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孙悟空)不是国货,乃是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产生的。 ——胡适

孙悟空是《西游记》的主人公之一,他嫉恶如仇、机智勇敢、神通广大,是一个较为正面的神话人物。关于孙悟空的来源,鲁迅先生认为它是本土文化演变的产物,胡适先生则认为它是印度的进口货,它脱胎于印度神猴哈奴曼。那么一个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怎么会有了印度“国籍”的呢?“齐天大圣”又怎么成了“印度神侯”的呢?

福建发现孙悟空兄弟合葬墓地(福建孙悟空兄弟合葬墓)

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祁。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轻利倏忽。——《山海经》

首先鲁迅先生的观点是:孙悟空最初的原型是淮水水神无支祁,这个无支祁出生于花果山,是一个神猴,妻子是位龙女,生了三个儿子。因此,神猴无支祁在淮河之中有龙宫,它被称为淮涡水神,火眼金睛、神通广大,经常兴风作浪。最终被大禹击败,但它力大无穷、野性难驯,大禹就用铁链将它锁住,镇压在了龟山之下。

福建发现孙悟空兄弟合葬墓地(福建孙悟空兄弟合葬墓)

胡适先生则认为:孙悟空的原型不是华夏神话人物,而是印度《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是随着佛教从天竺传入中国的。哈奴曼是印度的神猴,它有着四张脸和八只手,可以用手抓走太阳。哈奴曼是一个虔诚的神教信徒,它对于各路天神都非常尊崇,阿逾陀国王罗摩是神的化身,罗刹恶魔罗波那抢走了罗摩的妻子悉多,哈奴曼通过斗智斗勇,最终救出了罗摩的妻子悉多,是印度的神猴。

胡适先生处于的年代,全盘西化的风气很浓郁,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华夏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西方传来的,孙悟空源于印度神猴哈奴曼。他们认为《罗摩衍那》中(印度史诗,成书不早于公元2——3世纪,具体年代无法确定,作者无法确定,非一人所著,可能由一人汇总过),拯救@国王罗摩@妻子悉多的@神猴哈奴曼,就是孙悟空的原型。佛教兴起之后,印度神猴哈奴曼在华夏广为流传,就有了之后孙悟空的出现。

福建发现孙悟空兄弟合葬墓地(福建孙悟空兄弟合葬墓)

但他们忽略或者说回避了一点:孙悟空“大闹天宫”是有着很强的叛逆、批判精神的,他敢于对各路神佛“说不”,甚至就地撒泼;他是因为历经磨难而成佛的,这才是他光芒万丈的原因。

因此,个人认为:孙悟空和印度神猴哈奴曼貌合神离,孙悟空主张惩恶扬善,它敢于和神佛进行斗争;而哈奴曼只是斗争了恶魔,它始终服从于神、佛,是一个虔诚的神教信徒。东方的神猴孙悟空,和印度神猴哈努曼,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福建发现孙悟空兄弟合葬墓地(福建孙悟空兄弟合葬墓)

相较而言,鲁迅先生的说法可信度更高:孙悟空原型是被大禹镇压的神猴无支祁,但在孙悟空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过程中,古人引进了部分印度佛经的神猴形象,最终产生了敢爱敢恨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在福建省顺昌县的宝山上,有着一座建于元末的双圣庙,现存两座墓碑,分别刻着“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的字样,它们被称作孙悟空兄弟合葬墓。这个合葬墓表明:孙悟空不仅不是印度神侯,也不是哪一个单一的华夏神猴,而是多个艺术形象汇聚而成的。在元末明初的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小圣弟兄姊妹五个:大姊骊山老母、二姊巫枝邸、大兄齐天大圣、小弟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而这座元末的孙悟空兄弟合葬墓,就是这样由来的。

福建发现孙悟空兄弟合葬墓地(福建孙悟空兄弟合葬墓)

《西游记杂剧》中,孙悟空是“通天大圣”,“喜时攀藤揽葛,怒时搅海翻江。金鼎国女子我为妻,玉皇殿琼浆咱得饮”,这和鲁迅先生的无支祁原型说相贴合:一样是神猴,有着尊贵的妻子,生气时翻江倒海,一样为神仙正道所不容,有着叛逆的一面。明代吴承恩编写《西游记》时,将“齐天大圣”这个更响亮的名头给了孙悟空,并将兄弟姐妹五人的神通都给了孙悟空一人。自此,一个爱恨分明、不惧神佛的孙悟空横空出世,它是由多个艺术形象融合而成的,绝不是引进的印度神猴哈奴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