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鸡属雉科,草食性鸟类,原产于中国天山之巅,是中国特有的珍禽品种,但数量极少,现已人工繁育、驯化成功。

天山雪鸡以食草为主,体型较小,体质健实,体长60厘米左右,体重1.5千克左右,反应敏锐快捷,羽毛雪白紧凑,肉质乌黑鲜美,香甜细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经人工驯养的天山雪鸡已失去原有的飞翔能力,耐寒耐热,抗病能力强,全国各地不同季节都可饲养。

动物介绍

天山雪鸡属雉科、草食性禽类,原产中国天山之巅,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品种,但数量极少。

品种特征

天山雪鸡体型较小,体质健实,体长60厘米左右,外貌清秀,嘴紫色,基部以及掩盖鼻孔之蜡质为橙红色,跗(足庶)与趾骨暗橙红色,全身羽毛雪白紧凑,尾羽发达上翘。天山雪鸡举动灵活,精神敏锐,活动轻盈快捷。

成年雄鸡体重为1.5公斤左右,5月龄开啼;母鸡体重为1.2公斤,6月龄开产,年产蛋120-150枚。蛋重40-50克,蛋壳呈浅黄白色带红,有细小的红褐色斑点。

关于天山雪鸡的知识点,天山雪鸡是什么动物

天山雪鸡

经济价值

天山雪鸡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其肉乌黑鲜美,香甜细嫩,具有野鸡特有的风味。据测定,天山雪鸡肉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同等饲养条件下其它鸡种的含量,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珍品,为宴席的美昧佳肴。天山雪鸡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滋补壮阳、镇痉、解毒的功能,主治久病虚弱、癫痫、狂犬咬伤等症。常食天山雪鸡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天山雪鸡的营养滋补和食疗作用颇受人们的重视,因此养殖天山雪鸡前景灿烂。

人工饲养

人工饲养天山雪鸡具有很多优点:

适应性强。

天山雪鸡的远祖生活在3000-6000米的高原雪山、草甸和灌木丛中,经人工培育驯化后,能在低海拔地区饲养繁衍。从炎热的南方到严寒冰雪的地方,全国各地各个季节都可以饲养。食草为主。天山雪鸡具有较强的采草能力和发达的胃,能大量刮用牧草,草叶等粗饲料,天山雪鸡喜食多种植物的花、根、茎、籽实、草叶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将饲草和粗饲料配合饲喂,一般草类饲料占其日粮的60%-80%。

成活率高。在饲养时只要做好雏鸡免疫程序和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一般天山雪鸡极少生病,雪鸡种蛋受精率为90-95%,孵化率不低于90%,育雏成活率在80%以上,孵化期24天。宜养高效。经人工培育驯养的天山雪鸡已失去原有的翅强善飞能力,不需要围网防飞逃逸。既可散养也可圈养,它有较强的合群性,可规模化饲养。养1只商品雪鸡成本不超过8元,而目前市场售价每只80~100元。一个劳力可饲养管理2000只,1年可养3批,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综上所述,饲养天山雪鸡投资少,成本低,收益高,是一个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养禽业的新品种。

繁育技术

1种雪鸡选择

通常120-150日龄以上的雪鸡称为年雪鸡,专门用来繁育的雪鸡叫种雪鸡,种雪鸡选择健康成年公母雪鸡,主要是形态和生产性能标准的规模化养殖的要求,筛选出生产性能达到高产·稳产·整齐,性欲旺盛的品种。

进行挑选,种公鸡要求形态方面:体形大,胸宽,腿上有距,羽毛丰满,羽色鲜艳,头顶羽毛有白灰色的,标准体重有2.7kg以上,性欲旺盛的个体。

种母雪鸡要求体形大,胸宽深,颈和腿粗壮,养具有繁殖体况。总之,种用雪鸡要求个大,发育韵称,健康早熟。母鸡的产蛋量第二年最多,第三年次之,第四年少,第五年更少。所以,目前的产蛋母鸡大多数只利用3-4年,在产完五年蛋到脱毛以前就淘汰。

种鸡一般利用四年,不同年龄的雪鸡要严格分开饲养管理。公鸡在配种前应进行一次鉴定,按每一只公鸡选留1-2只母鸡,公母比例1:1~2只为宜。

2种雪鸡饲料及配制

种雪鸡的营养需要要求喂配合饮饲料。日粮中要有一定植物性饲料,以满足交配,产卵的需要。一般种雪鸡每天喂饲料90—120g左右,另外,饲料中还适当增加青绿植物以保证饲料的营养要求。

非繁殖期的饲料:种鸡的非繁殖期饲料有2种配方

46.6%,苜蓿粉15%,野草粉20%,鱼粉10%,矿物质添加剂8%,维生素添加剂5克/100千克,食盐0.5%。

米粉61%,麦皮14%,苜蓿粉12%,鱼粉8%,贝壳粉3%,骨粉1.5%,食盐0.5%,另加20—30%野生植物。

繁殖期饲料:

丰富营养,在产蛋期应喂繁殖期饲料,其饲料配方如下:

玉米40%,小麦粉20%,野草粉6.5%,苜蓿粉15%,鱼粉10%,贝壳粉3%,骨粉2%,矿物质添加剂3%,维生素添加剂每100千克饲料加5克,食盐0.5%。

3种雪鸡育种的技术

整群

就是按照育种工作的要求来整理鸡群。在育种点中,一般是按品种、品系、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群,对纯系,还应按育种值的高低进一步分成核心群,基础和淘汰群。核心群是育种点中育种价值最高鸡群,它们健康无病,具备较多的优点。核心群一般闭锁繁育。核心群所产的雏鸡,主要供基础群使用。基础群是脂经鉴定合格的种鸡所组成的鸡群,用以生产商品雪鸡。一般繁殖场的分群方法与育种点相类似,但标准较底。

编号

凡是种雪鸡都必须编号,以便进行种雪鸡鉴定、选种、选配、后裔测验等工作。种雪鸡的编号有翅号,脚号和肩号三种。翅号用于雏雪鸡、绒羽干后带在雪鸡体右翼前腕骨边缘的皮肤上。脚号用于成年种雪鸡,带在左胫骨上。肩号也用于成年种雪鸡,带左右肩上。

育种记录

记录是育种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主要的记录表有:

产蛋记录表

有群体记录和个体记录两种。群体是逐日登记产蛋个数,到产蛋期结束时统计入舍鸡产蛋量和鸡日产蛋量即可。个体产蛋则必须使用自闭产蛋箱逐日记录。

谱系孵化记录表

将种蛋编号,入孵到期18天或者说20天移盘时,按谱系(父系或母系)分开装入出雏笼或出雏袋中,在出雏机内直至出雏。将出壳的雏雪鸡称重、编号、详细记入谱系孵化上。使每只雏雪鸡都知道父母,半同胞和全同胞等情况,便于进行品系育种。

编号表

内容有品种、品系或家系代号,翅号和脚号或肩号。

雏雪鸡生长发育和成鸡体重登记表

包括出壳,8周龄和22周龄的体重。

父系家系和母系家系登记表

在建立家系之后,就要使用家系登记表,可在父系项下分母系登记。

死亡登记表

按雪鸡舍分,逐日记载死亡雪鸡数,最后统计死亡率与成活率。

4雪鸡的繁殖特点

雪鸡从孵化出雏鸡到性成熟,并开始生殖,一般需要8—10个月。雄性比雌性要早熟1个月左右。雪鸡是单配鸟类,在自然条件下1雄可配1雌,在人工养殖场1雄可1—2雌,雌雄之间互相自然配成对。产蛋两月前,成对的雪鸡要隔离饲喂,所占面积不少于4m2。此期饲喂离营养的配合饲料,满足务种营养成价的需要,并且一定要保持安静的环境。

一般4月中旬约有60%的成年公母雪鸡接受交配,4月底开始产蛋。5—6月交配次数较为频繁,同时产蛋量达到高峰。7月底交配逐渐减少,产蛋量也随之下降,8月产蛋基本结束。产蛋时间多集中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母雪鸡产蛋多数产在人工设置的产蛋箱或草窝内,产蛋无规律性,一般产一天休一天,个别产一天休一—二天,初产母鸡隔二天产一个蛋的较多。一般母鸡年产蛋30—50枚。在良好的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下,一只母雪鸡能产70—80枚蛋。一般蛋重74—84g也有达92.5g的蛋的,蛋的受精率较高,可达80—85%左右。

5雪鸡卵人工孵化技术

雪鸡是卵生动物,雪鸡的胚胎发育主要依靠种蛋内部的营养物质和合适的外界条件。人工孵化就是为胚胎发育创造合适的外界条件,获得大量品质优良的雏雪鸡。

种蛋孵化前的准备工作

选择种蛋用于孵化的蛋,称为种蛋。种蛋的品质不仅决定孵化成绩好坏,而且决定雏雪鸡的健康及以后生产性能的优劣,是影响孵化成效的内在因素,因此,种蛋入孵前应进行严格选择。

种蛋来源种蛋必须来自高产、健康无病,饲养管理正确、配偶比例适当的种鸡群,才能保证有效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种蛋要求新鲜用于孵化种蛋应当愈新鲜愈好。随着保存时间延长,种蛋孵化年逐渐降低。种蛋来能用于水洗,经水洗过蛋表面胶质脱落,微生物容易侵入内部,造成变质,蛋内水分也易蒸发。

种蛋大小种蛋大小要适中,过大或过小的蛋都不能用,蛋形要正常,要求74—84g,形状规格68×48mm。

内部品质要好种蛋内部品质可用灯光照检,凡粘壳、散黄、蛋黄流动性大,蛋内有气泡,气室偏,气室流动,气室在中间或在小头的蛋,均不宜用于孵化。

种蛋保存所有种蛋都要登记标号,保存种蛋的适宜温度是10—16ºC,相对湿度75%左右,种蛋贮存一般不要超1周,大头朝上,最佳入孵时间是3天,能提高种蛋出雏率。在潮湿地区保存种蛋,通风要好,相对温度要稍高些。

一般雪鸡贮蛋室要求是保温性能好,湿度变化不大,室内天特殊气味,并设有防鼠、防蚊、防蝇的设施。种蛋保存在1周以内不用翻蛋,超过1周则每天要翻蛋一、二次,每次翻蛋角度不小于45ºC,以防止蛋黄粘壳。

种蛋消毒当蛋生在垫料功地面时,壳上即有可能粘上细菌,即使是刚产下的新鲜蛋,通过泄殖腔时也会带菌,这些细菌在蛋壳上很容易繁殖,若不进行消毒,细菌就会在孵化过程中侵入蛋内,影响出雏率。当雏鸡出壳后再污染到雏雪鸡群,雏雪鸡容易患病。霉菌和白痢杆菌等对孵化效果和幼雏危害很大,因此,种蛋的消毒非常重要,种蛋入孵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

消毒种蛋的方法很多,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新洁尔灭喷雾消毒法新洁尔灭为淡黄色胶状液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有较强的去污和水泄不通作用。使用时以5%新洁尔灭溶液,加水50倍稀释配成0.1%浓度溶液,用喷雾器喷洒于种蛋表面,晾干。

高锰酸钾消毒法将种蛋存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分钟,取出后沥干即可入孵。

氯消毒法将种蛋浸在含有1.5%活性氯的漂白粉溶液中3分钟,取出沥干。

种蛋孵化技术

雪鸡种蛋的孵化条件与普通家鸡基本相同,因此,各种孵鸡方法和孵蛋设备均可用于孵雪鸡。孵妁方法很多,孵化设备出因方法而异,养殖均可根据自己的孵化规模,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孵化方法,并购置相应的孵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