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王十五年,战国时期。是年,秦伐蜀,取南郑。韩烈侯去世,太子猷立,即韩文侯。
中文名
公元前387年
帝王纪元
周安王十五年
事件
秦伐蜀;韩烈侯去世,韩文侯继位

公元前387年中国

公元前387年:秦国再度大举进攻蜀国,攻下南郑, 《史记》中写道:“伐蜀,取南郑”,但很快,蜀国再次反攻,重新夺回南郑,在对南郑的多年争夺中,再次占据了优势。由此可见,在战国时代早期,古蜀王国还是一个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国家,其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并不逊于雄踞中原的诸侯强国。

到了战国中晚期,中原各诸侯国的实力此消彼长,尤其是经过了商秧变法的秦国,迅速成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而古蜀国仰仗天赐丰饶之地不恩进取,加之地理绝险, 奏人每次挑战,均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因此骄妄日生,渐渐呈现出一派老态龙钟之势。即使在收复南郑这一战略要地之后,军势上处于优势地位,蜀人也无意以之为据点,进取中原,一统天下。

公元前387年。赵武侯去世,国中贵族拥立赵烈侯太子赵章即位,即赵敬侯。 赵敬侯继位时,公子朝曾在魏国的支持下作乱,引魏军袭击邯郸。三年后,赵兴师伐卫,卫向魏国求救,魏败。

公元前387年 战国七雄 分布图赵师于兔台(今河南清丰西南)。

公元前387年:秦惠公卒,子出子即位,即秦出公。 年仅二、三岁,其母及宦官当政,国内动荡不安。

公元前387年。吴起遭魏武侯疑忌,离魏投楚。被楚悼王立为宰相。

公元前387年 - 吴起变法。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吴起变法中有一条就是对楚国贵族的三代以下闲散子孙统统贬为庶民,让他们自食其力。然后用节省下来的财政收入养精兵以与中原各诸侯国争雄。吴起变法,旨在富国强兵。变法的内容是消灭世卿世禄制,任用贤能,因此这又是一次打击世袭贵族政治经济特权的运动。吴起变法打击了楚国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大贵族的激烈反对。吴起“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 ,楚之贵族皆欲害吴起。楚国官员皆楚王室宗支,决不许异姓插足。吴起作为一个外诸侯国的异姓人,跻身于楚上层贵族之间,依靠楚悼王的信任,打击大贵族特权和利益,所遇到的阻力之大,反对之烈,是可以想见的。

吴起的变法使楚国国力强盛,曾与魏国“战于州西,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 后吴起变法虽然失败,但变法却在楚国贵族政治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吴起变法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在楚国的政治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如《韩非子·喻老》云:“楚邦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淮南子·人间训》云:“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绝禄。”这些现象与吴起变法中的“封君三世收其爵禄”的条文相合,应该说是吴起变法以后出现的。吴起变法促进了楚国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

公元前387年国际

公元前387年:斯巴达得力于波斯的帮助,控制了雅典通往赫拉斯滂的生命线。雅典对外贸易的黄金通道尽由别人掌控,粮食供给等出现严重问题。

公元前387年秋:希腊交战各邦代表被波斯召往首都苏撒,听取波斯王敕令的和约(史称“安塔西达斯和约”或波斯大帝和约)。随后,各邦代表再会于斯巴达,接受了和约(注:色诺芬:《希腊史),科林斯战争结束。根据和约,所有希腊城邦均享自治,除伯罗奔尼撒同盟外的所有希腊同盟皆须解散,小亚细亚沿岸诸邦则归波斯所有,不守和约者将受到波斯大帝与其盟友的全面进攻。在斯巴达军事压力下,底比斯被迫解散了彼奥提亚同盟,阿哥斯放弃了对科林斯的兼并。科林斯恢复了贵族政权重归斯巴达同盟。这样,斯巴达外交赢得了重大胜利。在波斯的支持下,本已不稳的斯巴达霸权得以再延续十五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