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江西宁都一位老农在一处绝壁之上寻找草药时,意外发现了许多破碎的瓦片、巨型石条,以及一道布满青苔的古砖墙,在如此陡峭、人迹罕至的悬崖之巅,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的人工遗迹呢?回到家里的老农越想越不对,于是就把此事告诉了县文物部门。

很快,一支调查队来到老农所在的村庄——宁都县南岭村,这个村以客家人为主,几百年前,他们的先祖为了逃避战乱而迁居到这里。发现古遗迹的那座绝壁,位于南岭村2.5公里外的群山之中。这是一片典型的丹霞地貌,沟壑纵横,峭壁嶙峋。经过艰难的跋涉,调查队终于抵达了目标山峰下。经考证,这座山峰的海拔为426.8米,呈南北走向,四面皆是将近90°的绝壁,唯一可以登上峰顶的路,位于山体中间——那是一道巨大的裂缝,从峰顶向下延伸,就像被人用斧头劈开一般。

沿着裂缝口向上攀爬了十几分钟后,光线渐渐消失,队员们只能借助事先备好的灯光小心翼翼地前行。转过几个极为狭窄的弯道后,就没有路了,想要继续往上走,只有沿着崖壁往上攀。好在,崖壁上留有一条古人开凿的小型阶梯,阶梯表面,还有用于抓手的马蹄形石槽,极大地降低了攀登的难度。然而,攀登了20多分钟后,凹槽和阶梯就渐渐减少了,石壁也越来越陡,队员的身体已完全悬挂在峭壁上,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一个多小时后,调查队终于平安抵达峰顶。出乎意料的是,与陡峭狭窄的山体相比,山顶的空间居然不小,平坦开阔,树木繁茂。走了大约半分钟,就看到了采药人提到的碎瓦,往前继续走几十米,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映入眼帘,竹林里散落着大量的青砖和条石,甚至还有田地和池塘的遗迹。很显然,有人在此生活过。那么,他会是谁,这些建筑又作何用途呢?

就在大伙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位队员在几块石砖上发现了一些石刻痕迹,仔细辨认,上面写的是“石此君堂魏”等字样,如此看来,这处遗迹似乎和一位魏姓人士有关。根据这一线索,调查队在当地的文史资料中找到了这样一段记载:明末清初,魏禧、李腾蛟和彭士望等9位文人,在当地一处名为翠微峰的山顶建造学堂,名为“易堂”,他们在那里传道受业、研究学问,人称“易堂九子”,各地学子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短短几年,易堂的学生人数就多达100多人。

结合地理位置和青砖上的刻字,基本可以确认,发现遗迹的那座山峰,应该就是文献中所记载的翠微峰,上面的残垣断壁,就是易堂遗址。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建造学堂的建筑材料,是从哪里来的呢?

那些巨型条石的来历倒还好解释,因为它们的材质和山体的岩层一致,调查队也在山顶发现了开采石料的遗址,由此可以推测,它们应该是就地取材。但是,山上并不具备烧制砖瓦所需的黏土,因此不太可能就地取材烧制,而应该从别处运来。问题是,怎么运?就在此时,有队员在山崖南侧的陡坡上,发现了一些方形石槽,据记载,古代有一种叫做“天车”的工具,其功能有点像如今的塔吊,可以垂直运送货物,这些石槽,或许就是用来搭建天车的凹槽,然后通过天车,把修建易堂的砖瓦搬运到峰顶。当然,由于缺乏直接证据,这一猜测未成定论。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易堂九子是如何解决生活所需的?据记载,他们在山顶上生活的时间长达60多年,这是如何做到的?通过仔细搜寻,队员们在山上找到了近10口水井,有的修筑在树林里,有的开凿在石壁上,奇特的是,这些井竟然都往外冒着水。地质人员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当地雨量充沛,再加上岩层裂隙很多,形成了贮水空间,使得这些水井常年有水,不会涸。如此一来,有了稳定的水源,再加上山上的耕种以及山下时不时的补给,易堂九子想在山上常年隐居,也并非不可能。

至于他们跑到如此陡峭的孤峰上隐居、设学堂的原因,史料里也给出了答案:明朝灭亡后,魏禧等人不愿臣服于清廷,为了避开朝廷追捕,他们躲到了翠微峰,翠微峰四面绝壁千仞,唯一的上山之路只有那条狭长陡峭的裂缝,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外,山谷周围地形复杂,一些关键位置,还设置了寨门。因此,易堂九子才能放心大胆地在此问道讲学,安度余生。#公益救援在行动##生活#

1978年,江西宁都一位老农在一处绝壁之上寻找草药时,意外发现了许多破碎的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