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代航海,脑海中自然浮现的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七下西洋,都与航海有关。其实在古代,航海技术多的是你想象不到的智慧火花。

天文航海技术

天文航海技术主要是指在海上观测天体来决定船舶位置的各种方法。我国古代出航海上,很早就知道观看天体来辨明方向。西汉时代《淮南子》就说过,如在大海中乘船而不知东方或西方,那观看北极星便明白了。

古代有哪些航海技术

(《齐俗训》:“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悟矣。”)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嘉遯》上也说,如在云梦(古地名)中迷失了方向,必须靠指南车来引路;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必须观看北极星来辨明航向。(“夫群迷乎云梦者,必须指南以知道;并乎沧海者,必仰辰极以得反。”)东晋法显从印度搭船回国的时候说,当时在海上见“大海弥漫,无边无际,不知东西,只有观看太阳、月亮和星辰而进。”一直到北宋以前,航海中还是“夜间看星星,白天看太阳”。只是到北宋才加了一条“在阴天看指南针”。

地文航海技术

我国古代地文航海技术的成就,包括航行仪器如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的发明和创造,以及针路和海图的运用等。航海罗盘是我国发明的。我国发明指南针后,很快使用到航海上。北宋时的指南浮针,也就是后来的水罗盘。宋代朱彧叙述宋哲宗元符二年到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099年到1102年)间的海船上已经使用指南针。

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徐兢到朝鲜去回国后所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描写这次航海过程说:晚上在海洋中不可停留,注意看星斗而前进,如果天黑可用指南浮针,来决定南北方向。这是目前世界上用指南针航海的两条最早记录,比公元1180年英国的奈开姆记载要早七八十年。

季风航海术

中国对季风的认识很早,利用风帆为动力航海,也在四千年前的夏代就开始了。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并已应用于航海活动。实际上,东汉应勋在《风俗通义》已经提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落梅风”意即梅雨季节以后出现的东南季风。两汉时期人们只有利用季风,才能做远洋航行。但对季风的利用比较被动。晋代高僧法显(约337年—422年)访问印度,是从海路回国的,到爪哇不得不等待季风达5个月。

海洋潮汐知识

秦汉时代,人们对潮汐的认识已越过表面现象,并进而探究潮汐成因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于潮汐升降特别是通河口的明显奇特的潮汐现象虽有所观察,但感到难以理解,只得归咎为神力迷信。然而到了汉代,特别是东汉,人们关于潮汐的认识有了突破。

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更对传统的关于潮汐的迷信观念提出了有力的批判。他说,潮汐是“天地之性,上古有之。经曰:‘江汉朝宗于海’,唐虞之前也”,绝非从伍子胥时代才有。又说,“其发海中之时,漾驰而已;入三江(指钱塘江、山阴江、上虞江)之中,殆小浅狭,水激沸起,故滕为涛”。成功地解释了江河入海口的暴涨潮现象。最后,他正确地提出了“涛之起也,随月盛衰”的科学假说,第一次把潮汐成因与月球运动联系起来,为我国古代的潮汐理论与有关的生产实践活动(如航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航用海图

宋代的航用海图,是根据海上活动需要而绘制的专用地图。在海图上,一般应能反映出一定水域的地形地貌、水文要素,定位条件用其他与航行有关的资料和说明。到了元代航海图的应用更为普遍。宋末元初,北洋航区的海图已广泛用于民间。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明代的《海道经》尚保存了一卷元人底本的《海道指海图》。

船舶操纵技术

船舶操纵技术包括驶帆、操舵、测深、用锚等技术。从有关历史文献考察发现,宋元人已颇精此道,他们在驶帆、操舵、测深、用锚等船艺方面已有相当水准。

宋元的航海技术非但奠定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中的最主要、最先进部分的基础,而且对此后的中外航海活动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从根本上看,是宋元及其以前历代中国古代航海者长期的航行实践、科学观察、经验积累和大胆创新的历史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