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山东有这样一位将军,面对国民党大军的节节败退和南逃,他通电全国,发出了“决不南渡”的铮铮誓言,率领几百将士抵御10余万日伪军。

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率部相继收复了鲁西北32个县,开创了以聊城为中心的鲁西北抗战新局面。

他就是被著名文学作家刘白羽先生誉为“鲁西北的太阳”、“鲁西北的父亲”的民族英雄——范筑先!

本篇文章,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传奇的抗日名将,领略一下他的传奇事迹吧!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图 | 范筑先将军

范筑先,原名金标,字竹仙,1881年(清朝光绪七年)出生于山东省馆陶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9岁进入本村义学读书,13岁时父亲因饥饿病逝,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年仅15岁的范筑先就出去打临工赚钱贴补家用。

然而,尽管他每天工作都很辛苦,但赚来的钱只够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

1904年,范筑先的家乡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适逢北洋军招兵,范筑先在母亲的建议下前往天津马场投军,加入北洋军第四镇,当备补兵。

尔后,范筑先又被调入天津北洋陆军讲武堂炮兵科深造,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的范筑先,在军队中兢兢业业、屡立战功,先后被提拔为班长、排长、连长等职。

此时的范筑先,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但对于深感民族危机严重的范筑先来说,他更在乎中国的命运和前途。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尽管他身处于旧军队中,但他并不觉得这些人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好的发展。

相反,在他看来,这些不过是一些充满着军阀气息的“乌合之众”罢了,相比于国家的命运前途来说,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

于是,他渐渐萌发了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并立志富国强兵,建立民国。

辛亥革命后,范筑先先后被提拔为中央陆军第四师炮兵营长、补充团长、师参谋长等职。

1924年,时年43岁的范筑先被升任第四师第八旅旅长。

彼时的中国,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军阀连年混战,身处“军阀”队伍中的范筑先,渐渐感觉到了迷茫。

他的理想是富国强兵,是为中国建立一支能抵御一切外侮的强大武装,但现在他所经历的一切,却是各派系之间无尽的争斗。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选择离开吧!

就这样,范筑先抛弃了高官厚禄,辞去第八旅旅长一职,回到家乡,过起了归隐田园的生活。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1930年,范筑先结束隐居生活,投入西北军冯玉祥将军部下,任高级参谋。

中原大战期间,范筑先奉命率四万大军一举切断了平汉线,将蒋军逼退至漯河一带。

原本作战形势大好,结果却因冯玉祥战略上的错误而导致失败。

中原大战结束后,范筑先并没有顺势投靠蒋介石,而是跑到天津好友张维玺家住了一段时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富有民主精神的范筑先,被时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的韩复渠委任为沂水县县长。

他为官清正,在任期间救济灾民,消灭匪患,让沂水县百姓过上了太平、幸福的生活。

不久后,他又被调到临沂县任县长,当地百姓闻讯后无不欢欣鼓舞。

在此期间,当地的一些富户乡绅为了拉拢他,纷纷向他送礼。

但范筑先为人很有原则,从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就为自己制定了“三不”原则,即:不拜客、不应酬、不送礼。

此外,他对属下约法三章:不准贪赃枉法、不准营私舞弊、不准收受贿赂。他还下令坚决查禁毒、赌、娼三大社会病害。

1932年春,鲁西黄河决口成灾,范筑先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薪金和平时省下的3000大洋拿出来赈灾,深受百姓爱戴。

不久后,范筑先就被提拔为山东省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和聊城县长。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这里所说的“第六区”,是1936年11月初成立的,它包括了聊城、阳谷、范县等12个县,是山东和河南、河北的接合部,其地区交通闭塞,文化落后。

上面将这样一个地理位置重要、但经济落后的地区交给范筑先治理,很显然是看重了他的能力。

尽管面临的困难很多,但范筑先没有打退堂鼓,刚一上任,他就提出了三个重要指示:

一、整顿县政,革除积弊;二、提倡增产节约,储备粮食,兴办福利事业;三、积极训练军队,为抗日做好准备;

当时正值“七七事变”前夕,国际国内形势非常紧张,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沿津浦路长驱南下。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日军就相继攻占了德州、恩县、平原县、陵县等地,

日军来势汹汹、一路势如破竹,是战、是走,成了摆在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眼前的一大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在韩复渠这里似乎并不复杂,他认为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与强大的日军抗衡,与其两败俱伤,还不如主动撤离战场,以保存实力。

可以说,在抗日这件事情上,韩复渠从来都没有下定过决心!

早在1936年华北形势骤变之际,韩复渠就夹在蒋介石和日本人之间,力求自保。

为此,他取缔反日宣传,解散抗日组织,竭力讨好日本人,挟日本势力不让蒋军进驻山东;另一方面,他担心被国人骂成“汉奸”,因此又不完全听日本人的话。

抗战爆发后,韩复渠奉命出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全权负责指挥山东军事,承担黄河防务。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图 | 韩复渠

在日军进攻山东之初,韩复渠曾在德州地区抵御日军的进攻。

1937年冬,日军进攻山东时,韩部损失较大。德州一战,韩部三个师损失过半,加之蒋介石又调走了韩部所属的炮兵,致使其在军事上陷入不利态势。

韩复渠深知,如果他继续坚守的话,虽然能给日军一定的打击,但最后必然会面临城破人亡的结局。

于是,韩复渠决定撤出山东,保存实力!

在撤离前夕,韩复渠还下令焚毁了省政府、进德会等,即所谓的“焦土抗战”,实行坚壁清野。

时任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的范筑先,也接到了韩复渠的撤退命令,当即便率领第六区军政人员离开聊城,退到黄河北岸的齐河渡口观望。

事实上,范筑先是不同意南撤的,因为山东是他的家乡,如果他们撤了,那山东千千万万的父老乡亲怎么办呢?

范筑先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抗命,继续坚守于此。

之后,在共产党员的建议下,范筑先在齐河官庄召开了部署会议,决心班师回聊城,与日寇战斗到底。

他在会议上说:

“大敌当前,我们守土有责,不抵抗就撤走,何颜以对全国父老?我决心留在黄河以北守土抗战,愿意随我回去的留下,不愿意回去的就渡河南撤,决不勉强。”

随后,范筑先亲自给韩复渠打电话,表明回聊城坚守的决心。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韩复渠只好同意。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1937年11月19日晚上,在山东省第六行政专署会议室,由范筑先主持召开的军政干部会议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主题是要不要向全国发出“誓死不渡黄河南”的通电。

在会议上,一些被日军吓怕的干部表示:不必做得那么绝对,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在这些人看来,如果一旦向全国发了通电,那就再无退路,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到时候要走就显得被动了。

此外,国民政府几十万大军都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何况第六行政专署这区区几百人马,留下来坚守,无异于自寻死路……

当然了,这些人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

当时,韩复渠的十余万大军已经南撤,整个山东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非常弱小,如果范筑先留下来抵抗,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从战术层面来说,率军南撤,才是范筑先最明智的选择。

但是,守土抗战并不能仅从战术层面考虑,更多地还是要从战略层面考虑。

简单来说,就是要考虑大局,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点。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如果范筑先走了,那么确实能够保存实力,他最后也不至于落个“兵败身亡”的结局。

但这样一来,日军就能轻而易举占领整个山东,接着长驱直入,渡河南下。

这不仅极大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同时也将对我全国军民抗日之决心造成不小的打击。

向全国通电,不仅是为了表达抗战到底的决心,更重要的是让国人看到希望,并激励国人投身到抗战大业中来。

此外,发通电也是给那些“恐日病”分子一个教育,告诉他们中国是征服不了的,并且一定能够击败日寇。

就在大家为要不要通电全国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范筑先缓缓站了起来,目光坚定地说道:

“现在日军到处横冲直闯,残害百姓,我们是国家委派的官吏,是鲁西人,守土有责,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撇下家乡父老逃命……抗战是需要人民援助的,不通电全国抗日,人民如何支援我们呢?……我已经决定誓死不渡黄河南的决心,留在自己的家乡和日寇血战到底,愿意随我抗战的就留下,不愿意的请自便,绝不勉强。”

第二天,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都刊登了范筑先“誓死不渡黄河南”的著名通电。

这篇著名的通电,至今读起来还令人心潮澎湃:

既自倭奴入寇,陷我华北。铁蹄所致,版图易色。现我大军南渡,黄河以北坐待沉沦。哀我民众,胥蹈水火。午夜彷徨,恤血椎心。筑先黍督是区,守土有责,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和武装民众,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钝,在所不记,鞠躬尽瘁,亦所不辞。所望饷项械弹,时予接济。俾能抗战到底,全其愚忠。引颈南望,不胜翘企。

在日军大举进攻,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狼狈逃窜,各地国民党政府官员纷纷南逃的情况下,范筑先的这份通电,震动了全国,极大激发了鲁西北人民的抗日热情。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最初的时候,范筑先手中只有400多人,根本无力与10余万日伪军抗衡。

但范筑先没有选择正面与日军硬刚,而是避强击弱,打击日军小股部队。

同年11月下旬,日军派出一支小分队南下打探情况。

范筑先闻讯后,当即便率领警卫队、政工队70余人,在聊城梁水镇进行伏击,打死日军小队长一名,缴获战马5匹、枪数支、子弹若干发。

此次战斗的规模虽小,但影响却极为深远。

此战的胜利让鲁西北军民看到,强大的日军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战术布置得当,就能取得辉煌的战果。

几天后,日军为了报复,派出步骑炮兵300余人,向堂邑一带进犯。范筑先率部截击,毙伤俘敌几十人。

同年12月,日军为了在鲁西北寻找黄河渡口,以便袭击济南,于12月26日侵占南镇。

为了粉碎敌人的计划,范筑先紧急率部前往阻击。

最后,经过一番血战,歼敌80余人,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一举粉碎了敌人企图从滑口渡河的计划。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当时,范筑先不仅要应对日军的频繁进攻,还得应对土匪、民团和一些国民党散兵游勇的袭扰。

国民党大军南撤后,地方政权土崩瓦解,土匪如雨后春笋般蜂起,民团纷纷筑寨据守。

据统计,当时鲁西北有土匪、民团20多股,少则几百人,多则一两千人,有些甚至达到四五千人之多。

此外,还有一些国民党散兵游勇打着抗日的旗号,四处扩充势力,为害一方。

为了保证鲁西北抗日事业的顺利进行,有人劝范筑先率军围剿这些土匪和溃兵。但范筑先却说:

“我们是全民族抗战,有血气的中国人都不愿当亡国奴,我们要用抗日的道理来说服他们,使他们成为抗日的力量。”

在一些人看来,范筑先就是一个典型的乐观主义者,居然想到去发展土匪,使其成为抗日力量,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范筑先还是决定试一试,争取把他们都拉到全民族抗战的事业中来。

为此,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前往各匪部作说服工作。

在他前往收编国民党溃兵齐子修部时,齐命令部队摆开阵势,架起机关枪,杀气腾腾,如临大敌。

但范筑先却丝毫不惧,他孤身一人前往,见到齐子修后就说:

“你们这点人马跑来跑去,还不叫鲁西北的民众把你们吃掉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正是为国效劳的时候,不要乱跑了,随我抗战去吧!”

范筑先几句话就将齐子修给说动了,当即便同意加入范筑先的部队,随他抗日。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在范筑先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土匪、民团、散兵游勇投入到他的部队中。

他的抗日游击司令部由最初的几百人,很快发展到35个支队、三路民兵,总计6万余人。

其中,由鲁西北中共党组直接创建、领导的部队就有一万余人。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训练部队,范筑先不仅给各个支队派了政治工作人员,还制定了各支队轮流整训的计划。

他严格约束那些接受改编的土匪、民团,对遵守军纪、作战有功者给予提拔重用和奖赏;而对于那些畏敌不前、违反纪律者予以重罚,毫不姑息。

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各部队很快便走上抗战轨道,这对于日后鲁西北地区的抗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1938年3月下旬,范筑先为配合中国军队的徐州会战,率部阻击增援徐州地区的日军土肥原师团,并一举收复范县。

同年5月初,土肥原师团由平汉线出动千余人攻占濮县,尔后又攻占了范县。

为了打击土肥原师团的嚣张气焰,范筑先决定发起“范濮战役”。

范筑先亲率5个支队,向范县之敌人率先发起进攻,5月9日收复范县。

之后,范筑先又马不停蹄直奔濮县,对驻守濮县之敌发起围攻战。

其中,2支队和21支队在濮县公路打伏击战,歼敌近百人,自己仅有一人受伤。

5月25日,抗日突击队在濮县东门外附近的麦田中巧袭出城放马之敌,打死打伤日军几十人,缴获战马30多匹。

经过近一个月的连续作战,范筑先部连战连捷,缴获颇丰,极大增强了抗日力量。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同年6月8日,范筑先又率领部队袭击了日军汽车运输队,击毙20余人,击毁汽车数量,13日顺利收复濮县。

至此,历时一个多月的“范濮战役”,以我军的胜利、日军的撤逃宣告结束。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尽管当时范筑先年近花甲,但他打起仗来却从不输给年轻的战士,他常常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

在濮县七里堂战斗中,炮火十分激烈,他奋不顾身,亲自端起机枪猛烈射击敌人。

战斗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时,他又亲自带队,手持大刀杀入敌阵,和敌人进行白刃战。

这个满脸胡子的将军,已然成了日军的噩梦。

1938年8月底的一天,聊城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在齐河坡赵庄遭到了300多名日军的袭击。

在这次战斗中,范筑先的次子、时任青年抗日挺进大队大队长的范树民和参谋长何方等27名队员壮烈牺牲。

噩耗传来,范筑先强忍丧子之痛,仍镇定地慰问部队,并鼓励队员们继续英勇作战。他说:

“抗日是长期的,不流血牺牲,怎么能换来胜利呢?我们要以生命来保卫我们的祖国和子孙后代不当亡国奴。”

之后,范筑先命令自己年仅20岁的二女儿范树琨,继任挺进大队大队长一职。

范筑先的妻子在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悲痛欲绝,每天以泪洗面,范筑先强忍着泪水劝慰她说:

“树民为国牺牲,是咱范家的光荣,不然,别人怎么知道你有这样一个好儿子呢?”

话虽如此,但天底下有哪一个父母会不心疼自己的儿女呢?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于范筑先夫妇来说,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啊!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范树民牺牲后,全国各地和鲁西北各界人士纷纷来电来函慰问,范筑先为了感谢,特意在《抗战日报》上刊登了答谢启事:

“为国捐躯,系属军人光荣,承各方函电慰问,弥深感激。马革裹尸,男儿应俱夙愿,既获疆场殉国,死后何憾!”

这一答谢启事,很好地表达出了范筑先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崇高风范。

后来,作家刘白羽在一篇名为《记范筑先将军》的报告文学中,热情地赞颂范筑先是“鲁西北的太阳,鲁西北的父亲。”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图 | 作家刘白羽先生

1938年9月,范筑先应邀出席了八路军129师在南宫召开的晋鲁两省军政联席会议。

会议期间,徐向前、宋任穷、朱瑞等对范筑先表示了真诚的欢迎,朱瑞还热情的称他为“抗战的老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群众还贴出了“欢迎劳苦功高的范司令”的大标语。

一时间,范筑先还有些不适应,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那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这更加坚定了他与共产党合作坚持鲁西北抗战的决心。

此一行,极大开阔了范筑先的眼界,使他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尤其是毛泽东提出的“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更是给予他极大的启发,这使他对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对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有了明确的方向。

回到聊城后,他还准备将自己的长子、长女和三女都送到延安抗大学习。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1938年11月中旬,日军兵分三路向鲁西北发动了猛烈进攻,其中心目标就是范筑先驻守的聊城。

13日,日军第一一四师团秋山旅团千叶联队从东阿渡过黄河进攻聊城,其先头部队师平田大队,约有步炮骑兵300余人,汽车、坦克总计10余辆,还有两架飞机配合作战。

另外两路敌人,一路从禹城经高唐向聊城进犯;另一路从大名金滩镇过卫河直扑聊城。

日军的企图一目了然,他们就是要一举拿下聊城,全歼范筑先部。

日军来势汹汹,正面硬刚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为此,范筑先紧急制定作战计划:把主力部队转移到城外农村,坚壁清野与日军开展击游击战。

按照范筑先提出的作战方针,城内各机关、学校、主力部队等全部于13日当天撤出聊城,转移到农村,并动员群众出城,只留下少数部队守城,待敌人来时,以便内外夹击,予以歼灭。

第二天早上9点时分,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聊城东南近郊。

范筑先布置完作战任务后,正准备撤出聊城,结果却被时任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拦下,让他暂留在城中商讨所谓的部队改编事宜,还称此任务非常紧急。

在沈鸿烈的纠缠下,范筑先一时脱不开身,只好率领少数部队守城作战,以待外援。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图 | 沈鸿烈

战斗中,范筑先有几次撤离的机会,但都被他主动放弃了,他坚持要与守城将士一起共同守卫聊城。

战至黄昏时分,城东关已经失守,日军在猛烈炮火的配合下,由东门、南门等三个方向爬进城中。

范筑先立即率部抗击,虽然敌众我寡,武器弹药严重不足,但在范筑先的英明指挥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还是打退了日军对南门和东门的几次进攻。

15日当天,攻城日军增加至700多人,在飞机和大炮的配合下,日军再次向东门守军发起猛攻,期间甚至还用催泪性毒弹掩护日军攻城。

激战中,范筑先的左臂不幸被炸弹炸伤,还有30多人壮烈牺牲。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战至上午九时,范筑先部已经无力抵御日军的进攻,只能退守到城内和敌人展开巷战。

不久后,守城部队损失殆尽,就连范筑先的腿骨也被打断了。

当他手枪的子弹只剩下最后一颗时,他对身边的几个警卫说:“你们各自逃命去吧!”

说完,他又高喊了一声“中国万岁!杀敌到底!”,接着便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壮烈殉国了,终年57岁。

他的几个警卫员受到范筑先伟大人格的感召,也相继自杀殉国。

下午5时左右,聊城被日军完全占领。

在守卫聊城的战斗中,范筑先和共产党员张郁光、姚第鸿等700余名守城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噩耗传来,举国震哀!

我党在延安和重庆分别召开追悼会,高度评价了范筑先的抗战业绩。

在此期间,朱老总、彭老总、董必武、吴玉章等都送来了挽联。

其中,朱老总和彭老总的挽联是:“战事正酣,忍看多士伤亡,显其忠勇;吾侪尚在,势必长期抵抗,还我河山。”

吴玉章、董必武送的挽联是:“三友见精神,松道遒,竹身直,梅花亦自清高,格老气苍,直到岁寒全晚节;一门尽忠义,夫殉职,妻为民,子女都称勇武,顽廉懦立,共纾国难绍遗风”。

此外,蒋介石也送去了挽联:“碧血为山河,百里危城留与社会树模范;浩气存天地,千秋青史合为民族表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国民政府还特令褒奖,通电全国降半旗3天。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周刊第58期还发表了《哀悼民族英雄——范筑先先生》的时评,文章称:

“范筑先的牺牲,是山东同胞一个极大的损失,是全国抗战一个极大的损失。我们中共党人对这位忠勇卫国、仁义至尽、真正堪称为‘民之父母’的民族老英雄之死,敬致极其深切的哀悼!”

1940年,聊城县曾改名为“筑先县”。1987年,邓小平曾为范筑先纪念碑题词——“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

范筑先将军虽逝,但他那忠勇无双、为国为民的伟大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文章的最后,让我们一起为抗日英雄范筑先将军,致以崇高的敬意吧!

铁血将军范筑先率400人硬刚10万日军牺牲后全国为他降半旗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