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动物园请来特别“帮手”斑腿树蛙蝌蚪

台北市立动物园请来特别“帮手”斑腿树蛙蝌蚪(图/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据ETtoday(吴镇良):只要有水体的动物照养设施,都需要定时清理,避免剩下的食物久了造成水质优养化,使得藻类快速繁殖。在台北市立动物园的热带雨林室内馆(穿山甲馆),常可以见到保育员穿着潜水装清理水池内的悬浮物;昆虫馆运用生态逻辑所请出「临时帮手」-外来种斑腿树蛙蝌蚪,它们不仅能够协助清理生态箱里水栖昆虫吃剩的食物残渣,说不定还能充作水栖昆虫觅食菜单上的佳肴。

民众到昆虫馆的水栖昆虫区,常看到生态箱里有蝌蚪,甚至已经长出4只脚,和解说牌上标示的物种似乎完全不同,是保育员「累」了吗?连昆虫和青蛙都傻傻分不清,其实这些蝌蚪是保育员特别请来的「帮手」,协助将昆虫吃剩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避免浪费食物,并达到零厨余、保持水质稳定的目标。

台北动物园自从开始征集志工,定期移除外来种斑腿树蛙以来,保育员就从生态上掠食、捕食的架构思考,让部分斑腿树蛙的卵泡孵出小蝌蚪,提供给肉食性的水栖昆虫吃,结果发现斑腿树蛙蝌蚪也是清理生态缸的好帮手,会将掉落在石头缝里的食物残渣全部吃光,比起保育员自己用水管来清除这些残渣,显得更有效率。

昆虫馆的水栖昆虫区,龙虱和负子虫虽然都是吃肉一族,但觅食的方式各不相同,负子虫具有刺吸式口器,捕食方式主要采坐等方式,当猎物在一定范围内时主动出击,也会在水域的底层翻搅觅食。龙虱的幼虫口器也是刺吸式,但咬住猎物会先释放麻醉剂,等猎物停止挣扎后再释放消化液进行吸食,成虫的口器则转变为咀嚼式,因视力差,多靠触觉及嗅觉侦测猎物前往觅食。

这两种昆虫遇到蝌蚪,究竟是和平相处还是猎人与猎物的关系呢?根据保育员的观察,龙虱根本懒得捕食蝌蚪、宁愿找腐肉来吃;而负子虫比起捕捉蝌蚪,更喜欢「主厨推荐」的红虫,因此本来有可能被充当为食物的蝌蚪,反倒成了小朋友观察的对象,还可以观察到它们各个不同阶段的变态过程。动物园提醒大家,要慎选清理水栖生态缸的助手,如果用了非本土的动物,千万不要把它弃养到野外。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