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夏末秋初,蒋介石偶然听闻罗浮山之美,放下忙碌工作,瞒着媒体,私自去了一趟。

他是一个奇怪的人,但凡看到美景,总会用故土景物同其比较,罗浮山亦未例外。

当日中午,蒋介石抵达黄龙观中,吃了午饭,在众人陪同下,到虾公岩、龙珠瀑等地一游。

夜里,闲来无事的蒋介石翻开日记本,把自己对今日所见的评价尽数写下:虾公岩,幽胜,可游;龙珠瀑,观之可乐,不及家乡雪窦瀑四分之一……

次日,蒋介石自夜宿的黄龙观而出,往抱珠亭而去。

中午,看到飞云顶景色的他非常满意眼前所见,觉得只有“登峰造极”,方能享受“环顾八荒、俯仰自如”的乐趣。

下了飞云顶,蒋介石又去了拨云寺旧址、白水门等地,当夜住在酥醪观里。

第三天,蒋介石经茶子凹、铁桥等,去往冲虚观,用了午餐,下午折返黄埔。

罗浮山三天的旅程,不只叫蒋介石甚是开怀,也留下许多有关蒋介石的故事。

其中一个说得是,蒋介石与戴笠的嫌隙便是此时“种”下的。

蒋介石虽信基督,可同时,他亦特别在意玄学。

当某个下属悄悄向蒋介石汇报,道是罗浮山有一名算卦格外灵验的高僧后,蒋介石心动了。

他为了取得高僧的好感,刻意低调出行,仅带了戴笠几个贴身守卫,就去了罗浮山。

但不知是不是蒋介石的运气太差,于山中转悠一天,也没见到高僧。

蒋介石败兴而归,很不甘心,于是决定改日再去。

第二回,蒋介石依旧轻装简从,在罗浮山上溜达了几圈。

就在蒋介石准备放弃之际,一个僧侣打扮的人忽然出现在山路尽头。

蒋介石赶紧上前拜见,朝高僧行礼问好。

高僧回礼的瞬间,始终默默护卫在蒋介石附近的戴笠倏忽发难,大声喊了句:“危险!拿下!”

即命令侍从狠狠扣住那名高僧。

蒋介石吓了一跳,下意识回看戴笠,等他的解释。

戴笠告诉蒋介石:“这个人,行礼的姿势有问题,看上去过于生疏,不像个高僧,而且他的样貌明显与中国人不同,更像日本那边的。”

蒋介石按照戴笠的话,重新仔细端详那人一番,果然发觉异样。

那人出师未果,心生恼意,恨上戴笠。他稍稍抬头,别有深意瞥了戴笠一眼,开口道:“蒋先生,我虽不是什么高僧,可我确实精通面相之学,我观你身边那人,日后……”

戴笠在这个人讲话的瞬间,就感到不妙;等那人多说了几句,他马上反应过来,那人想陷害他!戴笠清楚蒋介石的疑心,不敢叫那人说完,只好急中生智,一边再度大喊“小心”,一边拔枪,果断夺走那人性命。

事后,戴笠给予蒋介石的理由是担心那人对蒋介石不利。

蒋介石半信半疑,越想越觉得戴笠肯定没对自己讲实话,说不定戴笠根本不想那人把话说完……恐怕戴笠对自己的心,早已不纯!

就这样,蒋介石渐渐对戴笠生出怀疑和忌惮,最后狠心除掉了手下这员军统大将。

当然,这个故事只是一个故事罢了,可无法否认的是,蒋介石的确疑心极重,而戴笠亦当真亡于蒋介石的怀疑。

01,用人之策:无论才华多么出众,只要触犯到蒋介石的利益,就会遭到他的怀疑

出身微末的戴笠是一个擅于察言观色的人,但奈何,他的上司为蒋介石,注定了无论他怎样投其所好,都几乎不可能真正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与认可,甚至会由于地位、权势的升高,反倒遭到蒋介石更多忌惮与质疑。

1946年,蒋介石朝戴笠下达一个命令,叫戴笠撤销“军统局”。

戴笠既惊诧,又紧张。他立马意识到,蒋介石是打算把他逼到悬崖上啊!

幸而戴笠也不是没有准备,他利用蒋介石“化整为零”的指示,做出一系列对自己有利的布置,让军统的力量较之从前,愈加强大。

蒋介石得知戴笠行为后,沉默很长一段时间,冷笑道:“戴笠不是昏了头脑,就是别有所图啊!”

月余后,蒋介石专门提拔唐纵为内政政务次长,压制戴笠,并成立一个所谓八人小组,逐步破坏戴笠的安排。

戴笠心知自己的手段、权势无法与蒋介石对抗,可他根本不甘心就此“灭亡”,因而他开始最后一次反扑。

他一边尽量减少军统内指挥层次,一边大力整顿军统的作风问题,以免给蒋介石抓住口实。

同时,戴笠紧急飞往各地清理财产,企图搭上美国的那条线路,借用美国的威势,震慑蒋介石。

但他的图谋失败了,美国人根本没把戴笠放在眼中。

蒋介石的步步紧逼亦如一把锋利的长剑,不断接近着戴笠的命脉。

海军署的成立、陈诚出任署长的消息,皆是压倒戴笠的稻草。

戴笠再难拒绝蒋介石叫他去重庆开会的命令,到底登上离开北平的飞机。

3天后,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即收到戴笠飞机出事,不幸身亡的报告。

可以说,蒋介石就是如此一个疑心重,心狠手辣的人。

曾在他身边工作的侍从也向采访者透露,哪怕蒋介石出行,身边环绕许多守卫,亦很难令他完全安心。

每次外出,蒋介石总会亲自认真检查一遍所有门窗,确认全部窗户关闭妥当,才能入睡。

入住期间,他还会经常性询问侍从,是否把门窗锁好,非要大家再来他的房间重新探视一次。

俞济时同样是蒋介石的爱将,下场与戴笠类似。

败退台湾后,某日在家中擦拭配枪的俞济时意外走火,被子弹击伤大腿。

原本,这只是一件叫人匪夷所思的小事,可不巧的是,次日上午,蒋介石将在台南举行军事演习,俞济时是蒋介石的侍卫长,按照惯例,必定会陪同蒋介石出席,负责现场警卫事宜。

现在,俞济时因为一个荒谬错误而受伤,自然不可能再前往。

偏偏,俞济时受伤当晚,蒋经国从手下口中偶然得知某军官同其余势力合作,将在演习那天实施“叛变”计划。

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把两件事结合到一起,得出一个结论:俞济时或与“叛变”一事有关,毕竟,天下怎会有这般巧合的事情?前脚,俞济时受伤了;后脚,“叛变”曝光了……

越想越认为俞济时“有异”的蒋介石为了自身安全着想,狠心将俞济时“打入冷宫”。他虽未夺走俞济时的小命,但也让俞济时落得个与戴笠相近的下场。

02,攻心为上:周总理曾用一出经典计谋,成功歼灭胡宗南的大军,使蒋家气焰败亡

当然,就像中国古话所言,缺点亦能成为弱点,蒋介石的疑心同样如此,譬如周总理,就曾利用蒋介石的疑心病,使了一出“攻心为上”,彻底熄灭蒋家气焰。

时间推回到1949年,蒋介石手下大将胡宗南不敌解放军,逃至汉中,盘桓于陕南一带,给我军解放陕西造成负面影响。

周总理为彻底解决胡宗南大军,亲自请来胡宗南的学长胡公冕,打算策反胡宗南。

但不料,败走四川的宋希濂同样把目光放到胡宗南的身上,偷偷与胡宗南联系,希望能和胡宗南合作,从西昌退到中缅边境,利用自然环境进行反攻。

宋希濂离开后,美国人诺兰赞同宋希濂的计划,也劝说胡宗南:“只要你能把你手下的3个军团在大陆保存下来,那么你们的复兴大业便有了希望,我可以向我们的总统申请,直接为你们提供军事援助。”

胡宗南被说服,完全阻绝周总理的“策反”打算。

同年,蒋介石飞往重庆,宋希濂和胡宗南借此机会,朝蒋介石陈诉他们的建议。蒋介石不听,非要胡宗南死守四川,道是半年后,第三次世界大战即会爆发,届时,北平、南京等地又能归于国民政府。

胡宗南了解蒋介石,心知自己讲再多,也不可能改变蒋介石的想法,于是暂时放弃劝说蒋介石。

同一时间,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也得知胡宗南二人的计划,他们很担心胡宗南真的撤入缅甸,故开始想办法阻止胡宗南。

同年11月,周总理宴请国民党的谈判代表,并特地请来胡宗南过去的副官熊向晖作陪。

席上,张治中诧异于熊向晖的“起义”,周总理笑眯眯接过话题,不动声色表示:“熊向晖并非起义,他是归队啊!”

话落,即向张治中等人详细介绍熊向晖的潜伏经历。张治中暗自记在心里,回到居所,就给蒋介石去信一封,说了熊向晖的事情。周总理的用意其实很简单,他就是要借张治中之口,告诉蒋介石,胡宗南大败的原因正是熊向晖,可胡宗南却对蒋介石隐瞒了此事。

再加上,蒋介石收到张治中信件的时间,刚好为解放军火速占领贵阳,切断国民党四川主力逃向广西那段时间,由此致使蒋介石一面对胡宗南心生怀疑,一面又不得不叫来胡宗南商议后续问题。

胡宗南不知周总理的算计,仍认为撤到缅甸为最佳选择,再度劝说蒋介石采纳他的建议。

但已对胡宗南心有疑虑的蒋介石根本不可能答应胡宗南,只强令胡宗南死守四川。

一直到蒋介石被迫退守台湾,胡宗南大军完全被困四川,蒋介石才恍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那个时候,一切早就为时过晚。

03,艰难逃脱:一直到1949年前夕,郭汝瑰仍在蒋介石身边担任要职,他又是如何逃脱的

除了周总理这招“攻心计”外,还有一个人,曾在蒋介石的疑心下,安全艰难地逃脱出去,这个人便是郭汝瑰。

三大战役接连失利,国民党损失惨重后,郭汝瑰知道,已对他愈加不信任的蒋介石或许要迁怒于他了。

他赶忙趁着何应钦离职的机会,向上递交辞职报告,希望能提早远离血雨腥风。

可顾祝同却劝郭汝瑰放弃请辞的念头,说是:“你就是一个承办业务的人,任何重大决策都和你没关系,你哪能引咎辞职啊!”

郭汝瑰感念于顾祝同的善心,仍然下定决心要奔向解放区。

他拜托任廉儒把他的心思转告党组织,得到回复:党组织认可郭汝瑰的愿望,经一番分析,觉得郭汝瑰此时到解放区没有太大作用,不如去往西南,争取在必要时刻,利用“起义”的方式瓦解敌军。

郭汝瑰认为党组织言之有理,暂时放弃回归解放区的念头,重新找到顾祝同,提出想请他帮忙让自己出任军长的请求。

顾祝同劝不动郭汝瑰,只能竭力帮助郭汝瑰拿下军长的位置。

数日后,郭汝瑰先是听闻蒋介石未批准此番调令,接着肖毅肃告诉他:顾祝同的签署,正是出自蒋介石的授意。

郭汝瑰不禁心下无语,想不明白,蒋介石分明怀疑于他,想让他彻底离开机要位置,又为何不肯签署批准令?难道蒋介石连他当军长,亦不放心?

怀着这种忐忑的心情,郭汝瑰推辞了胡琏关于请他出任18军军长的邀约。

未想第二天,胡琏却带来蒋介石批准郭汝瑰为18军军长的任命书,让猜不透蒋介石心思的郭汝瑰更加烦闷。

正当郭汝瑰以为蒋介石想把他挟持到台湾时,蒋介石又一次更改调令,改任郭汝瑰为72军的军长。

郭汝瑰大喜过望,马上把这个消息告知任廉儒。

同年2月,将一切安排妥当的郭汝瑰登上飞往重庆的飞机,开始周旋与伪装之路。他一边假装要走“第三路线”,一边努力搅浑国民党军队内部的水,寻找能够策反之人。

期间,郭汝瑰也曾被蒋介石监视,遭到蒋介石的当面质疑。

可幸运的是,解放军猛烈的攻势,让蒋介石陷入惊慌失措,再顾不上怀疑郭汝瑰。

郭汝瑰抓住时机,顺利在宜宾发动起义,回到中共的怀抱,完成了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

由此可见,蒋介石失败的最大原因之一,即是他的疑心病,使他就算坐拥万千人才,也难以诚心以对,反而自毁长城,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参考资料:

《蒋介石在罗浮的传说》

《揭秘蒋介石的用人标准:即既要是人才又要是奴才》

《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失宠内幕:擦枪走火被怀疑》

《周恩来巧计:一场宴会拖延歼灭胡宗南40万大军,使得蒋家最终败走大陆》

《郭汝瑰回忆如何在蒋介石的怀疑中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