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年,丁卯年(兔年);契丹太平七年;北宋天圣五年;大理正治元年;越南顺天十八年;日本万寿四年。

1027年大事记

1、罗马帝国:1027年3月26日——康拉德二世被加冕为皇帝。

2、法国:1027年5月14日——亨利一世登基。

3、匈牙利:伊什特万一世夺取了隶属波兰的斯洛伐克。

4、藏历开始:从公元1027年起强行用喇嘛教的“饶迥”(即火兔之意)纪年法取代“迥登”纪年,以阴火兔年为首年“。它以十二年为一小循环,六十年为一大循环,称为一个“绕迥”,第一个“绕迥”是从公元1027年开始的,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天文历算也得到了发展,从1027年开始形成了以胜生周纪年的新纪元。

5、公元1027年印度的时轮经被译成藏文传入西藏。这年天上正好是阴火兔年,藏族历史上遂把这一年定为第一个60年周期纪元的第一年,也就是说所称藏历新年即从此年开始,藏族语中对1027年雅称为第一绕迥,意为胜生年。所谓“胜生”是指时轮经中说的香拔拉的难胜法王传法的最后一年——1026年,故将次年定为“胜生年”。

6、公元1027年,天圣五年,仁宗十八岁。一月,元日大朝会,始率百官上皇太后寿于会庆殿(前殿),也就是给他母亲过生日;五月,楚王元佐去世;十月,医官院上所铸俞穴铜人,颁印《铜人针灸图经》。

7、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内侍卢道隆造记里鼓车。记里鼓车是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由“记道车”发展而来。有关记道车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阳……记道车,驾四,中道。”可见至迟在西汉时期,即已有了这种可以计算道路里程的车。到后来,因为加了行一里路打一下鼓的装置,故名“记里鼓车”。《宋史·舆服志》对记里鼓车的外形构造也有较详细的记述:“记里鼓车一名大章车。赤质,四面画花鸟,重台匀栏镂拱。行一里则上层木人击鼓,十里则次层木人击镯。一辕,凤首,驾四马。驾士旧十八人。记里鼓车又有“记里车”、“司里车”、“大章车”等别名。有关它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晋书·舆服志》:“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晋人崔豹所著的《古今注》中亦有类似的记述。因此,记里鼓车在晋或晋以前即已发明了。

1027年出生

1、范纯仁(1027年-1101年),名相范仲淹次子。

2、李常(1027年-1090年)。黄庭坚之舅父,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

3、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雅罗斯拉维奇(俄语:Святосла?в II Яросла?вич,1027年到1076年12月27日)基辅大公。

1027年历史记载

仁宋朝编修国史

天圣五年(1027)二月,宋仁宗命令参知政事吕夷简、枢密副使夏竦负责编修宋真宗一朝国史,宋绶、刘筠、陈尧佐、冯元等人参加撰写国史工作,宰相王曾具体负责管理这一工作。至天圣八年(1030),吕夷简等人将所修国史上呈宋仁宗审阅。原来的国史共有太祖、太宗两朝,包括纪十卷、志五十卷、传五十九卷,总共一百一十五卷,至此增加宋真宗一朝国史三十五卷,分纪四卷、志十卷、传二十一卷,加上前两朝国史为一百五十卷。宋绶、夏竦等人因此而升官。

天圣校定医书

宋仁宗对执政大臣说:世上没有良医的话,夭折的人就会大量增加。宰相张知白回答说:古代医书虽然有不少遗留下来,但错误百出,而且学医的人也未必能见到全部的医书,因而无法校对医书中的错误。天圣五年(1027)四月,宋仁宗命令医官校定《黄帝内经》、《素问》及《难经》、《病源》等医书,由馆阁官员负责审定。其后又命令国子监刊印这些医学书籍,颁布到全国各地,宋仁宗还专门要翰林学士宋绶撰写了《病源序》一文。

王惟一造针炙铜人

天圣五年(1027),宋代著名针炙学家王惟一奉诏设计并主持铸造中国最早的针炙铜人。王惟一(约987——1067),又名王惟德,曾任太医局翰林医官、翰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等职。王惟一还编撰了针炙著作《铜人腧穴针炙图经》一书。针炙铜人又称“天圣铜人”,是用精铜铸造而成的针炙模型,工艺精巧,体型与正常成年男子相同,外壳由前后两件构成,内置脏腑,表面刻有人体手三阳、足三阳、手三阴、足三阴和任脉、督脉等14条经脉和657个腧穴。穴孔与身体内部相通,可供教学和考核用。考核时,用蜡涂在铜人外表,体腔内注入水或水银。当被考核者取穴进针时,如选择部位准确,刺中穴位,水银或水便流出来。这种精密直观的教学模型是实物形象教学法的重大发明。对针炙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针炙铜人共有两具,一具置于汴梁(今河南开封)翰林医官院,另一具则存放于大相国寺仁济殿,南宋时,其中一具铜人不明去向,明代正统八年(1443),鉴于铜人的经络、腧穴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明英宗朱祁镇遂命能工巧匠进行复制。此后,宋代针炙铜人这一珍贵的医学文物便失于记载,下落不明。

晏殊出知应天府

天圣五年(1027)正月,刘太后听政后,任用张耆为枢密使,枢密副使晏殊竭力反对,认为张耆既无功劳可言,又无真才实学,完全是依靠太后的宠幸而得以晋升,刘太后对此极为不满。其后晏殊陪同刘太后到玉清昭应宫,随从人员持笏晚来一步,晏殊怒不可遏,撞断了笏,于是监察御史曹修古、王沿等人弹劾晏殊无大臣礼节,因而被贬知宜州(今安徽宣城)。晏殊尚未上任,又改知应天府 (今河南商丘)。晏殊到应天府上任后,大举兴办学校,当时范仲淹正为其母守丧,晏殊请他为教授,教育当地学生。从此以后,宋代各地学校开始振兴起来。

1027年通鉴记载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天圣五年(辽太平七年)

春,正月,壬寅朔,初率百官上皇太后寿于会庆殿,遂御天安殿受朝。

己未,枢密副使晏殊罢。殊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会从幸玉清昭应宫,从者持笏后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齿,御史弹奏,遂出知宣州。之州数月,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

戊辰,以夏竦为枢密副使。

是月,辽主如混同江。

二月,癸酉,命吕夷简、夏竦修先朝国史,王曾为提举,翰林学士宋绶、枢密直学士刘筠、陈尧佐同修。初,内出札子,以先朝正史久而未修,虑年祀浸远,事或沦坠,宜令王曾修纂之。故事,宰臣自领监修国史;至是以曾提举,乃别降敕焉。

丙子,诏赈京东流民。

三月,辛酉,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仍命翰林学士宋绶以下二十六人为殿后弥封、誊录、考覆、详定、编排官,如先朝旧制。乙丑,赐进士王尧臣等一百九十七人及第,八十二人同出身,七十一人同学究出身,二十八人试衔;丙寅,赐诸科及第并出身者又六百九十八人。尧臣,虞城人也。

夏,四月,癸酉,试特奏名进士及诸科;甲戌,赐同出身及试衔者凡三百四十二人。寻下诏戒谕诸道举人,宜奋励词学,毋坐视岁月,冀望恩泽。

辛巳,辽杜防、萧蕴等来贺乾元节,知制诰程琳为馆伴使。蕴出位图,指曰:“中国使者至北朝坐殿上,位高;今北朝使至中国,位下,请升之。”琳曰:“此真宗皇帝所定,不可易。”防又曰:“大国之卿当小国之卿,可乎?”琳曰:“南、北朝安有大小之异!”防不能对。诏与宰相议,或曰:“此细事,不足争。”将许之。琳曰:“许其小,必启其大。”固争不可,乃止。

乙未,辽主猎于黑岭。

帝尝谓辅臣曰:“世无良医,故夭横者众。”张知白对曰:“古方书虽存,率多舛缪;又,天下学医者不得尽见。”乃命医官院校定医书。至是诏国子监摹印颁行,并诏翰林学士宋绶撰《病源序》。

五月,庚子朔,诏:“武臣子孙习文艺者,听奏文资。”

丙午,阅诸班骑射。

辛亥,录系囚。

癸亥,楚王元佐薨,追封齐王,谥恭宪;后改封潞王。

是月,辽主清暑永安山。西南诏讨司奏阴山中产金银,请置冶,从之;复遣使循辽河北求产金银之所。由是兴冶采炼,人赖其利。

六月,甲戌,以京畿旱,祷雨于玉清昭应宫、开宝寺。

丙子,诏决畿内系囚。

丁丑,雨。

癸未,罢诸营造之不急者。先是太后大出金帛,重修景德寺,遣内侍罗崇勋主之。宰臣张知白因言:“按《五行志》,宫室盛则有火灾。近者洞真、寿宁观相继火,此皆土木太盛之证。”帝纳其言。

诏:“翰林学士依大中祥符五年故事,双日锁院,只日降麻。”

辽禁诸屯田不得擅货官粟。

癸巳,辽复使萧惠讨准布。

秋,七月,己亥朔,赈泰州水灾。

辽主谕中外大臣曰:“制条中有遗阙及轻重失中者,其条上之,议增改焉。

乙巳,辽诏:“辇路所经,旁三十步内不得耕种者,不在所讼之限。”

丙辰,发丁夫三万八千,卒二万一千,缗钱五十万,塞滑州决河。

诏察京东被灾县吏不职者以闻。

先是司天监主簿苗舜臣等,尝言土宿留参,太白昼见,诏日官同考定。日官奏:“土宿留参,顺不相犯;太白昼见,日未过午。”舜臣等坐妄言灾变被罚,监察御史曹修古言:“日官所定,希旨悦上,不足为信。今罚舜臣等,其事甚小,然恐自此人人畏避,佞媚取容,以灾为福。”禁中以翡翠为服玩,诏市于南越,修古以为重伤物命,且真宗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宜罢之。时方崇建塔庙,议营金阁,费不可胜计,修古极陈其不可。八月,壬申,修古出知歙州。

九月,庚戌,阅龙卫神勇军习战。

癸卯,召辅臣至崇政殿西庑观孙奭讲书,各赐织成御飞白字图。

陕西转运司言,同、华等州旱,虸蚄虫食苗。太常博士、秘阁校理、国史院编修官谢绛上疏曰:“去年京师大水,败民庐舍,河渠暴溢,几冒城郭;今年苦旱,百姓疫死,田谷焦槁,秋成绝望;此皆大异也。陛下夙夜勤苦,思有以揽塞时变,固宜改更理化,下罪己之诏,修顺时之令,宣群言以导壅,斥近幸以损阴。而圣心优柔,重在改作,号令所发,未闻有以当天心者。夫风雨寒暑之于大时,为大信也;信不及于物,泽不究于下,则水旱为沴。近日制命有信宿辄改,适行遽止,而欲风雨以信,其可得乎?

“天下之广,万几之众,不出房闼,岂能尽知!而在廷之臣,未闻被数刻之召,吐片言之善;朝夕左右,非恩泽即佞幸,上下皆蔽,其事不虚。昔两汉日蚀、水旱,有策免三公以示戒惧。陛下进用丞弼,极一时之选;而政道未茂,天时未顺,岂大臣辅佐不明邪?陛下信任不笃邪?必若使之,宜推心责成以极其效;谓之不然,则更选贤者。比来奸邪者易进,守道者数穷,政出多门,俗喜由径。圣心固欲尽得天下之贤能,分职受事,而宰相方考资进吏,无所建白,循依违之迹,行寻常之政,臣恐不足回灵意,塞至戒。

“古者谷不登则亏膳,灾屡至则降服,凶年不涂塈。愿陛下下诏引咎,损太官之膳,避路寝之朝,许士大夫斥讳上闻,讥切时病,罢不急之役,省无名之敛,勿崇私恩,更进直道。诚动乎上,惠洽于下,岂有时泽之艰哉!”绛,涛之子也。

辽主驻辽河。冬,十月,丁卯朔,诏:“诸帐院庶孽,并从其母论贵贱。”

辽主留心翰墨,始画谱牒以别嫡庶,由是争讼纷起,枢密使萧朴,有吏才,能知人主意,敷奏称旨,时议多取决之。

辛未,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同知礼院王皞,上所撰《礼阁新编》六十卷。

初,天禧中,同判太常礼院陈宽请编次本院所承诏敕,其后不能就,皞因取国初至乾兴所下诏敕,删去重复,类以五礼之目,成书上之,赐五品服。皞,曾弟也。

乙酉,监修国史王曾言:“唐史官吴兢,于《实录》正史外,录太宗与群臣对问之语为《贞观政要》。今欲采太祖、太宗、真宗《实录》、《日历》、《时政记》、《起居注》,其间事迹不入正史者,别为一书,与正史并行。”从之。

壬辰,医官院上所铸俞空铜人式二,诏一置医官院,一置相国寺。

甲午,同皇太后幸御书院,观太宗、真宗御书。

丙申,滑州言塞决河毕。是日旬休,帝与太后特御承明殿,召辅臣谕曰:“河决累年,一旦复故道,皆卿等经画力也。”王曾等再拜称贺。诏速第修河僚劳效以闻,作灵顺庙于新堤之侧。十一月,丁酋朔,名滑州新修埽曰天台埽,以其近天台山麓故也。自天禧三年河决,至是九载,乃复塞。修河部署彭睿、权三司使河南范雍、知滑州寇?咸,并加秩;凡督役者第迁官,民经率配,免秋税十之三。

乙未,辽皇侄匡义军节度使中山郡王查噶、保宁军节度使长沙郡王色嘉努、广德军节度使乐安郡王遂格,奏言各将之官,乞选伴读书史,辽主从之。

壬寅,工部郎中、直诏文馆燕肃请造指南车,内侍卢道隆又上所创记里鼓车,诏皆以其法下有司制之。

甲辰,百官集尚书省,受荐享景灵宫誓,乙巳,受享太庙誓。丙午,受合祭天地誓。丁未,帝谓辅臣曰:“百官三日受誓,礼当然邪?”王曾等曰:“宫庙告享,皆缘郊祀之事,止当一受誓尔。今循先朝旧制,请俟它日厘正之。”

辛亥,朝享景灵宫。壬子,享太庙。大礼使王曾言:“皇帝执玉被兖,酌献七室,而每室奏乐章,恐陟降为劳,请节宫架之奏。”帝曰:“三年一享,朕不敢惮劳也。”

癸丑,祀天地于圜丘。贺皇太后于会庆殿。

丁巳,恭谢玉清昭应宫。

十二月,辛未,加恩百官。

丁亥,诏:“百官、宗室受赂冒为亲属奏官者,毋赦。”

左正言孔道辅为左司谏、龙图阁待制。时道辅使辽犹未还,辽宴使者,优人以文宣王为戏,道辅艴然径出。主客者邀道辅还坐,道辅正色曰:“中国与北朝通好,以礼文相接,今俳优之徒侮慢先圣而不之禁,北朝之过也。”

是岁,南郊肆赦,中外以为丁谓将复还。殿中侍御史临河陈炎上疏曰:“丁谓因缘憸佞,窃据公台,今禋柴展礼,必潜输琛货,私结要权,假息要荒,冀移善地。李德裕止因朋党,不获生还;卢多逊曲事主籓,卒无牵复;请更不原赦。”帝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