘江军防事。

(2)戊戌(十二日),陈朝任命左卫将军任忠为南豫州刺史,负责沿江一带的军事防务。

(3)乙卯,周税入市者人一钱。

(3)乙卯(二十九日),北周朝廷向出入集市的人每人征税一文钱。

(4)二月,丁巳,周天元幸露门学,释奠。

(4)二月,丁巳(初一),北周天元皇帝驾幸露门学,陈设酒食祭祀孔子。

(5)戊午,突厥入贡于周,且迎千金公主。

(5)戊午(初二),突厥国派人向北周朝廷进贡,并来迎娶千金公主。

(6)乙丑,周天元改制为天制,敕为天敕。壬午,尊天元皇太后为天元上皇太后,天皇太后为天元圣皇太后。癸未,诏杨后与三后皆称太皇后,司马后直称皇后。

行军总管杞公亮,天元之从祖兄也。其子西阳公温妻尉迟氏,蜀公迥之孙,有美色,以宗妇入朝,天元饮之酒,逼而淫之。亮闻之,惧;三月,军还,至豫州,密谋袭韦孝宽,并其众,推诸父为主,鼓行而西。亮国官茹宽知其谋,先告孝宽,孝宽潜设备。亮夜将数百骑袭孝宽营,不克而走。戊子,孝宽追斩之,温亦坐诛。天元即召其妻入宫,拜长贵妃。辛卯,立亮弟永昌公椿为杞公。

(7)周天元如同州,增候正、前驱、式道候为三百六十重,自应门至于赤岸泽,数十里间,幡旗相蔽,音乐俱作,又令虎贲持马上,称警跸。乙未,改同州宫为成天宫。庚子,还长安。诏天台侍卫之官,皆著五色及红、紫、绿衣,以杂色为缘,名曰“品色衣”,有大事,与公服间服之。壬寅,诏内外命妇皆执笏,其拜宗庙及天台,皆俯伏如男子。

天元将立五皇后,以问小宗伯狄道辛彦之。对曰:“皇后与天子敌体,不宜有五。”太学博士西城何妥曰:“昔帝喾四妃。虞舜二妃。先代之数,何常之崐有!”帝大悦,免彦之官。甲辰,诏曰:“坤仪比德,土数惟五,四太皇后外,可增置天中太皇后一人。”于是以陈氏为天中太皇后,尉迟妃为天左太皇后。又造下帐五,使五皇后各居其一,实宗庙祭器于前,自读祝版而祭之。又以五辂载妇人,自帅左右步从。又好倒悬鸡及碎瓦于车上,观其号呼以为乐。

(8)夏,四月,癸亥,尚书左仆射陆缮卒。

(8)夏季,四月,癸亥(初八),南陈尚书左仆射陆缮去世。

(9)己巳,周天元祠太庙;己卯,大雩;壬午,幸仲山祈雨,甲申,还宫,令京城士女于衢巷作乐迎候。

(9)己巳(十四日),北周天元皇帝到太庙去祭祀祖先。己卯(二十四日),举行求雨的雩祭。壬午(二十七日),天元皇帝又到仲山求雨。甲申(二十九日),天元皇帝从仲山返回皇宫,下令京城百姓在街巷唱歌跳舞迎候车驾。

(10)五月,癸巳,以尚书右仆射晋安王伯恭为仆射。

(10)五月,癸丑(初九),南陈任命尚书右仆射晋安王陈伯恭为尚书仆射。

(11)周杨后性柔婉,不妒忌,四皇后及嫔、御等,咸爱而仰之。天元昏暴滋甚,喜怒乖度,尝谴后,欲加之罪。后进止详闲,辞色不挠,天元大怒,遂赐后死,逼令引诀,后母独孤氏诣阁陈谢,叩头流血,然后得免。

后父大前疑坚,位望隆重,天元忌之,尝因忿谓后曰:“必族灭尔家!”因召坚,谓左右曰:“色动,即杀之。”坚至,神色自若,乃止。内史上大夫郑译,与坚少同学,奇坚相表,倾心相结。坚既为帝所忌,情不自安,尝在永巷,私于译曰:“久愿出藩,公所悉也,愿少留意!”译曰:“以公德望,天下归心。欲求多福,岂敢忘也!谨即言之。”

天元将遣译入寇,译请元帅。天元曰:“卿意如何?”对曰:“若定江东,自非懿戚重臣,无以镇抚,可令随公行,且为寿阳总管以督军事。”天元从之。己丑,以坚为扬州总管,使译发兵会寿阳。将行,会坚暴有足疾,不果行。

北周天元皇帝将派郑译率军进攻南陈,郑译请求朝廷任命一位元帅。天元皇帝问:“你认为派谁合适?”郑译回答说:“如果要平定江东,不用朝廷懿戚重臣做统帅,难以镇抚,请命令随公杨坚随军前往,担任寿阳总管,负责前线军事。”天元皇帝答应了郑译的请求。己丑(初五),天元皇帝任命杨坚为崐扬州总管,令郑译调遣军队与杨坚到寿阳会合。将要出发时,适逢杨坚突然得了脚病,结果没有成行。

甲午夜,天元备法驾,幸天兴宫;乙未,不豫而还。小御正博陵刘,素以狡谄得幸于天元,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并见亲信。天元召、之仪入卧内,欲属以后事,天元喑,不复能言。见静帝幼冲,以杨坚后父,有重名,遂与领内史郑译、御饰大夫柳裘、内史大夫杜陵韦、御正下士朝那皇甫绩谋引坚辅政,坚固辞,不敢当;曰:“公若为,速为之;不为,自为也。”坚乃从之,称受诏居中侍疾。裘,之孙也。

是日,帝殂。秘不发丧。、译矫诏以坚总知中外兵马事。颜之仪知非帝旨,拒而不从。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诸卫既受敕,并受坚节度。

坚恐诸王在外生变,以千金公主将适突厥为辞,征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坚索符玺,颜之仪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坚大怒,命引出,将杀之;以其民望,出为西边郡守。

丁未,发丧。静帝入居天台,罢正阳宫。大赦,停洛阳宫作。庚戌,尊阿史那太后为太皇太后,李太后为太帝太后,杨后为皇太后,朱后为帝太后,其陈后、元后、尉迟后并为尼。以汉王赞为上柱国、右大丞相,尊以虚名,实无所综理。以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秦王贽为上柱国。百官总己以听于左丞相。

坚初受顾命,使邗国公杨惠谓御正下大夫李德林曰:“朝廷赐令总文武事,经国任重。今欲与公共事,必不得辞。”德林曰:“愿以死奉公。”坚大喜崐。始,刘、郑译议以坚为大冢宰,译自摄大司马,又求小冢宰。坚私问德林曰:“欲何以见处?”德林曰:“宜作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不尔,无以压众心。”及发丧,即依此行之。以正阳宫为丞相府。

时众情未壹,坚引司武上士卢贲置左右。将之东宫,百官皆不知所从。坚潜令贲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谓曰:“欲求富贵者宜相随。”往往偶语,欲有去就,贲严兵而至,众莫敢动。出崇阳门,至东宫,门者拒不纳,贲谕之,不去;嗔目叱之,门者遂却,坚入。贲遂典丞相府宿卫。贲,辩之弟子也。以郑译为丞相府长史,刘为司马,李德林为府属,二人由是怨德林。

内史下大夫勃海高明敏有器局,习兵事,多计略,坚欲引之入府,遣杨惠谕意。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亦不辞灭族。”乃以为相府司录。

北周内史下大夫勃海人高,聪明敏捷,有度量,懂军事,足智多谋。杨坚想请他进丞相府任职,于是派杨惠去向高转达相邀之意。高接受了邀请,并欣然回答说:“愿意听从杨公差遣。纵使杨公大业不成,我也不怕遭到灭族之祸。”杨坚于是任命高为丞相府司录。

时汉王赞居禁中,每与静帝同帐而坐。刘饰美妓进赞,赞甚悦之。因说赞曰:“大王,先帝之弟,时望所归。孺子幼冲,岂堪大事!今先帝初崩,人情尚扰。王且归第,待事宁后,入为天子,此万全计也。”赞年少,性识庸下,以为信然,遂从之。

坚革宣帝苛酷之政,更为宽大,删略旧律,作《刑书要制》,奏而行之;躬履节俭,中外悦之。

杨坚执政以后,革除了北周宣帝苛刻残暴的政令,为政务从宽大。他册改旧律,制定《刑书要制》,上奏静帝颁行天下。他又提倡节俭,并且身体力行,于是得到了朝野内外的称赞。

坚夜召太史中大夫庚季才,问曰:“吾以庸虚,受兹顾命。天时人事,卿以为何如?”季才曰:“天道精微,难可意察。窃以人事卜之,符兆已定。季才纵言不可,公岂复得为箕、颍之事乎!”坚默然久之,曰:“诚如君言。”独孤夫人亦谓坚曰:“大事已然,骑虎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坚以相州总管尉迟迥位望素重,恐有异图,使迥子魏安公奉诏书召之会葬。壬子,以上柱国韦孝宽为相州总管;又以小司徒叱列长叉为相州刺史,先令赴邺;孝宽续进。

杨坚认为相州总管尉迟迥素来地位高,名望大,恐怕他有异图,于是就派他的儿子魏安公尉迟持诏书召尉迟迥还京师参加天元皇帝的葬礼。壬子(二十八日),任命上柱国韦孝宽为相州总管,又任命小司徒叱列长义为相州刺史;先令叱列长义赶赴邺城,韦孝宽随后进发。

陈王纯时镇齐州,坚使门正上士崔彭征之。彭以两骑往止传舍,遣人召纯。纯至,彭请屏左右,密有所道,遂执而锁之,因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彭,楷之孙也。

六月,五王皆至长安。

六月,北周赵、陈、越、代、滕五王都到达长安。

(12)庚申,周复行佛、道二教,旧沙门、道士精志者,简令入道。

(12)庚申(初六),北周恢复佛、道二教,原来的和尚、道士诚心修行的,下令分别恢复其宗教徒身份。

(13)周尉迟迥知丞相坚将不利于帝室,谋举兵讨之。韦孝宽至朝歌,迥遣其大都督贺兰贵,赍书候韦孝宽。孝宽留贵与语以审之,疑其有变,遂称疾徐行;又使人至相州求医药,密以伺之。孝宽兄子艺,为魏郡守,迥遣艺迎孝宽,孝宽问迥所为,艺党于迥,不以实对。孝宽怒,将斩之,艺惧,悉以迥谋语孝宽。孝宽携艺西走,每至亭驿,尽驱其传马而去,谓驿司曰:“蜀公将至,宜速具酒食。”迥寻遣仪同大将军梁子康将数百骑追孝宽,追者至驿,辄逢盛馔,又无马,遂迟留不进。孝宽与艺由是得免。

坚又令候正破六韩裒诣迥谕旨,密与总管府长史晋昶等书,令为之备。迥闻之,杀昶及裒,集文武士民,登城北楼,令之曰:“杨坚藉后父之势,挟幼主以作威福,不臣之迹,暴于行路。吾与国舅甥,任兼将相;先帝和吾于此,本欲寄以安危。今欲与卿等纠合义勇,以匡国庇民,何如?”众咸从命。迥乃自称大总管,承制置官司。时赵王招入朝,留少子在国,迥奉以号令。

甲子,坚发关中兵,以韦孝宽为行军元帅,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武川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等皆为行军总管,以讨迥。弘度,楷之孙;询,穆之兄子也。

初,宣帝使计部中大夫杨尚希抚慰山东,至相州,闻宣帝殂,与尉迟迥发丧。尚希出,谓左右曰:“蜀公哭不哀而视不安,将有他计。吾不去,惧及于难。”遂夜从捷径而遁。迟明,迥觉,追之不及,遂归长安。坚遣尚希督宗兵三千人镇潼关。

雍州牧毕刺王贤,与五王谋杀坚,事泄,坚杀贤,并其三子,掩五王之谋不问。以秦王贽为大冢宰,杞公椿为大司徒。庚子,以柱国梁睿为益州总管。睿,御之子也。

北周雍州牧毕刺王宇文贤,与赵、陈、越、代、滕五王密谋除掉杨坚。事情败露,杨坚杀了宇文贤和他的三个儿子,而将五王参预密谋的事掩盖了下来,没有追究问罪。任命秦王宇文贽为大冢宰,杞公宇文椿为大司徒。庚子(疑误),北周朝廷任命柱国梁睿为益州总管。梁睿是梁御的儿子。

(14)周遣汝南公神庆、司卫上士长孙晟送千金公主于突厥。晟,幼之曾孙也。

(14)北周派遣汝南公宇文神庆、司卫上士长孙晟护送千金公主到突厥去完婚。长孙晟是长孙幼的曾孙。

又遣建威侯贺若谊赂佗钵可汗,且说之以求高绍义。佗钵伪与绍义猎于南境,使谊执之。谊,敦之弟也。秋,七月,甲申,绍义至长安,徙之蜀;久之,病死于蜀。

北周又派遣建威侯贺若谊前去贿赂突厥佗钵可汗,并且向他陈说利害,要求将投奔突厥的原北齐宗室范阳王高绍义交还北周。佗钵可汗同意,于是就假装约高绍义到南面边疆打猎,让贺若谊带人抓获了他。贺若谊是贺若敦的弟弟。秋季,七月,甲申(初一),高绍义被押送到长安,北周朝廷把他流放到蜀地。很久以后,病死于蜀地。

(15)周青州总管尉迟勤,迥之弟子也。初得迥书,表送之,寻亦从迥。迥所统相、卫、黎、、贝、赵、冀、瀛、沧,勤所统青、齐、胶、光、莒等州皆从之,众数十万。荥州刺史邵公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潼州刺史曹孝远,各据本州,徐州总管司录席毗罗据兖州,前东平郡守毕义绪据兰陵,皆应迥;怀县永桥镇将纥豆陵惠以城降迥。迥使其所署大将军石逊攻建州,建州刺史宇文弁以州降之。又遣西道行台韩长业攻拔潞州,执刺史赵威,署城人郭子胜为刺史。纥豆陵惠袭陷钜鹿,遂围恒州。上大将军宇文威攻汴州,莒州刺史乌丸尼等帅青、齐之众围沂州,大将军檀让攻拔曹、亳二州,屯兵梁郡。席毗罗众号八万,军于蕃城,攻陷昌虑、下邑。李惠自申州攻永州,拔之。

迥遣使招大左辅、并州刺史李穆,穆锁其使,封上其书。穆子士荣,以穆所居天下精兵处,阴劝穆从迥,穆深拒之。坚使内史大夫柳裘诣穆,为陈利害,又使穆子左侍上士浑往布腹心。穆使浑奉尉斗于坚,曰:“愿执威柄以尉安天下。”又十三环金带遗坚。十三环金带者,天子之服也。坚大悦,遣浑诣韦孝宽述穆意。穆兄子崇,为怀州刺史,初欲应迥;后知穆附坚,慨然太息曰:“阖家富贵者数十人,值国有难,竟不能扶倾继绝,复何面目处天地间乎!”不得已亦附于坚。迥子谊,为朔州刺史,穆执送长安;又遣兵讨郭子胜,擒之。

迥招徐州总管源雄,东郡守于仲文,皆不从。雄,贺之曾孙;仲文,谨之孙也。迥遣宇文胄自石济,宇文威自白马济河,二道攻仲文,仲文弃郡走还长安,迥杀其妻子。迥遣檀让徇地河南,丞相坚以仲文为河南道行军总管,使诣洛阳发兵讨让,命杨素讨宇文胄。

尉迟迥又招附徐州总管源雄和东郡太守于仲文,二人都不顺从。源雄是源贺的曾孙,于仲文是于谨的孙子。于是尉迟迥派遣宇文胄由石济渡河,宇文威由白马渡河,分两路去攻打于仲文,于仲文被迫放弃东郡城,逃回长安,尉迟迥杀死了他的妻儿。尉迟迥还派遣檀让略地河南,丞相杨坚任命于仲文为河南道行军总管,派他到洛阳征发军队讨伐檀让,同时命令杨素讨伐宇文胄。

丁未,周以丞相坚都督中外诸军事。

丁未(二十四日),北周朝廷任命丞相杨坚都督中外诸军事。

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亦举兵应迥,己酉,周以柱国王谊为行军元帅,以讨消难。

北周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也举兵响应尉迟迥,己酉(二十六日),北周朝廷任命柱国王谊为行军元帅,统率军队讨伐司马消难。

广州刺史于,仲文之兄也,与总管赵文表不协;诈得心疾,诱文表,手杀之,因唱言表与尉迟迥通谋。坚以迥未平,因劳勉之,即拜吴州总管。

北周广州刺史于是于仲文的哥哥。他因与吴州总管赵文表不和,就假称得了心病,引诱赵文表来探视,然后亲手杀了他,于是对外宣称赵文表与尉迟迥通谋。杨坚因为尉迟迥尚未平定,因此派人慰勉于,并任命他为吴州总管。

赵僭王招谋杀坚,邀坚过其第,坚赍酒淆就之。招引入寝室,招子员、贯及妃弟鲁封等皆在左右,佩刀而立,又藏刃于帷席之间,伏壮士于室后。坚左右皆不得从,唯从祖弟开府大将军弘、大将军元胄坐于户侧。胄,顺之孙也。弘、胄皆有勇力,为坚腹心。酒酣,招以佩刀刺瓜连坚,欲因而刺之。元胄进曰:“相府有事,不可久留。”招诃之曰:“我与丞相言,汝何为者!”叱崐之使却。胄嗔目愤气,扣刀入卫。招赐之酒,曰:“吾岂有不善之意邪!卿何猜警如是?”招伪吐,将入后,胄恐其为变,扶令上坐,如此再三。招伪称喉乾,命胄就厨取饮,胄不动。会滕王后至,坚降阶迎之。胄耳语曰:“事势大异,可速去!”坚曰:“彼无兵马,何能为!”胄曰:“兵马皆彼物,彼若先发,大事去矣。胄不辞死,恐死无益。”坚复入坐。胄闻室后有被甲声,遽请曰:“相府事殷,公何得如此!”因扶坚下床趋去。招将追之,胄以身蔽户,招不得出;坚及门,胄自后至。招恨不时发,弹指出血。壬子,坚诬招与越野王盛谋反,皆杀之,及其诸子。赏赐元胄,不可胜计。

周室诸王数欲伺隙杀坚,坚都督临泾李圆通常保护之,由是得免。

北周宗室诸王多次想乘机除掉杨坚,杨坚的都督临泾人李圆通经常保护他,因此得免于难。

(16)癸丑,周主封其弟衍为叶王,术为郢王。

(16)癸丑(三十日),北周静帝封其弟宇文衍为叶王,宇文术为郢王。

(17)周豫、荆、襄三州蛮反,攻破郡县。

(17)北周豫、荆、襄三州蛮人反叛,攻克了一些郡县。

(18)周韦孝宽军至永桥城,诸将请先攻之,孝宽曰:“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损我兵威。今破其大军,此何能为!”于是引军壁于武陟。尉迟迥遣其子魏安公帅众十万入武德,军于沁东。会沁水涨,孝宽与迥隔水相持不进。

孝宽长史李询密启丞相坚云:“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并受尉迟迥饷金,军中人情大异。”坚深以为忧,与内史上大夫郑译谋代此三人者,李德林曰:“公与诸将,皆国家贵臣,未相服从,今正以挟令之威控御之耳。前所遣者,疑其乖异,后所遣者,又安知其能尽腹心邪!又,取金之事,虚实难明,今一旦代之,或惧罪逃逸;若加縻絷,则自郧公以下,莫不惊疑。且临敌易将,此燕、赵之所以败也。如愚所见,但遣公一腹心,明于智略,素为诸将所信服者,速至军所,使观其情伪。纵有异意,必不敢动,动亦能制之矣。”坚大悟,曰:“公不发此言,几败大事。”乃命少内史崔仲方往监诸军,为之节度。仲方,猷之子也,辞以父在山东。又命刘、郑译,辞以未尝为将,译辞以母老。坚不悦。府司录高请行,坚喜,遣之。受命亟发,遣人辞母而已。自是坚措置军事,皆与李德林谋之,时军书日以百数,德林口授数人,文崐意百端,不加治点。

(19)司马消难以郧、随、温、应、土、顺、沔、儇、岳九州及鲁山等八镇来降,为质以求援。八月,己未,诏以消难为大都督、总督九州八镇诸军事、司空,赐爵随公。庚申,诏镇西将军樊毅进督沔、汉诸军事,南豫州刺史任忠帅众趣历阳,超武将军陈慧纪为前军都督,趣南兖州。

(19)北周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举郧、随、温、应、土、顺、沔、儇、岳九州和鲁山等八镇投降陈朝,并派他的儿子入朝作为人质,请求援助。八月,己未(初六),南陈宣帝下诏书任命司马消难为大都督、总督九州八镇诸军事、司空,并赐爵随公。庚申(初七),又下诏书让镇西将军樊毅督察沔、汉地区的军事;命令南豫州刺史任忠率军向历阳进发;任命超武将军陈慧纪为前军都督,率军向南兖州进发。

(20)周益州总管王谦亦不附丞相坚,起巴、蜀之兵以攻始州。梁睿至汉川,不得进,坚即以睿为行军元帅以讨谦。

(20)北周益州总管王谦也不愿意依附杨坚,于是出动巴、蜀地区的军队攻打始州。新任益州总管梁睿到汉川以后,无法再继续前进,杨坚即任命梁睿为行军元帅讨伐王谦。

(21)戊辰,诏以司马消难为大都督水陆诸军事。庚午,通直散骑常侍淳于陵克临江郡。

(21)戊辰(十五日),陈朝下诏书任命司马消难为大都督水陆诸军事。庚午(十七日),通直散骑常侍淳于陵率军攻克临江郡。

(22)梁世宗使中书舍人柳庄奉书入周。丞相坚执庄手曰:“孤昔开府,从役江陵,深蒙梁主殊眷。今主幼时艰,猥蒙顾托。梁主奕叶委诚朝廷,当相与共保岁寒。”时诸将竞劝梁主举兵,与尉迟迥连谋,以为进可以尽节周氏,退可以席卷山南。梁主疑未决。会庄至,具道坚语,且曰:“昔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皆一时雄杰,据要地,拥强兵,然功业莫就,祸不旋踵者,良由魏、晋挟天子,保京都,仗大顺以为名故也。今尉迟迥虽曰旧将,昏耄已甚。司马消难、王谦,常人之下者,非有匡合之才。周朝将相,多为身计,竞效节于杨氏。以臣料之,迥等终当覆灭,随公必移周诈。未若保境息民以观其变。”梁主深然之,众议遂止。

高至军,为桥于沁水。尉迟于上流纵火筏,豫为土狗以御之。布陈二十余里,麾兵少却,欲待孝宽军半渡而击之;孝宽因其却,鸣鼓齐进。军既渡,命焚桥,以绝士卒反顾之心。兵大败,单骑走。孝宽乘胜进,追至邺。

北周监军高到了前线军中,在沁水上建造桥梁。尉迟从上游放流带火的木,高事先在桥的上游建造了一些被称为“土狗”的土墩以阻挡火,使其不能靠近桥梁。尉迟布阵二十余里,指挥军队稍微后退,想等到韦孝宽的军队渡河中间时发起进攻。韦孝宽趁尉迟的军队后撤之机,擂鼓齐进。军队过河后,高又命令将桥焚毁,断绝了士卒的退路。结果尉迟的军队大败,尉迟单骑逃走。韦孝宽率军乘胜前进,一直追到邺城。

庚午,迥与及弟西都公,悉将其卒十三万陈于城南,迥别统万人,皆绿巾、锦袄,号“黄龙兵”。迥弟勤帅众五万,自青州赴迥,以三千骑先至。迥素习军旅,老犹被甲监陈。其麾下皆关中人,为之力战,孝宽等军不利而却。邺中士民观战者数万人,行军总管宇文忻曰:“事急矣!吾当以诡道破之。”乃先射观者,观者皆走,转相腾藉,声如雷霆。忻乃传呼曰:“贼败矣!”众复振,因其扰而乘之。迥军大败,走保邺城。孝宽纵兵围之,李询及思安伯代人贺娄子干先登。

崔弘度妹,先适迥子为妻,及邺城破,迥窘迫升楼,弘度直上龙尾追之。迥弯弓,将射弘度,弘度脱兜鍪,谓迥曰:“颇相识不?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行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迥掷弓于地,骂左丞相极口而自杀。弘度顾其弟弘升曰:“汝可取迥头。”弘升斩之。军士在小城中者,孝宽尽坑之。勤、、东走青州,未至,开府仪同大将军郭衍追获之。丞相坚以勤初有诚款,特不之罪。李惠先自缚归罪,坚复其官爵。

迥末年衰耄,及起兵,以小御正崔达拿为长史。达拿,暹之子也,文士,崐无筹略,举措多失,凡六十八日而败。

尉迟迥晚年衰朽昏愦,起兵后任命小御正崔达为大总管府长史。崔达是崔暹的儿子,一介文士,没有计谋方略,举动处置多有失误,所以尉迟迥起兵才六十八天即告失败。

于仲文军至蓼堤,去梁郡七里。檀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而伪北,让不设备;仲文还击,大破之,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进攻梁郡,迥守将刘子宽弃城走。仲文进击曹州,获迥所署刺史李仲康。檀让以余众屯成武,仲文袭击,破之,遂拔成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至金乡,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以为檀让,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诸将多劝屠其城,仲文曰:“此城乃毗罗起兵之所,当宽其妻子,其兵自归。如即屠之,彼望绝矣。”众皆称善。于是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设伏击之,毗罗众大溃,争投洙水死,水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斩毗罗,传首。

韦孝宽分兵讨关东叛者,悉平之。坚徙相州于安阳,毁邺城及邑居。分相州,置毛州、魏州。

韦孝宽分兵讨伐关东叛军,全部平定。杨坚迁移相州治所于安阳,毁掉邺城及其民房。又分割相州,设置毛州、魏州。

梁主闻迥败,谓柳庄曰:“若从众人之言,社稷已不守矣!”

后梁国主得知尉迟迥起兵失败,对柳庄说:“当初如果听从了众将领的话,国家就不能保全了。”

丞相坚之初得政也,待黄公刘、沛公郑译甚厚,赏赐不可胜计,委以心膂,朝野倾属,称为“黄、沛”。二人皆恃功骄恣,溺于财利,不亲职务。及辞监军,坚始疏之,恩礼渐薄。高自军所还,宠遇日隆。时王谦、司马消难未平,坚忧之,忘寝与食。而逸游纵酒,相府事多遗落。坚乃以高代为司马;不忍废译,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译犹坐厅事,无所关预,惶惧顿首,求解职;坚犹以恩礼慰勉之。

(23)癸酉,智武将军鲁广达克周之郭默城。丙子,淳于陵克州城。

(23)癸酉(二十日),陈朝智武将军鲁广达攻克北周郭默城。丙子(二十崐三日),通直散骑常侍淳于陵攻克北周州城。

(24)周以汉王赞为太师,申公李穆为太傅,宋王实为大前疑,秦王贽为大右弼,燕公于为大左辅。,仲文之父也。

(24)北周朝廷任命汉王宇文赞为太师,申公李穆为太傅,宋王宇文实为大前疑,秦王宇文贽为大右弼,燕公于为大左辅。于是于仲文的父亲。

(25)乙卯,周大赦。

(25)乙卯(疑误),北周朝廷大赦天下。

(26)周王谊帅四总管至郧州,司马消难拥其众以鲁山、甑山二镇来降。

(26)北周行军元帅王谊统领四位总管进至郧州,司马消难率军献鲁山、甑山二镇归降南陈。

初,消难遣上开府仪同大将军段将兵围顺州,顺州刺史周法尚不能拒,弃城走,消难虏其母弟而南。樊毅救消难,不及,周亳州总管元景山击之,毅掠居民而去。景山与南徐州刺史宇文追之,与毅战于漳口,一日三战三捷。毅退保甑山镇,城邑为消难所据者,景山皆复取之。

郧州巴蛮多叛,共推渠帅兰雒州为主,以附消难。王谊遣诸将分讨之,旬月皆平。陈纪、萧摩诃攻广陵,周吴州总管于击破之。沙州氐帅杨永安聚众应王谦,大将军乐宁公达奚儒讨之。杨素破宇文胄于石济,斩之。

郧州巴蛮到处反叛,他们共同推举酋帅兰雒州为首领,响应司马消难。王谊派遣众将分路讨伐,不到一个月即全部平定。南陈前军都督陈纪、萧摩诃率军进攻广陵,被北周吴州总管于击退。沙州氐帅杨永安聚众响应王谦,大将军乐宁公达奚儒率军讨伐。杨素率军于石济击败荥州刺史宇文胄,将宇文胄斩首。

(27)周以神武公窦毅为大司马,齐公于智为大司空;九月,以小宗伯竟陵公杨惠为大宗伯。

(27)北周朝廷任命神武公窦毅为大司马,齐公于智为大司空;九月,又任命小宗伯竟陵公杨惠为大宗伯。

(28)丁亥,周将王延贵帅众援历阳;任忠击破之,生擒延贵。

(28)丁亥(初五),北周将领王延贵率军增援历阳,被南陈南豫州刺史任忠击败,俘获了王延贵。

(29)壬辰,周废皇后司马氏为庶人。庚戌,以随世子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总统旧齐之地。壬子,以左丞相坚为大丞相,罢左、右丞相之官。

(29)壬辰(初十),北周朝廷废皇后司马氏为平民。庚戌(二十八日),北周朝廷任命随公杨坚的长子杨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统辖原北齐王朝所管辖的地区。壬子(三十日),北周朝廷又任命左丞相杨坚为大丞相,废除左、右丞相的官职。

(30)冬,十月,甲寅,日有食之。

(30)冬季,十月,甲寅(初二),出现日食。

(31)周丞相坚杀陈惑王纯及其子。

(31)北周丞相杨坚诛杀陈惑王宇文纯和他的儿子。

(32)周梁睿将步骑二十万讨王谦,谦分命诸将据险拒守,睿奋击,屡破之,蜀人大骇。谦遣其将达奚,高阿那肱、乙弗虔等帅众十万攻利州,堰江水以灌之。城中战士不过二千,总管昌黎豆卢,昼夜拒守,凡四旬,时出奇兵击等,破之;会梁睿至,等遁去。睿自剑阁入,进逼成都。谦令达奚、乙弗虔城守,亲帅精兵五万,背城结陈。睿击之,谦战败,将入城,、虔以城降。谦将麾下三十骑走新都,新都令王宝执之。戊寅,睿斩谦及高阿那肱,剑南平。

(33)十一月,甲辰,周达奚儒破杨永安,沙州平。

(33)十一月,甲辰(二十二日),北周大将军达奚儒率军击败氐帅杨永安,平定了沙州。

(34)丁未,周郧襄公韦孝宽卒。孝宽久在边境,屡抗强敌;所经略布置,人初莫之解,见其成事,方乃惊服。虽在军中,笃意文史;敦睦宗族,所得俸禄,不入私室。人以此称之。

(34)丁未(二十五日),北周郧襄公韦孝宽去世。韦孝宽曾长期镇守边疆,多次抗击强敌;对于他的筹划部署,人们一开始都难以理解,待后来他获得胜利,人们才惊奇和钦佩。韦孝宽虽然戒马一生,但专心于文史;又与宗族和睦,自己所得俸禄,从不独自占有。人们因此而称赞他。

(35)十二月,庚辰,河东康简王叔献卒。

(35)十二月,庚辰(疑误),南陈河东康简王陈叔献去世。

(36)癸亥,周诏诸改姓者,宜悉复旧。

(36)癸亥(十二日),北周静帝下诏令在西魏时改姓鲜卑姓氏的人,都应恢复原来的姓氏。

(37)甲子,周以大丞相坚为相国,总百揆,去都督中外、大冢宰之号,进爵为王,以安陆等二十郡为随国,赞拜不名,备九锡之礼;坚受王爵、十郡而已。

(37)甲子(十三日),北周朝廷任命大丞相杨坚为相国,统辖百官总理国家政事;免去他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冢宰的称号;进爵位为王,以安陆等二十郡作为随王国;特许他在朝见天子时不称名,又赐他享有九锡仪礼。杨坚只接受了随王爵位和十郡的封地。

辛未,杀代王达、腾闻王及其子。

辛未(二十日),北周诛杀了代王宇文达、腾闻王宇文和他们的儿子。

壬申,以小冢宰元孝规为大司徒。

壬申(二十一日),北周朝廷任命小冢宰元孝规为大司徒。

(38)是岁,周境内有州二百一十一,郡五百八。

(38)这一年,北周境内有州二百一十一个,郡五百零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