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是非常活跃的,当时的知识分子可谓是“胸怀天下”。在秦昭襄王灭周之前,天下在名义上还是属于周天子的,因此各国国民之间的“国家意识”并不是很强烈。对于知识分子而言,其在乱世的主要追求,是找到一个能够赏识自己的君主,从而获得施展抱负的平台,最终通过实行自己的主张来使得天下太平。当时的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其本身可以说是超脱于实体的诸侯国之上的,这一点很容易证明,春秋时期的齐国,战国时期的秦国,均通过提供优惠的方式招揽了其他诸侯国不少的人才。此为当时的历史背景。商鞅姓卫还是公孙

具体到商鞅,实际上商鞅本人作为魏国人(其母国为卫国,但卫国为魏国的附属国,因此直接将其算作是魏国人)效力的。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过明确的记载: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商君书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的庶子,此人年少之时便喜好研习刑名之学,并且成为了魏国宰相公叔痤的中庶子。公叔痤病入膏肓,弥留之际,向魏惠王推荐了公孙鞅,告知魏王,以公孙鞅的能力,可以在他死之后承担相国之重位。但公孙鞅毕竟是无名之辈,魏王对其并不认可,于是公叔痤建议,如果不用公孙鞅,那就杀了他。魏王终究是没有听从公叔痤的任何一句话,因为在他眼中,公孙鞅这个无名之辈,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本事。商鞅姓卫还是公孙

魏王虽然没有杀公孙鞅,但也并没有重用他这样一来,商鞅本身便成为了一个闲人。但天无绝人之路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秦国的秦孝公恰逢此时招揽贤能,希图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商鞅于是说通了秦君心腹景监,使之引荐。最终,通过三次交谈,秦孝公完全了解了商鞅的能力和理论,于是乎任用商鞅,,进行改革,使得秦国成为强国。商鞅姓卫还是公孙

可以说,商鞅期初并不是不愿意为魏国效命,而是因为魏王根本看不起他。当时的魏国作为东方的大国,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当世名士汇集大梁,魏王自然是看不上一个初出茅庐,名不见经传之辈公孙鞅。加之战国时期的士人,是以“安天下”为目标,不在乎效忠何国君主,所以商鞅自然便离开了魏国。

至于公孙鞅为何又被称为商鞅,这是因为秦国将他分封在了商邑,其以封地称姓,故名商鞅。

百家争鸣诸国尽变是人材总有用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