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33年,属公元前五世纪,是中国的战国时期。年号为秦躁公十年、魏文侯十四年、楚惠王五十六年、晋幽公元年、赵襄子四十二年、齐宣公二十三年、燕文公七年、鲁元公四年、宋昭公三十六年、越朱勾十六年、周考王八年。晋公室只有绛、曲沃等地,向魏、赵、韩三家朝见。
中文名
公元前433年
外文名
433before Christ
简称
433 BC
解释
公元前五世纪
朝代
战国时期
拼音
gongyuanqian443nian

公元前433年大纪事

公元前433年文物

曾侯乙(公元前约475年—约公元前433年),政治家,艺术家。姓姬,名乙,随侯之子,战国初期继随侯成为曾(随)国国君。世服于楚。约公元前433年去世后,楚惠王(楚昭王之子)不忘随国救父救国之恩,连同楚国的令尹、封君为其赐赠鎛钟等器皿万余件。曾侯乙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在死后还想继续享受音乐之美,所以他才将他那大型的乐队和八个陪葬的侍妾与他埋葬在一起。同他埋葬的有大量珍贵文物,包括曾侯乙编钟、尊盘、编磬、悬鼓、建鼓、枹鼓、排箫、笙、箎、瑟等等等,还有大量兵器、乐器、铸造精良的漆器、青铜器等,共15000多件。这套曾侯乙编钟,65枚大小不同的钟分三层悬挂在“L”形钟架上,上层是19枚钮钟,中、下层是45枚甬钟和1枚镈钟,每一个钟的不同部位能够敲出两个相距为小三度或大三度的音。最大的一枚甬钟高153厘米,重203公斤。这套编钟的音域达五个八度,中部音区有三个八度十二律齐备,能构成完整的半音阶!曾侯乙编钟上还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是研究古代乐理的重要资料。

公元前433年战争

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起源于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魏献子和韩宣子于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杀智伯,然后再将晋的领地瓜分,成为三个诸侯国。后世历史学家将韩、魏、赵三国与秦、楚、燕、齐合称战国七雄。

公元前433年历史年表 公元前433年历史大事 公元前433年大事记 战国分布

公元前433的古希腊是伯罗奔尼撒同盟(国王阿基丹姆)和雅典同盟(国王尼力阿斯)分裂统治。公元前400多年前,古希腊两个城市国家同盟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结果给繁荣的古希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导致战后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危机,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希波战争使雅典得以建立起“雅典帝国”,掌握爱琴海霸权。国力已跃居希腊之首的雅典独霸之心日炽,不满于和陆上强国斯巴达共掌希腊联合霸权,视斯巴达及其同盟为雅典扩张的最大障碍,推行赤裸裸的侵略扩张政策。虽通过30年和约遏制了雅典扩张势头。但公元前433年,雅典介入科林斯与科西拉因争夺共同殖民地伊庇丹努发生的战争,公然给予后者以防守同盟和舰队支援,导致科林斯军事失败。后又颁布“麦加拉法令”,严禁麦加拉商船进入雅典及其帝国的港湾,还对正为科林斯策反的同盟城市波提狄亚提出最后通牒,并迅速进行军事镇压。斯巴达见雅典已控制了希腊大部分领土,害怕雅典的势力更加强大,决定通过战争消灭雅典势力,瓦解雅典帝国。公元前431年春,伯罗奔尼战争爆发。

公元前433年社会

古代最合理的置闰方法是默冬周期。公元前433年,雅典天文学家默冬提出十九年七闰的闰章,称作默冬章。两河流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固定的置闰规律,往往是国王根据情况随时决定,给安排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西方人后来把这种闰法称为“默冬法”。

雅典卫城于公元前433年完成。雅典卫城是古典时期最繁荣兴盛的时候由著名的艺术大师菲迪亚斯的设计和主持下被建造起来的。这个大的卫城是一个独立的地形,周围有围墙,只有一个门可以进去,这是最中间的主要建筑,主神庙巴底农神庙,旁边的是胜利女神神庙,海神神庙等。它是古代世界的一大奇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大理石的卫柱式的建筑,

宙斯神像在公元前433年由希腊雕刻家雕刻的。在公元394年可能被移往君士坦丁堡,据说在那被大火烧毁。宙斯神像大约12米高,是用象牙雕刻而成的,矗落在一个用雪松制造的华丽的皇冠上,内镶象牙,金子,乌木和珍贵宝石。

公元前433年名人出生

晋幽公(公元前433年--前416年) ,姬柳,晋哀公之子,春秋晋国君主。前433年,晋哀公死,幽公即位。前416年,魏文侯杀晋幽公。

公元前433年名人逝世

公元前433年晋哀公

公元前433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晋公室益加衰落,韩、赵、魏三家再次瓜分晋国剩余土地,仅留给晋幽公绛城和曲沃两地--绛城是晋国的都城,曲沃则是晋公室的宗庙所在。

公元前433年陈亢

陈亢(公元前511年—公元前433年),字子禽,孔子弟子。陈亢是陈胡公的第20代孙,原为庶支。因陈国屡遭外侵,避难于卫国的河阳,后到鲁国求学,受业于孔子。子禽能举一反三,少年有成,成为孔子高足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一生没有做官,设馆教徒,颇有名声,后卒于卫国。

公元前433年恩培多克勒

恩培多克勒(Empedoklēs)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公元前493—433年),西西里的阿克拉加斯(Akragas)人。恩培多克勒是一位“奇才”,集诗人、自然哲学家、演说家和巫师于一身。他用六音步长短短格写过《论自然》和《净化》,共5000余行,现存约450行。据统计,恩培多克勒的言论在亚里士多德作品中的出现次数仅次于荷马和柏拉图的言论,达一百三十三次。亚里士多德赞扬他行文有荷马的遗风,且善用隐喻。柏拉图似乎倾向于把他看作是一位像普罗塔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Hērakleitos)一样的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