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年(龙年);西夏天庆三年;金明昌七年,承安元年;西辽天禧十九年;南宋庆元二年;
中文名
1196年
外文名
1196y

1196年年号

丙辰年(龙年);西夏天庆三年;金明昌七年,承安元年;西辽天禧十九年;南宋庆元二年;

1196年文物

1196年

《是斋百一选方》,医方著作。二十卷。宋·王璆撰。原刊于1196年。日本·宽政11年时,日人千田恭(子敬)以其所藏钞本与荻子元所藏元刻本互校,并补入《医方类聚》中王璆选方编成。全书共三十一门,重点介绍各科病证的治疗方剂。选方1000余首。包括男、妇、小儿各科病证的成方、单方。大多为作者见闻所得或辑录于有关文献的验方、效方。金代砖墓是考古工作

公元1196年历史年表 公元1196年历史大事 公元1196年大事记 医方类聚

者于1959年在山西省侯马市西郊牛村南发掘的,当年迁移复原于市内。 金代仿木砖墓建于金卫绍王大安二年(1210年),即金章宗明昌七年(1196年),墓主为金代董明、董海。两墓均为“四合院”形式,南廊北厅东西厢房。

福建省泉州天后官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来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

平阳鼓楼,又名大中楼,位于临汾城中心,基座呈正方形,周长160米,楼高43.76米,依云逼日,为中国现存最高的鼓楼。始建于北魏,楼上存有金明昌七年(1196年)年铸2500余公斤大铁钟一口,其基座乃正方形,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四向券砌门洞在其基座正中十字相交,平阳鼓楼以其高大雄伟著称于世。

照公禅师塔又名“智照禅师塔”,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市区人民公园内,原在旧城西北隅普照寺门前,1964年移至 今址。塔建于金明昌七年(公元1196年),系普照寺住持智照禅师的灵塔,石结构,十三层,高10.5米。塔身逐 层递减,质朴端庄,屹然挺拔,引人入胜。塔旁有照公禅师塔铭石碑。清乾隆刻本济宁直隶州志铭文记载智照生卒事迹,及建塔经过。

《集验背疽方》外科专著。一卷。宋·李迅撰于1196

公元1196年历史年表 公元1196年历史大事 公元1196年大事记 四库全书

年。原书已佚,现存本为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者。书中介绍了背疽的主证兼证及其鉴别、诊治。并收多种经验药方。现有《三三医书》本。

宋范仲淹少年时曾在此地兴国观读书,宋庆元二年(1196年)建范文正公祠,清乾隆十年(1745年)建“深柳书院”。

1196年事件

1196年

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春正月癸巳日(公元1189年1月20日),世宗崩,金章宗即皇帝位于柩前。1190年正月初一(公元1190年2月7日),改元明昌。明昌七年十一月戊戌日(公元1196年12月14日),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承安。

宁宗即位,任枢密都承旨,与宰相赵汝愚不和。朱熹、彭龟年因指责过他,均得罪。1196年,兴“庆元党禁”,赵汝愚、朱熹等六十人被陷。

公元1196年历史年表 公元1196年历史大事 公元1196年大事记 朱熹

西夏襄宗1196年,仁友逝,安全上书要求袭越王爵位,西夏桓宗不许,安全被降封为镇夷郡王,他极为不满,于是萌生了篡夺皇位之心。1206年与桓宗母罗氏合谋,废桓宗自立,改元应天。

荣西(1141~1215) 日本佛教临济宗创始人。俗姓贺阳,号明庵。备中国(今冈山县)吉备郡人。幼年从父学佛,14岁在本郡安养寺从静心落发,旋登比睿山受大乘戒。19岁于比睿山就有辩学天台教义,又到伯耆(今岛取)的大山从基好学密教。后又还比睿山精读藏经。1168年到中国求法1191年回国。1196年于博多建圣福寺,弘扬临济禅风,为日本禅寺之始。

1196年生辰

斯维亚托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俄语:Святослав Всеволодович,1196年3月27日~1252年2月3日)诺夫哥罗德王公(1200年~1205年,1207年~1210年),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王公(1228年~123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1246年~1248年在位)。

1196年逝世

1196年

阿方索二世Alfonso II el Casto(另一个外号为“严肃的阿方索”,1152年~1196年)葡萄牙国王。

赵汝愚:(公元1140~1196年),字子直,宋太宗长子赵德崇七世孙,宋朝饶州余干人(今江西余干),祖籍浙江嘉兴府崇德县。赵汝愚宋乾道二年(公元1126年)二十六岁时应试进士科,一举夺魁。次年任宣义郎,不久派知信州,接着知台州,后又任江西转运判官、敷文阁侍制。宋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后任四川制署使兼成都知府、吏部尚书、知枢密院事等职。五十四岁时,因扶立宋宁宗有功,迁右丞相。不久,赵汝愚遭权臣韩佗胄忌恨排挤、陷害,左迁远东节度副使,贬谪至永州,后病逝于赴永州的途中。赵汝愚为人清正廉洁,品格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尊崇儒学。

伊凡·阿森一世 ( 1186年 - 1196)年保加利亚君主

1196年通鉴记载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庆元二年(金承安元年,公元1196年)

春,正月,甲申,金大盐泺群牧使伊喇伊都等为广吉喇部兵所败,死之。

丁亥,金国子学斋长张守愚上《平边议》,特授本学教授,以其议付史馆。

庚寅,以余端礼为左丞相,京镗为右丞相,谢深甫参知政事,郑侨知枢密院事,何澹同知枢密院事。

赵汝愚行至衡州,病作。衡守钱鍪,承韩侂胄风旨,窘辱百端;庚子,汝愚暴卒。天下冤之。帝命追复原官,许归葬,中书舍人吴宗旦缴还复官之命。

汝愚学问有用,尝以范仲淹、韩琦、富弼、司马光自期,凡平昔所闻于师友之言,欲次第行之,未果而罢政。初,汝愚尝梦孝宗授以汤鼎,背负白龙升天;后翼嘉王以素服即位,谗者遂以为罪。

甲辰,右谏议大夫刘德秀劾前丞相留正四大罪,首言引用伪学之党以危社稷。诏正落职,罢祠。

二月,端明殿学士叶翥知贡举。同知贡举、右正言刘德秀言:“伪学之魁,以匹夫窃人主之柄,鼓动天下,故文风未能丕变。请将语录之类尽行除毁。”故是科取士,稍涉义理者,悉皆黜落;《六经》、《语》、《孟》、《中庸》、《大学》大书,为世大禁。

淮西总领张釜上言:“迩者伪学盛行,赖陛下圣明斥罢,天下皆洗心涤虑,不敢为前日之习。愿陛下明诏在位之臣,上下坚守勿变,毋使伪言伪行乘间而入,以坏既定之规模。”乃除釜尚书左司郎官。

辛未,蠲临安民身丁钱三年。

是月,金初造虎符发兵。

三月,己亥,进封嘉国公柄为吴兴郡王。

癸卯,金以久旱,敕尚书省曰:“刑狱虽已奏行,其间恐有疑,其再议以闻。人命至重,不可不慎也。”

丙午,有司上《庆元会计录》。

夏,四月,壬子,金遣使审决冤狱。

戊午,金初行区种法,民十五以上六十以下有土田者,丁种一亩。

甲子,左丞相余端礼罢。时韩侂胄擅权,摈斥正士,端礼称疾罢政。

壬申,以何澹参知政事,吏部尚书叶翥签书枢密院事。

五月,乙酉,申严狱囚瘐死之罚。

金以久旱徙市;庚寅,诏复市如常。

辛卯,赐礼部进士邹应龙以下四百四十九人及第、出身。

甲午,减诸路和市折帛钱三年。

建华文阁,藏《孝宗御集》。

乙未,金参知政事尼厖古鉴卒。

甲辰,更慈福宫曰寿慈。

六月,甲寅,金主以仲夏始得雨足,百姓艰食,出仓粟十万石,减价粜之。

乙丑,命监司、帅守臧否县令,分三等,从张釜之请也。后迄不行。

丁卯,金御史大夫伊喇仲方罢。

金定僧、道、女冠剃度之制。

金主尝问谏议大夫张?曰:“僧道三年一试,八十取一,不已少乎?”?曰:“此辈浮食,无益有损,不宜滋益也。”金主曰:“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皆贤君,其寿不永,虽曰偶然,似亦有因也。”对曰:“三君矫枉太过。今不崇奉。不毁除,是谓得中矣。”

丙子,皇子埈生。

秋,七月,庚辰,金主御紫宸殿,受诸王、百官贺,赐诸王、宰执进酒。敕有司以酒万尊置通衢,赐民纵饮。

金主遣西北路招讨使完颜安国等趋多泉子,密诏右丞相襄进兵。乃令支军出东道,襄由西道。支军至龙驹河,为准布所围,三日不得出,间使出求援。或请俟诸军集乃发,襄曰:“我军被围数日,驰救之犹恐不及,岂可后时!”即鸣鼓夜发。或谓选遣人报围中,使知援至,襄曰:“所遣者倘为敌得,使知吾兵寡而粮在后,则吾事败矣。”乃益疾驰。迟明,距敌近,众欲少憩,襄曰:“所以乘夜疾驰者,欲掩其不备耳,缓则不及。”乡晨,压敌,突击之,围中将士亦鼓噪出,大战,准布败奔。使安国追蹑,佥言:“粮道不继,不可行也。”安国曰:“人得一羊,可食十馀日。不如驱羊以袭之便。”遂从其计。安国统所部万人,疾驱以薄之,准布散走。会大雨,冻死者十八九,降其部长。捷闻,金主遣使厚赐以劳之,许便宜赏赉士卒。

乙酉,金命有司收瘗西北路阵亡骸骨。

戊子,量徙流人吕祖俭等于内郡。祖俭移高安,寻卒,高安知县徐应龙经纪其丧。祖俭受业于兄祖谦,尊信不渝,在谪所,读书卖药以自给。尝言:“因世变有所摧折,失其素履者,固不足言;因世变而意气有所加者,亦私心也。”

时中书舍人汪义端,引唐李林甫故事,以伪学之党皆名士,欲尽除之,太皇太后闻而非之。帝乃诏台谏、给舍:“论奏不必更及旧事,务在平正,以副朕建中之意。”诏下,刘德秀遂与御史张伯垓、姚愈等疏言:“自今旧奸宿恶,或滋长不悛,臣等不言,则误陛下之用人;言之,则碍今日之御札;若俟其败坏国事而后进言,则徒有噬脐之悔。三者皆无一而可。望下此章,播告中外,令旧奸知朝廷纪纲尚在,不敢放肆。”从之,乃改为“不必专及旧事”。自是侂胄之党攻击愈急矣。

殿中侍御史黄黻上言:“治道在黜首恶而任其贤,使才者不失其职而不才者无所憾。故仁宗尝曰:‘朕不欲留人过失于心。’此皇极之道也。至于前事,有合论列,事体明证,有关国家利害者,臣不敢不以正对。”己丑,改黻为起居郎、权兵部郎中,以愈代为殿中侍御史。黻未几罢去。

戊戌,以韩侂胄为开府仪同三司、万寿观使。

金左司郎中高汝砺,奏事紫宸,时侍臣皆回避,金主所持凉扇坠案下,汝砺以非职,不敢取以进。奏事毕,金主谓宰臣曰:“高汝砺不进扇,可谓知体矣。”汝砺,金城人也。

八月,丙辰,太常少卿胡纮上言:“比年以来,伪学猖獗,图为不轨,动摇上皇,诋毁圣德,几至大乱。赖二三大臣、台谏出死力而排之,而元恶殒命,群邪屏迹。自御笔有救偏建中之说,或者误认天意,急于奉承,倡为调停之议,取前日伪学之奸党次第用之,或与宫观,或与差遣,以冀幸其它日不相报复。往者建中靖国之事,可以为戒,陛下何不悟也?汉霍光废昌邑王贺,一日而诛其群臣一百馀人;唐五王不杀武三思,不旋踵而皆毙于三思之手。今纵未能尽用古法,宜令退伏田里,循省愆咎。”乃诏伪学之党,宰执权住进拟。自是学禁愈急。

大理司直邵褒然言:“三十年来,伪学显行,场屋之权,尽归其党。请诏大臣审察其所学。”诏:“伪学之党,勿除在内差遣。”已而言者又论伪学之祸,乞鉴元佑调停之说,杜其根源,遂有诏:“监司、帅守荐举改官,并于奏牍前声说非伪学之人。”会乡试,漕司前期取家状,必令书“系不是伪学”五字。抚州推官柴中行独申漕司云:“自幼习《易》,读程氏《易传》以取科第。如以为伪,不愿考校。”士论壮之。

壬戌,皇子埈卒,追封兖王,谥冲惠。后屡举皇子,皆不育,俱加封谥。

甲子,金以陕西西路转运董师中为御史大夫。

癸酉,金左丞瓜勒佳衡丁父忧;寻起复。

九月,辛巳,金右丞相襄自军中赴阙,拜左丞相,监修国史,封党山郡王。宴庆和殿,金主亲举酒饮之,解所服玉具佩刀以赐,命即服之。迁完颜安国为左翼都统。

丁亥,复分利州路为东、西路。

癸巳,嗣濮王士歆薨,追封韶王。

冬,十月,丙午,金选亲军八百人戍抚州。

戊申,帝率群臣上册宝于慈福、寿康宫。

准布复叛,金主命左丞相襄行省于北京,签书枢密院事完颜匡行院于抚州。会契丹德寿等据信州叛,建元身圣,众号数十万,远近震骇;襄闲暇如平日,人心乃安。襄之出镇也,至石门镇,谓僚属曰:“北部犯塞奚足虑!第恐奸人乘隙而动,北京近地军少,当预为之备。”即遣官发上京等军六千,至是果得其用。临潢总管乌库哩道远、富察守纯分道进讨,擒德寿等,送京师。

先是金诸臣以北鄙用兵,请改郊期,金主问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张?曰:南郊大祀,今用度不给,俟它年,可乎?”?曰:“陛下即位,于今八年,大礼未举,宜亟行之。”金主曰:“北方未宁,致斋之际,有不测奏报,何如?”对曰:“岂可逆度而妨大礼?今河平岁丰,正其时也。”既而诸臣仍请罢祀,又欲用正月上辛;金主使问丞相襄,襄奏曰:“郊为重礼,且先期诏天下。又,籓国已报表驾,今若中罢,何以副四方倾望之意?祀用上辛,乃祈谷之礼,非郊见上帝之本意。大礼不可轻废,请决行之。臣请于祀前灭贼。”既而贼破,果如所料。

丙辰,金袷享于太庙。

甲戌,大阅。

十一月,戊子,金参知政事马琪,出镇安武军,寻致仕,卒。琪性明敏,习吏事,其治钱谷尤长。然性吝好利,颇为金主所少。

庚寅,帝诣寿康宫,上太上皇宽恤诏令。

金以御史大夫董师中、北京留守裔并为参知政事。

壬辰,京镗等上孝宗宽恤诏令。

丁酉,金朝享太庙。戊戌,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承安,进封丞相襄为南阳郡王。

癸卯,赏宜州捕降峒寇功。

金丞相襄之讨契丹也,金主命自龙虎卫上将军、节度使以下,承制授之。襄以为赏罚之柄,非人臣所预,不敢奉诏。贼平,请委近臣谕旨将士使知意。

十二月,戊申,以知宁国府陈贾为兵部侍郎,以贾在淳熙末曾论朱熹故也。

己酉,金遣提点太医、近侍局使李仁惠赐北边将士,授官者万一千人,授赏者几二万人。仁惠,即喜儿之赐名也。

是月,朱熹落职,罢祠。

熹家居,自以蒙累朝知遇之恩,且尚带从臣职名,义不容默,乃草封事数万言,陈奸邪蔽主之祸,因以明赵汝愚之冤。子弟诸生更迭进谏,以为必贾祸,熹不听。蔡元定请以蓍决之,遇《遯》之《同人》。熹默然,取稿焚之,遂上奏,力辞职名,诏仍充秘阁修撰。

时台谏欲论熹,无敢先发者。胡纮未达时,尝谒熹于建安,熹待学子惟脱粟饭,遇纮不能异也。纮不悦,语人曰:“此非人情。只鸡斗酒,山中未为乏也。”及为监察御史,乃锐然以击熹自任,物色无所得,经年酝酿,章疏乃成。会改太常少卿,不果。

有沈继祖者,尝采摭熹《语》、《孟》之语以自售,至是以追论程颐,得为御史。纮以疏章授之,继祖谓立可致富贵,遂论熹:“资本回邪,加以忮忍,剽窃张载、程颐之绪馀,寓以吃菜事魔之妖术,簧鼓后进,张浮驾诞,私立品题,收召四方无行义之徒以益其党伍,相与褒衣博带,食淡餐粗,或会徒于广信鹅湖之寺,或呈身于长沙敬简之堂,潜形匿迹,如鬼如魅。士大夫沽名嗜利,觊其为助者,又从而誉之荐之。”因诬熹大罪有六,且曰:“嘉为大奸大憝,请加少正卯之诛,以为欺君罔世、污行盗名者戒。其徒蔡元定,佐熹为妖,亦请编管别州。”诏熹落职,罢祠,窜元定于道州。

已而选人余秘上书,乞斩熹以绝伪学,谢深甫抵其书于地,语同列曰:“朱元晦、蔡季通,不过自相讲明耳,果何罪乎!”元晦,熹字;季通,元定字也。

时逮捕元定赴谪所甚急,元定色不为动,与季子沈徒步就道。熹与从游者百馀人饯别萧寺中,坐客兴叹,有泣下者。熹微视元定,不异平时,因喟然曰:“友朋相爱之情,季通不挫之志,可谓两得之矣!”众谓宜缓行,元定曰:“获罪于天,天可逃乎?”至道州,远近来学者日众。爱元定者谓宜谢生徒,元定曰:“彼以学来,何忍拒之!若有祸患,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其志。”在道逾年卒。

韩侂胄为其父诚请谥。诚乃神宗外孙,娶太皇太后女弟,积官合门使,未尝更历事任。时福州黄唐为考功郎,言其不可,因求去。遂命馆职官暂权考功,谥诚曰忠定;左迁唐为枢密院检详文字,寻改江淮提点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