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店遗址位于济南钢城区辛庄镇乔店村南约300米处,乔店河呈东北—西南向从遗址北边流过,遗址南边为低山丘陵,东北1公里处为乔店水库。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现地表种有小麦、果树等农作物。为配合济莱高铁建设工程,2017年底对沿线进行考古勘探,乔店遗址即为勘探中新发现的遗址。勘探初步确定乔店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济莱高铁线路从遗址南侧穿过。经报批,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人员对乔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乔店遗址是一处小型岳石文化聚落址,清理灰坑30余个,房址4座以及与房址有关的基槽和柱洞等。此外,另有东周时期文化层和宋代墓葬3座。

山东济南钢城区乔店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乔店遗址地理位置示意

  环境背景

  乔店遗址地处鲁中低山丘陵牟汶河上游区域,山间河流冲积形成小范围盆地。遗址位于丘陵脚下,北侧为辛庄河(牟汶河二级支流),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遗址范围内地势呈梯田状,南侧为丘陵,北侧为河床,受河流冲刷及山体销蚀影响,遗址堆积以下主要为红黏土和自然砂层,遗址堆积以上为厚约2米的砂层,黄土孕育并不发达。遗址受到自然影响尤其是雨水冲刷影响较为严重,文化层堆积上清晰可见冲刷痕迹,因此文化层堆积较薄,遗迹现象较为简单,主要以垫土为主。

山东济南钢城区乔店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遗址周边环境

山东济南钢城区乔店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冲刷痕迹

  发掘情况

  根据勘探情况并结合线路走向,探方为顺应线路走向分布,方向为15°。由于发掘区域中部为一断崖陡坡和灌溉沟渠,决定将发掘区分为南北两区,南区地势高出北区约1.5米,两区地层分布差异较大。

  南区地层分布状况为:①层为现代表土层。②层为冲积淤砂层,应为自然形成,可见瓷片、砖块等,时代不清。③层为冲积淤砂层,应为自然形成,出土遗物仅见东周时期陶片,时代应属东周时期。④、⑤层为岳石文化层,多数遗迹现象在⑤层层表发现。⑤层以下即为自然砂层,应属于自然形成。

  北区地层分布状况为:①层为现代表土层。②层为宋元时期文化层,出土少量宋元时期瓷片,遗迹现象仅见3座墓葬。③层为东周时期文化层,出土较多战国陶片,遗迹现象主要为灰坑和水井。④层为岳石文化层,被破坏较严重,发现有岳石文化灰坑和房址。④层以下为次生红黏土。

山东济南钢城区乔店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发掘区全景

  主要收获

  本次发掘除宋代墓葬和东周时期遗迹外,最重要的收获在于发现了一处岳石文化小型聚落。因受后期破坏影响,岳石文化堆积保存较差,遗迹现象也较为简单,主要为多层垫土和少量灰坑、房址、柱洞等。垫土以上为人类活动遗迹,垫土以下多为大片洼坑,坑内有较多红烧土和陶片,应是洼坑废弃后的回填堆积。

  垫土之上的人类活动遗迹主要为灰坑、房址、以及与房址有关的基槽、柱洞。房址为方形地面式建筑,仅存浅槽,槽内未发现柱洞,其中F1面积较大,为双间长方形建筑,东西长约8米,南北长约4米。灰坑多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可分两类,一类为坑内堆积较纯净、填土多为淤砂,性质不详,可能为取土坑一类遗迹,另一类为坑内填埋大量陶片、烧土和灰烬,应为垃圾坑或窖穴一类遗迹。此外还有大量柱洞和少量基槽,因仅残存底部,未能串联为完整遗迹。

  出土遗物主要以陶器残片和石器工具为主。陶器以夹砂褐陶和泥质灰陶为主,前者居多。夹砂陶均为素面,陶色以黄褐陶、灰黑陶居多;泥质陶以灰陶为主。可辨识器形有陶甗、陶罐、陶盆、陶鬲、器盖等。石器工具有双孔石刀、石镢、石镞等,另外还发现了数件石器坯料,均经过简单加工,初具雏形。

山东济南钢城区乔店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房址

山东济南钢城区乔店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灰坑

山东济南钢城区乔店遗址考古发掘成果

出土遗物

  发掘意义

  乔店遗址的发掘确认此处为小型岳石文化聚落,是以莱芜为中心的鲁中山区所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岳石文化遗址之一。遗址地处低山丘陵腹地,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对其聚落性质的判定也十分重要。目前看来,乔店遗址堆积较薄、遗迹简单,人类活动并不明显,可能是一处临时性或季节性营地。乔店遗址的发现为探究岳石文化分布、面貌和交流提供了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