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古装剧风行,我们经常会从一些影视剧中看到的女子行礼的“拜仪”。有的是保持站姿,双手相扣放在胸前,上下微动,同时微微俯首,微微曲膝;有的是双膝跪地,两手伏地,以头叩地;有的保持坐姿不变,上身微微向前欠身,身体上提,臀部稍离所坐之物。

这几种女子拜仪的差别很明显,相较之下,第一种站姿拜仪更常见一些,甚至直到上个世纪初还在沿用,年长者大多还有印象。而跪姿拜仪除了在一些重大的场合中出现以外,很少见。欠身行礼或万福礼,在《红楼梦》中出现得最多。

虽然女子也有行跪拜礼的,但是又与男子的跪拜礼不同。古代女子的跪拜礼是双膝跪地之后,双手先触地,然后拱手,同时头再低下去,到手为止,毋须用头触地。

古时候女子如何行礼

唐初时,女子行跪拜礼的依据很多。《战国策·秦策》中记载,苏秦游说秦惠王时碰壁,回到家后,其嫂怠慢,甚至连饭都不给他做。后来,苏秦在赵国当了宰相,在游说楚威王的途中,路过家乡洛阳,全家出动,出城三十里迎接。其嫂见到苏秦后,“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由此可见,早在战国时期,女子是有行“跪仪”之礼的。

又据《周礼·春官·大祝》记载,古代的跪拜共九种:“一日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前八种通常是指男子的拜仪,而第九种“肃拜”则为女子的拜仪。

《礼记·少仪》中又说:“妇人吉事,虽有君赐,肃拜;为尸坐则不手拜,肃拜。”意思是说,古代的女子,不但在暂时充当死者的神像接受祭祀答拜时,行肃拜礼;就是在参加吉庆礼仪受国君贸赐答拜时,行的也是肃拜礼。所以,东汉经学家郑玄说:“妇人以肃拜为正。”清代经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肃拜者,妇人之拜。”

由此可见,古时女子行“肃拜”礼是有根有据的。而“肃拜”二字究竟何解?肃拜之礼究竟怎么行?即使在众多典籍文献中,其解释也是颇为混乱,各有不同,甚至相互矛盾。

古代女子的拜礼以“肃拜”为正,拜仪分为两种:一种是席地而坐时女子所行“肃拜”礼的拜仪,即双膝跪地,两手掌至地,腰与地平行,头略低。这种拜仪适合于妇女初见公公和婆婆、宫人对于国君和皇后(或皇太后)以及祭祀天地、祖先等重大场合;另一种是坐用床榻以后女子所行“肃拜”礼的拜仪,即“稍作鞠躬虚坐之状”。这种拜仪一般适合于大多数场合。

段玉裁说:“凡拜,必兼用首、手、足三者。”概括起来,我们可以认定,古时女子肃拜的姿容正像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描述的那样:“盖跪而微俯其首,下其手。则首虽俯,不全手;手虽下,不至地也。”

其实,商周古文字中的“女”字的写法,正是源自于古代女子肃拜之形,也是我们今天了解古时女子肃拜仪容形象而可靠的证据。

无数史料证明,唐代武则天改制以前,女子肃拜的姿容与男子跪拜叩头还是有明显不同的。男子所施之礼显然比女子所施之礼更重一些,这似乎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相矛盾。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追溯到古代的原始先民的生活状态。我们试想,人类刚刚开始直立行走时,走起路来弯腰曲背,上肢下垂,肯定不是很轻松。当人们见面后,要交流感情或某种意向,本能地四肢着地。一来变换一下体位可以休息一下;二来表示出互相间的敬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习惯,即见面时就四肢伏地。当然,这个只是想象和猜测,但是仔细想想,也并非是胡言乱语。

为了证明之上的揣测不是胡思乱想,搜肠刮肚,掘地三尺又找到一些资料来佐证。姚荣涛在《“跪拜礼”的起源和消亡》一文中就是这样描述的,认为这就是跪拜礼的雏形。

尊重女性是母系社会及父系社会初期的社会规范之一,按照这种社会规范,人们之间互相表示敬意,一定是男子对女子大恭大敬,而女子只要作出轻微应酬的表示就可以了。

人类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劳动进化后,行走时,躯干挺得更直了,休息时也学会了席地跪坐。这样一来,女子的轻微应酬自然不必恭敬到两手伏地的程度,而男子对女子的恭敬则仍然表示到两手伏地的程度。所以男女间在表示敬意的习惯动作上就出现了差别。以至于同样是跪仪,男子行礼的深度要大于女子。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从一种社会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尽管社会性质改变了,但是总会继承一些传统,习俗等都是从之前的社会生活中承袭过来的。唐代武则天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周,制定礼仪,将女子的拜姿改为正身直立,两手当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曲膝。这种拜仪当时称为“女人拜”。

唐宋之时,女子在行这种拜礼的同时,常常口称“万福”,所以后来又把“女人拜”称为“万福礼”。在《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写道:“沈琼枝看见两人气概不同,连忙接着,拜了万福。”

“万福礼”是将右手放在左手上,然后两手握拳,位于腹部正中央。右脚向后撤一小步,两膝微曲,颔首低眉,微微伏身,而起。这种拜俗从武则天改制开始,后来就一直沿用到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