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 16世纪 年代: 1590年代年份: 1597年 传统纪年: 年号: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日本后阳成天皇庆长二年丁酉年(鸡年)
中文名
1597年
朝代所属
明朝
重大事件
援朝抗倭 龙华民传教
出生人物
范文程、稻叶正胜、张岱等

1597年大事记

日本出动14万兵力,水陆并进入侵朝鲜

1597年出生

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宪斗,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沈阳人 。曾事清开国之四代君主,计有太祖(努尔哈赤,1559-1626年)、太宗(皇太极,1592-1643年)、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年;1643-1661年在位)、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1661-1722年在位)。 他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 ,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

稻叶正胜(1597年-1634年2月22日,即生于庆长2年,卒于宽永11年1月25日),江户时代初期的大名。稻叶正成的长子,母亲是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乳母斋藤福(春日局),弟弟是稻叶正吉。官至从五位下丹后守。

王微(1597年-1647年),字修微,自号草衣道人,中国明末清初广陵名妓和诗人。王微七岁丧父,沦落青楼,讨厌青楼生活,四处游历,从其号“草衣道人”可知一二;她可能曾是茅元仪的妾待,曾和汪然明有密切交往,后来又曾想嫁给谭元春,最后却成许誉卿之妻。许誉卿更在王微死后出家。

张岱(1597年—1679年),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张岱是公认的明代散文大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已亡佚)、《夜航船》、《三不朽图赞》等文学名著。谷应泰编《明史纪事本末》,想以五百金购买《石匮书》,宗子慨然予之。

德川千姬(1597年5月26日-1666年3月11日),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长女,母亲为崇源院,生于伏见城。在她出生第二年时,丰臣秀吉过世,依照秀吉的遗愿,让淀夫人所生之子丰臣秀赖与千姬这对表兄妹订亲。关原之战后的1603年,祖父德川家康由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开创江户幕府,接着便将千姬嫁到大坂城去。

养俨院(1597年-1625年),德川家康的侧室,一般称为阿六之方,是黑田直阵之女。原本她是家康宠妾阿梶之方(英胜院)的侍女,1609年时被家康看上,把十二岁的阿六收为侧室,她也是家康最后一位侧室。

1597年逝世

威廉·巴伦支(荷兰语:Willem Barents,1550年-1597年6月20日),荷兰探险家。

路易斯·弗洛伊斯(葡萄牙语:Luis Frois、1532年-1597年1月8日)是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年轻已经离葡萄牙,主要在日本传教,是《日本史》及《日欧比较文化》的作者。在方济各·沙勿略推荐下来日传教,曾与织田信长见面。1597年在长崎病逝,最后他记载日本二十六圣人被处死的事件。

小早川 隆景(こばやかわ たかかげ、天文2年(1533年)- 庆长2年(1597年7月26日))、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生于安艺郡山城,为毛利元就的三男,母亲为吉川国经之女;幼名德寿丸、又四郎。且为豊臣氏五大老其中之一。

翁大立 (1517年—1597年),字儒参,明朝河道总督,为明朝中期治水功臣。浙江余姚(今宁波余姚)人。

足利义昭(1537年12月5日-1597年10月9日,原名足利义秋)是日本室町幕府末代将军,足利义昭为前任将军足利义辉之弟,年轻时曾入佛门,足利义辉被叛臣弑死后,被细川藤孝等拥立为将军而还俗。足利义昭曾经流落于六角承祯、武田信丰与朝仓义景等大名处以求复兴室町幕府,但都没有成功,而且被蔑称为“贫乏公方”。后来在得到织田信长的协助之后于1568年进入京都而正式成为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

1597年历史记载

戴士衡疏言天下大事

万历二十五年(1597)正月,吏科给事中戴士衡疏陈天下大计,说:方今事势,不可知有三:天意,人心,气运。大为可虑有五:纪纲废弛,戎狄侵陵,根本动摇,武备不修,府库殚竭。其切要而当亟正的有一:君心。陛下高居深宫,目不见大臣,耳不听众官之议;美丽当前,燕惰自佚。惟有勤政视朝,才能心清欲寡,政事自修。此疏呈上,神宗置若罔闻。

复议征倭援朝

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拒绝受封,日本军亦未撤离釜山回国,日将清正统战船二百艘驻扎张营,并同时调动各路人马,准备重新夺回归还朝鲜的战略要地和都市。万历二十五年(1597)正月二十五日朝鲜遣使向明朝求援。二月初五日,明朝政府遂召集各官议论朝鲜战局的形势,分析日军的动向。十一日再议援朝事宜,决定调宣府、大同和蓟、辽军队七千人,募浙兵三千七百人,并诏令朝鲜设立海防司道官。十五日任命原延绥总兵官、都督同知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帅南北诸军,出师朝鲜,征剿日本侵略军。三月十五日,升山东布政司右参政杨镐为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为了加强后援,支持杨镐经理朝鲜军务,紧接着又命兵部左侍郎邢玠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兼理粮饷,经略御倭。杨镐未至,先奏十事。其中有令朝鲜官民输粟,得增秩、授官、赎罪以及乡吏丁夫等免役。又以朝鲜君臣隐匿钱粮,不饷援朝明军,劾奏其罪。因此,朝鲜官民多怨杨镐。

谢杰直谏神宗“十不如初”

万历二十五年(1597)二月初八日,南京刑部右侍郎谢杰上疏直谏神宗“十不如初”:一为孝亲不如初。以前与两宫皇太后朝夕同欢。今则问安久旷、少行庆贺,甚至连孝安庄皇后的梓宫发引,都托疾不送,遣官代行。二为尊祖不如初。以前四季享太庙。今则每次皆遣官代往。三为好学不如初。以前研究文学、杨榷古今。今则讲席、讲官俱为虚设,有名无实。四为勤政不如初。以前亲理朝政,披星戴月,不敢少怠。今则身居大内,多年不出。五为敬天不如初。六为爱发不如初。以前每遇水旱灾荒,不时发钱粮赈济四方。今则信用奸徒、矿监税使四出开矿抽税,天下骚然。七为节用不如初。以前宫中用度有节,外府积贮充盈。今则江西之瓷、江南之紵、两蜀之扇、关中之羊绒,往往溢额征调。八为纳言不如初。以前谏疏多采。今则章奏留中不发,一言逆旨即斥逐。九为亲亲不如初。以前多方议处宗室禄粮,今则多置王府事于不顾。十为用贤不如初。以前缺官随推补,今则大僚推而不用,庶官缺而不补。谢杰奏疏时亦称“进十规”。神宗俱置之不理。

吕坤疏言收人心

万历二十五年(1597)四月初一日,刑部左侍郎吕坤疏言:陕西羊绒,本为小民贩卖以糊口。自朝廷下令传造以来,百姓苦于催逼,弃桑农而捻线,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至于山西之紬,苏、松之纱罗段绢,每年所派亦不断增加。与其积于无用,不如定以有常,用一年派造一年。如此则宫中可免去收藏之累,天下无多取之忧,陕西、江南之民心即可得。以采木而言,要求丈八之围的大木,所需数量又多。每伐一木,从入山寻找采伐到途中运输扛抬,往往伤死百人。若能减其尺寸,少其数目,则四川、贵州、湖广民心可收。又今矿税无利,征民间纳银,民穷不能支,则括库银代解,朝廷得一金,地方郡县费千金。请下令严禁借解,以收各省人心。请撤皇店,以收畿内人心。吕坤忠君体国,为民请命,所言俱切中时弊,神宗却置之不理。

刘纲冒死上书

万历二十五年(1597)六月十九日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等处发生大火。同月三十日,翰林院庶吉士刘纲上疏说:去年坤宁、乾清二宫发生火灾,陛下下诏,罪己缺乏诚意,与民不沾实惠,臣已知天怨未止。乃大兴土木、伐木、抽税、采石运瓦,远者万里,近者数百里。小民竭膏血不足供费,绝筋骨不足任劳,卖妻子不能偿贷。加以旱潦交加,野无青草,人情怒怨。所在如仇,以致再发生三殿火灾。请陛下自己想想,是否做到日夜“思道”?不思“道”,便是非道。陛下多年以来,不祀天,不享庙,罢朝讲,弃股肱,不纳谏,到处开矿,不畏天命,君臣相隔如万里,今日之灾,是为报应。臣闻有积必有灾。臣请冒死而言积之所在:皇长子冠婚册立,久不举行,是积典;大小臣僚,奏请公事,多半不理,是积牍;地方司府,有官无人,是积缺;被斥诸臣,概不起用,是积才;外有倭患,内有“盗贼”,是积寇;守边治河诸臣,虚词罔上,恬不为怪,是积玩。诸种所积,陛下不能明断,内阁首辅赵志皋不敢执争,势必引起天怒民怨!神宗得疏,留中不报。

周盘请神宗引咎自省

万历二十五年(1597)七月二十九日巡按直隶御史周盘建言:陛下引咎反省,不宜空谈,而当务实:亲临郊庙,以报答天地、祖宗。必举朝讲,以沟通内外远近之情。正皇长子东宫之位,以释群臣疑虑。撤回矿使,以消隐患。起用被废诸臣,释犯囚犯。推补缺官。发内库银,以助公费。停止采买,以苏民困。严格约束近侍,以广好生。减少织造,以示俭约。神宗接疏,留中不报。

李腾芳疏言安攘事宜

万历二十五年(1597)九月初一日,翰林院检讨李腾芳奏安内攘外八事:定战守,重内地,明赏罚,给将权,练京兵,积粮草,破久法,除宿弊。神宗留中不报。

石星下狱论死

石星(1538-1599),字拱宸,号东泉,山东东明县人。由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隆庆三年(1569),上疏直谏,劾内臣恣肆威福,被廷杖,削为民。万历初年复官。十九年(1591)八月,代王一鹗为兵部尚书,不久加太子少保。日军侵朝,石星竭力支持沈惟敬封贡日本之议。万历二十五年正月,日军拒不撤出釜山,封贡事大坏,神宗大怒,下诏逮捕沈惟敬、石星革职待勘。同年八月,日本攻陷全罗外藩、位于朝鲜西海口的南原闲山岛,直接威胁我国天津、登莱。于是神宗于九月初四日诏逮石星下刑部狱。九月十三日定“隐匿军情失误律”,论死,妻与子并永远发边充军,万历二十七年九月初九日石星病死于狱中。年六十二。

李桢疏言御倭急要

万历二十五年(1597)九月二十九日,兵部署部事侍郎李桢疏陈抗击日本五事:守王京,以固藩屏;抵汉江,以御狂锋;备旅顺,以息骚犯;防登、莱,以障内蔽;联海岸岛洋形势,以捍狡袭。神宗是其言。

诏授黎惟潭为安南都统使

万历二十五年(1597)十月十七日神宗下诏授黎惟潭为安南都统使。其后,黎惟潭按照黎氏惯例,来京进贡代身金人。自是安南遂为黎氏所占有。而莫氏只据有高平一郡,因此其党多流窜濒海地区,时常出没侵犯我国边境。

习孔教逝世

习孔教(1536-1597),字时甫,号豫川,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隆庆二年(1567)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世宗、穆宗实录。升编修、修撰,纂修《大明会典》,充经筵讲官。以逆权相张居正,被劾回家闲住。后被荐复起,历南京郎中、春坊、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会亲丧归家。复起为少詹事,升南京礼、吏二部侍郎,俱不赴,卒。按例,习孔教不得祭葬,但因其“抗论权奸,遗直足嘉,故重之”。

候于赵逝世

候于赵(1536-1597),字宗度,号葵所,河南杞县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历平阳府推官、户部主事、工科都给事中、江西参政,终右副都御史兼山西巡抚。万历二十五年卒,年六十二卒,予祭葬。人称葵所先生。

龙华民来华传教

龙华民(1559-1654),意大利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以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到达中国,先在广东进行传教活动,后继利玛窦任在华耶稣会长,曾参加《崇祯历书》的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