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高校教师,又不是中文专业的,读错个别生僻字,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虽然稍显尴尬,纠正后下不为例就好。

“耄耋”二字,典型的生僻字,读不出正确的音无可厚非。由于中国字构字法最大宗的是形声字,那么“耄耋”的形旁为“老”,表意,年老的意思,而“毛”“至”分别就是声旁,表音,读成“maozhi”其实就是遵循形声字规律的读音。当然,学过的人知道“耋”其实读“die”,“耄耋”音同“冒跌”。

再举个例子来看形声字容易犯的迷糊。有个经典的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三点水加一个“来去”的“来”读“Iai”,那么,三点水加一个“来去”的“去”读什么?不少人就会犯迷糊,猜到肯定不读“qu”,但应该读什么却一时反应不过来。

当人们熟悉了“鸸鹋”读“ermiao”,“玳瑁”读“daimao”,“蹀躞”读“dianxie”,“蚱蜢”读“zameng”,误将“耄耋”读“maozhi”,实在不值得拿出来说事。

可是,复旦大学的思政教师陈果因为将“耄耋”误读成“maozhi”却成为公共事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调侃的谈资。复旦老师陈果把“耄耋”念成“毛至”,该理解吗?(吹毛求疵上一句)为什么会这样?根源不在读错音。读错音只是一个由头,社会舆论借由这个由头表达某种蓄积的社会情绪。

陈果走红是因为她在课堂上发表的那些耸人听闻的“毒鸡汤”,例如:“学会与黑暗和解,当你与黑暗和解的时候,黑暗已经不那么黑了”。这句话根本就是伦理的堕落,十足的混蛋话。常识和道德给予人的力量,应该是在面对黑暗时寻找微光,期盼黎明。“与黑暗和解”,说白了就是同流合污,遭遇强奸闭上眼睛享受。这与中华民族代代传诵的洁身自好,自强不息精神背道而驰,是一种典型的奴才主张,一种堂而皇之的堕落宣言。复旦老师陈果把“耄耋”念成“毛至”,该理解吗?(吹毛求疵上一句)

当然,社会舆论有对陈果的课堂毒鸡汤感到愤慨和抵制的,也同样有感到喜欢和支持的。有人把她当成堕落天使,也有人把她视为校园女神。作为一名思政教师,饱受争议。

特别是,当同为思政教师的陈果得到各种荣耀和权力加持,俨然成为继于丹之后新一代正能量代言人,清华大学的思政教师吕嘉却因被学生举报黯然被逐。有趣的对比,蛊惑学生“与黑暗和解”的复旦大学思政教师陈果成为炙手可热的时代红人;鼓励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清华大学思政教师吕嘉却成为被举报、驱逐的时代弃儿。即使不加价值判断,也不难看出其间的荒谬。

正是在这种荒谬的背景之下,因为陈果课堂上误将“耄耋”读成“maozhi”,社会舆论蓄积的对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现象愤慨的情绪便透过这么一个豁口澎湃而出,借题发挥。

概言之,尘归尘,土归土,一码事了一码事。正所谓:

误读耄耋不是事,

群情聒噪有别解。

坑瀣黑暗实无耻,

借题发挥泄非议。

不管学问多大,学识多高,中国的文字都认识,也不可能,所以不管是谁,读错一两个字实属正常,不必吹毛求疵,也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兴师问罪,把人贬的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