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人讲究的是死后入土为安。而在中国四川省宜宾市某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之上,存放着许许多多的棺材,有的棺材放置在崖洞中,有的棺材挂在峭壁之上。诡异的是这些棺材位置距离地面高达数十米,更有甚者至超过200米。这就是号称世界之最、巴蜀一绝的 “僰(bo)人悬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不禁会问,当时的古人是怎么把重达几百斤的棺材搬到悬崖峭壁上。

峭壁悬棺之谜,悬崖悬棺古人怎么放上去的

悬棺介绍

悬棺是古代人一种独具特色丧葬形式,也称崖墓葬。是我国最古老,历史最为悠久的奇特葬法。它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当地的民俗所致。至于为什么要用悬棺,后人说法众多,并不统一。主要有这么几个,归祖说认为悬棺是归祖的象征,至孝说认为悬棺是后人尽孝的表现,保护说认为是当时人们为避免坏人和野兽侵害采取的一种措施,游猎说认为僰人是一个“生以岩为居址,死当以岩为葬所”的游猎群体,显贵说认为“悬葬岩崖,子孙高贵”。

崖墓葬的历史非常悠久,但翻遍史书文献也找不到记载它的痕迹。因为无从参考,很多地区的悬棺如何放置上去迄今为止仍作为一个千古谜团而存在。

在悬崖峭壁上安置棺木,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选择一处崖洞或者崖缝,置棺于内,其次是在悬崖壁上凿孔安木桩,将棺木架其上,最后一种则是在悬崖壁上凿洞如同壁龛,放置棺木,不论哪种方式,难度系数都不低。

尤其是古人在没有设备支持下,如何将数百斤棺木安置在险峻的悬崖峭壁上,让人匪夷所思,往下是深不见底的湍流,往上是高达百米的山顶,根本无从攀登。

峭壁悬棺之谜,悬崖悬棺古人怎么放上去的

登洞上悬棺

为了探索悬棺的奥秘,一个科考队伍到达悬棺崖壁底下。他们利用竹子进行脚手架的搭建,很顺利地进入到一些靠近地面不高的崖洞中。但是处在更高的崖洞就没有办法。

于是他们找了专业登山队员,即使有着现在化装备,想去那个崖洞也是相当的不容易。由于峭壁是一连片,从侧边下手也没有基本的落脚点,到达洞穴之间的距离也是一大难题。这着实让登山队员犯了愁。最好后好不容易才等了上去。

在崖洞中,他们发现了棺材里面死者的尸骨以及陪葬品。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其中麻织品最多,有少量的丝织品。

峭壁悬棺之谜,悬崖悬棺古人怎么放上去的

悬棺假说

为了破解悬棺的秘密,各地也发新招,其中在江西龙虎山旅行当局就提出100万悬赏金,可是至今无人能解。

悬棺到底是怎么放置崖壁上的?在那科学技术落后的时代,古人是利用什么方法,把几百斤重的棺木置于崖壁上。针对这个问题,不少人都给出了解释,比较有代表的是以下几种

第一种:升置说。由一部分人在山顶握住绳索一端,另一端甩下悬崖,先将工人拉至预先选好的地点凿好孔,然后将殓好的棺材拉至孔上方,再由工人在棺孔上钉上棺桩,随后将其缓缓搁置在棺桩上。这种说法依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于特别高的岩崖而言,很难制作那么长、那么牢固的绳索;二是如果岩面上部凸出较严重,下半凹进去很多,那么在山顶往上拉棺材会悬在半空中,距凹陷处很远,且不安全,而棺材在半空中重量较大,人站在地面用竹竿等工具平推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第二种:水位说。悬棺一般都临水而葬,于是有人说过去水位很高,如今的悬棺处,当时离水面较近,是利用水运放上去的。坚持这种观点的人拿出一份证据,清朝的许瓒曾在《东还纪程》中记载,湖南常德沅江流域有一“倒水岩,石皆壁立水滨,逶迤高广”,壁上凿有10个洞穴,下临绝壑,其中有个洞穴内藏有5具棺材。具当地人说,棺木是趁沅江涨水时由“健鬼引絙而上”。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的悬棺葬遗存,多以出山临水为选址共性,距今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最晚的也在400年以上)。在这千百年中,河道、地 貌都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如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江西贵溪县仙岩的信江支流上清河等,在两三千年内都经历了河水对河床的冲刷侵蚀。在长期自然力的作用下,河 流水位降低是完全可能的事,因而当初放置棺木的高度也就不会像现在所看到的这样高峻。这是有可能的。

第三种:地质变化说

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六百年,期间发生的地貌地势变化足以让沧海变作桑田。

或许两千多年前龙虎山湖旁的悬崖并没有那么高,是那时的人类能够轻易到达的高度。

而后随着地壳的不断挤压变化,悬崖峭壁的岩石越来越高,使得洞穴位置也不断向上增高,最终形成如此高度

悬棺是如何被古人放置在悬崖峭壁上的,是个令人非常费解的谜团。人们各抒己见却无法自圆其说,至今也没个定论,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