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历史剧的观众想必经常会在剧中看到各种各样的战争场面。
其中最为惨烈的可能就是攻城战,进攻方的士兵冒着箭雨抬着云梯往前冲,前排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后面的士兵再上前补位。
直到最前面的士兵抬着云梯冲到城墙之下,将云梯架在城墙上,紧跟着来不及喘一口气就爬上云梯。
而防守方的士兵则是不停地往下面射弓箭、扔滚木、砸石头,甚至倒下柴油点燃云梯。
进攻方的士兵在这样不断地攻击下死伤惨重,即使是有人能顶着压力冲到城楼上也可能很快就被敌人乱刀砍死……
每次看到这里想必不少人都会心生怜悯觉得这些士兵死得太壮烈了。
可同时也会有很多人产生疑问:为什么死伤这么惨重这些士兵还要义无反顾地往前冲?他们难道真的不怕死吗?
(攻城战的影视剧照)
让我们来看看古代战争中最前排的士兵为何会如此地勇武吧!
一、前排士兵的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同样的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不强全看最前排的士兵在战斗时冲得猛不猛。
古代通讯技术落后,不像现代战争中许多士兵都佩戴无线电通话设备,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一旦战场上发生了新的变化都可以及时接收到消息,从而临场做出新的应对。
那时候虽然有传令兵,但传令兵的消息不可能传递到每一个士兵的耳朵中,尤其是在数十万人的大战中,人数太多战线太长就会容易发生混乱。
这时候最前排的士兵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前进时后面的人就会跟着前进,他们往前冲后面的士兵也会加紧脚步冲锋。
(古代战争冲锋图)
一旦前方出现败退或者混乱,那整支军队都可以一瞬间“树倒猢狲散”。
所以说,前排士兵是否勇武,往往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为了鼓舞军队的士气并震慑敌人,有的时候会特意找一些不怕死的士兵组建“敢死队”放在军队的最前排。
至于最早的“敢死队”,还是越王勾践创建的。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想必已经是耳熟能详。
公元前496年,越国刚刚迎来了新王的登基大典,这个新的越王正是勾践。
当时与越国相邻的吴国已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吴国国君阖闾得知老越王刚刚去世,越国举国上下正在办国丧,便想趁此机会举兵攻打越国。
越国地处蛮夷之地,国穷民弱,论实力与吴国实在是天壤之别,这场战争在其他诸侯国看来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勾践也自知用正常的战术与吴国较量无疑是“以卵击石”,必须采取奇招方能有一线生机。
(吴越战争)
吴越两国的大军在檇李(今浙江嘉兴南)会面,战斗还没打响,这时候越国军队最前排的士兵走上前来,离到吴军方阵不远处突然集体呐喊,然后便用手中的剑割下来自己的脑袋。
原来这些自杀的士兵都是勾践从牢狱中挑选的死囚,他们反正都是被处死,不如此时此刻为了国家牺牲在战场。
越国“敢死队”令人乍舌的表演着实把吴国士兵吓了一跳。
正是吴军愣神的短暂时间,越国将士已经冲杀过来,等吴军缓过神来已经是为时已晚。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於槜李,射伤吴王阖庐。
这场战争越国不仅以弱胜强,还射伤了吴王阖闾致使他后来伤重而亡。
(越王勾践,陈道明饰)
历史上也有不少因为前排士兵撤退造成大败的案例,最著名就要数“淝水之战”了。
两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君王苻坚一统北方,随后好大喜功的苻坚便迫不及待地发动百万大军想要渡过长江攻灭东晋。
秦晋两军本来在淝水两岸对峙,东晋军队却提出一个建议,让秦军先后撤,等晋军过了江在决一死战。
本来秦军号称八十万晋军只有八万优势这么明显不应该答应,苻坚却要等晋军刚上岸就出其不意用骑兵发动攻击,绝对是胜券在握。
这个计划原本是不错的,没想到撤军的命令刚刚下达,军队就乱套了。
秦军首尾不能相顾,后军看到前军后退以为打了败仗瞬间都慌乱了起来。
这一乱整个军队毫无秩序,竟然发生大型踩踏事件,仗还没打完秦军自己已经溃不成军死伤无数。
晋军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立马追击上来,前秦的前排士兵丢了魂一样地开始踩着战友往后跑。
任凭秦军将领怎么阻止前军后撤让他们回击敌人都于事无补。
最终东晋以八万人以少胜多赢下了淝水之战,而前秦也因为此战走向了灭亡。
越军用性命换胜利的死囚,与只顾逃命的前秦士兵形成鲜明对比,足以说明前排士兵的重要性。
二、冲锋陷阵多能人既然前排的士兵起到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能站在前排的人自然不会是随便挑选的。
能够站在前排做冲锋的多是一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他们有着强烈的信念不畏生死,更是勇武无比以一当十,这样才能在冲锋陷阵中打破对方的防守,带领后面军队冲杀过去。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所以除了最前排需要勇武的士兵外,带领他们冲锋陷阵的将领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将领通常都是从士兵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基本上都是战斗中冲在最前面的小卒屡建奇功后才能够胜任。
而且从马前卒拼杀出来的将领都会成为名扬天下的大将。
辛弃疾也曾经带领过五十人骑兵冲进金军大营,在万人军中生擒敌将。
而辛弃疾在词中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武帝刘裕)
能让辛弃疾称赞的这位气吞万里如虎的寄奴,正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
刘裕字寄奴,从小家境贫寒,后来从军到北府军刘牢之麾下做了参军。
刘裕受刘牢之的命令带领数十人去打探敌军消息,不巧遇到了敌军数千人的先头部队。
狭路相逢勇者胜,刘裕完全没有丝毫胆怯,他身先士卒挥舞着大刀迎战。
在随从死伤大半的情况下,刘裕依然不退却,将上前来的敌人一个个砍到在马下。
《宋书》卷1《武帝记》记载:会遇贼至,众数千人,高祖(刘裕)便进与战。所将人多死,而战意方厉,手奋长刀,所杀伤甚众。
还好援军及时赶到打退敌军,刘裕也凭此战在军中声名大噪。
随后,刘裕又奉命去守句章城(今浙江宁波),城墙矮小守军只有数百人,刘裕身穿铠甲手拿武器,每场战斗都冲在最前头将敌军一一击退。
(刘裕北伐)
刘裕因功累升,后来更是掌握军权成为东晋最有权势之人。
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正是指刘裕带兵北伐曾一度收复洛阳、长安,只差一步就恢复汉人江山。
除了刘裕还能从小兵成为大将的能人不在少数,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将常遇春也是如此。
常遇春刚刚投入朱元璋军中的时候,朱元璋还以为他只是没钱吃饭的乞丐。
而常遇春则表示自己不愿打家劫舍,知道朱元璋是明主才来投靠,自己愿意做先锋指到哪打到哪。
很快常遇春表现的机会就到了。
《明史》:及兵薄牛渚矶,元兵陈矶上,舟距岸且三丈余,莫能登。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戈,乘势跃而上,大呼跳荡,元军披靡。
这一段便是衢州之战,常遇春第一个坐着船冲过去登上城墙的英勇事迹,这一战让朱元璋对他刮目相看,立马升他为总管都督。
但最为体现常遇春勇武的一战则是“采石矶战役”。
面对着元朝水军的严密防守,常遇春再次搭乘一小船冒着乱箭挥剑冲锋,他纵身登岸冲入敌阵,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将敌军阵型打乱,也为朱元璋带来了胜利的契机。
此战后,常遇春便成为了名闻天下的大元帅。
除了像常遇春、刘裕这样底层出身的“小卒”之外,还有一个贵族出身却依然能身先士卒的猛人,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还未登基是秦王的时候,曾率军去攻打身在洛阳的王世充。
他率领轻骑兵去挑逗王世充,于是王世充便派手下大将单雄信带大军围剿李世民。
李世民寡不敌众陷入重围,身边兵将都很害怕,他却让士兵先回营自己在后面掩护。
李世民箭无虚发,敌人没有一个不是应弦而倒,还俘虏了王世充的大将燕颀。
后来,在决定天下大势的“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亲自率领三千玄甲军奔赴虎牢关,趁窦建德的夏军立足未稳突然发动攻势。
《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太宗(李世民)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宝、宇文歆等挥幡而入,直突出其阵后,张我旗帜。贼顾见之,大溃。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虏其众五万,生擒建德于阵。
若不是李世民智勇双全,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哪里有唐朝仅用四年就平定天下的奇迹。
果然能冲在最前面不是一般人可以胜任的,而是能给军队带来胜利之人。
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虽说冲锋陷阵的不乏刘裕、常遇春、李世民这样的能人,但大部分士兵还是很普通的,可他们又为何有这样的勇气站在最前面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古代的军功制度了。
“苛政猛于虎”,在古代生产力低下,老百姓遇到天灾一年可能都会颗粒无收,然而繁重的赋税更是把他们逼上绝路,要想不让家人挨饿,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军打仗。
运气好的话自己建立功勋不仅能免除赋税还能得到更多的土地赏赐,即使是运气不好牺牲在战场也能让家人拿到抚恤金不至于饿死。
说到军功制度就绕不开商鞅变法后的秦国。
(商君书)
秦军之所以能被六国称为“虎狼之师”,便是因为秦国的军功爵制度里是按人头记功的。
商鞅颁布二十等爵的军功制,只要士兵临阵能斩下敌军首级一颗便能赐爵一级,而且可以分到良田一倾、住宅一处、仆人一个,想做官也能有五十石的俸禄。
士兵割下敌军首级带回军营得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相反表现不佳还会降职和削爵位。
正因为如此,秦国官兵才能一个个“如狼似虎”一般在战场上奋勇当先。
而且秦国百姓那是争着抢着要参军报名上战场,长平之战秦国动员军民六十万,后来秦灭楚国之战,王翦又带了六十万大军,可以说是全民皆兵。
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地步,根本原因还是前面所讲的赋税。
《商君书》所写道: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则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则农不偷。
(电影《英雄》中的秦军)
意思就是说老百姓穷了就会努力致富,有钱了会偷懒,那就让他们交钱,不想交钱的就出来服役,所有人都得为国出力。
那么在当时的农业社会,想要发家致富就只能通过当兵打仗立军功分到更多的土地,交不起税的就只能出来打仗来免税。
经济与军事一直以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汉朝之所以军力强盛也是因为承袭了秦国的军功制,包括后来军事实力达到极盛的唐朝初年也是一样。
唐初一直采用的是“府兵制”,这些府兵平时农忙之时都在所属地种田自给自足,到了有战事的时候才会被召集起来。
李世民在贞观十九年亲征高句丽招募士兵时,全国报名参战的人络绎不绝。
这些士兵打了胜仗后依然回家继续种田,但是国家会赐予他们爵位以及某种特殊待遇,这是物质上的也有名誉上的。
(古画中的唐军)
如果是功劳过大的也会让他们入朝做官,所以在武力充沛的唐朝不想读书的话,从军也是走上仕途的好出路。
唐朝为了奖励军功完善了十二等级勋官体系,这与商鞅的二十等爵制度是异曲同工。
而且十二等级勋官体系的优点在于不看出身,唐朝杜绝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只有士族才能入仕的条件,无论你是贵族、寒门、平民全都可以凭借军功获得勋官和土地,这都是有正规的流程不是随便说说的。
白袍小将薛仁贵第一次随军出征表现亮眼,便被李世民亲自提拔为将军。
《旧唐书》记载:仁贵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太宗遥望见之,遣驰问先锋白衣者为谁,特引见,赐马两匹、绢四十匹,擢授游击将军……。
薛仁贵第一次打仗便有幸得到李世民的亲自接见赐予如此多的封赏,这可是其他人一辈子都没有的机会。
李世民年轻时也是常常带头冲锋陷阵,也难怪他对骁勇无比的薛仁贵如此厚爱。
看遍唐诗,你会发现唐诗中不少诗人都充满着尚武精神。
像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等等都反映了当时的文人想要上战场建功立业的意愿。
四、赏罚分明的军制治军讲究赏罚分明,赏赐能激励兵将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的信心,但相应的惩罚措施也是不能少的。
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总会有人战前口号喊得响,战时胆怯退缩。
比如前面提到的淝水之战,前秦士兵就是因为贪生怕死拼命逃跑,才造成前后拥挤踩死了不少自己人。
不仅仅是逃跑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就连冲锋的时候也会。
如果站在最前面的士兵冲着冲着突然害怕了,一旦他放慢了脚步,紧随其后的士兵就可能把他撞倒然后踩死。
(玄甲军)
正如前文所讲,能够站在最前排的都是军队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不乏刘裕、常遇春、薛仁贵这样的强人,所以军队不会把他们当炮灰,对他们那更是爱惜有加。
可以说整支军队最为先进和最为坚固的武器装备全是给他们配备的。
李世民在虎牢关大破窦建德十万夏军的三千玄甲军表示当时最精锐的特种部队。
玄甲即黑色的铠甲,从头到脚连带胳膊全副武装,每个玄甲军骑一匹战马,佩戴长弓、长矛、唐刀等武器,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即使在一些历史剧中你也不难看出,站在最前排的步兵,也是身穿铠甲手拿盾牌做防御,同时又有长矛、弓箭配合攻击。
正常情况下两军开战不会一上来就冲杀过去混战,而是排兵布阵形成“堡垒”进行对峙,这时候站在两侧和后方的士兵反而容易被偷袭。
整支军队都把最好的装备、最好的立功机会给了你,你要是再临阵退缩那就说不过去了。
(全副武装的前军)
所以军队中逐渐形成了“监军”制度。
《新唐书》记载:出监宣武军,自置亲兵千人……高崇文讨刘辟,复为监军。
可见监军一职在军中早已出现,监军有绝对的生杀大权,如果发现有士兵临阵逃跑,都可以先斩后奏。
《明史》记载: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凡是逃跑的人,将军可以杀士兵,士兵也可以杀将军,要是整个前军都要跑,后队可以将其全部斩杀。
对于临阵倒戈者还会采取连坐法,不仅连累战友甚至家人都会跟着遭殃。
在这种情况下,前后都是个死,与其背上违反军纪的罪名被自己人杀,那还不如一咬牙冲到最前面赢得为国捐躯的美名,运气好大难不死还会升职加薪甚至全家一辈子不用发愁了。
(电影《赤壁》)
在“威逼利诱”之下,才会有那么多人面对敌军的箭雨、飞石、滚木仍是前赴后继地往前冲。
当然,也会有不少像越国死囚那样戴罪立功的人。
北宋名将狄青当初犯了事,被发配充军,后来也是在军中冲锋陷阵才解除了他身上的罪名。
包括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梁山一百零八好汉本是天上魔星下凡杀孽太重,为了洗清罪行,宋江带领他们南征北战报效国家,梁山好汉一个个身先士卒虽然死伤过半却换得忠义之名,永世皆受百姓香火。
虽说是小说,但也能体现出那个时代下人们对用军功换忠名的一种执念。
【总结】古代战争中最前排的士兵之所以能够勇往直前不惧生死,除了有忠君报国之心外,最重要的就是有重赏与重罚的军队管理制度,以及一些艺高人胆大的能人起到榜样作用。
不过里面也包含着古代基层人民为了生存、为了家庭和后代的一些无奈之举。
强国富民、爱好和平、减少战争,才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编辑:托马斯
古代打仗时,第一排士兵明知前排必死,为何还抢着上?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战争无疑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只有通过战争改朝换代,才会有历史的延续,但是有战争就会有许多士兵牺牲,在许多影视剧中完美都能看见这样的场景,一排排的士兵前赴后继,而冲在最前排的士兵几乎是必死的。
但是为什么他们明知到自己有去无回,还都要抢着往前冲呢?难道他们不怕死吗?在得知原因后才觉得原来那么现实,阶级之间的鸿沟无法逾越。其实并不是前排的士兵不怕死,而是他们必须这样做,在古代,作战时的士气非常重要,如果前排领军的就表现的唯唯诺诺,拿将会影响整个军队的状态。
因此往往会将那些军队中的精锐安置在前排,1644年清军入关时,八旗军中,正黄正白旗的将士往往就是冲在最前面的,因为他们就是所有部队中的精锐,直接归属皇帝管理,因此他们不得不冲在最前边,因为一旦他们有畏缩的表现,立马就会传进皇帝的耳朵。
第二个原因就是,皇帝其实也是非常人性的,即使是为了胜利,他们也会给前排的士兵发最好的武器装备,因此如果是后排武器装备较弱的先冲出去,那也无疑是送死,让前排的士兵先抵挡一阵,才能给后边的士兵一个缓冲的机会。
更何况上战场本来就是生死难料,大家的士气都十分高涨,前排的如果冲着冲着因为畏惧而停下来,很可能反而会被后边赶过来的士兵活活踩死。
不过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阶级,公元前221年,秦朝的《田律》规定,要奖励农耕,抑制商业,但其实农民阶层再各朝的封建社会中,地位也十分低下。其实真正能在封建社会存活的只有世家大族,然而血缘宗法让很多人根本无法改变命运。
因此如果能死在战场上,换来一点军功,能借此改变下一代的阶级的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像八旗军,那批冲在最前边,但真正的八旗军领袖并不会上战场,冲出去的都是底层人士组件的士兵部队。
说到底没有人是不怕死的,要么是为了自己以后更好的活着,要么是为了自己的后代更好的活着。阶级的鸿沟注定了有些人必然要成为牺牲品。
古代打仗,明知前排必死,为何那么多士兵还抢着上?
古代打仗的时候虽然最前排的士兵是最容易死的,但是也是最容易立下战功的,能够击杀的敌人多,也有可能最先攻入敌方的城池中。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想要得到常人得不到的富贵,自然就要冒着常人冒不了的陷。
古代打仗这些士兵想要晋升的话都是需要战功的,想要得到最高的战功自然就要处于最危险的地方。虽然最前线的位置是最有可能牺牲的位置,但人为钱死,鸟为食亡,古代一般去打仗的人,尤其是这些普通的士兵们都是一些无权无势之人,自然就会为了更多的战功而站在最前线。
战场中除了凭借战功站到高位,还有一种就是得到上级的赏识。这说来也简单,只要是金子,就会发光。但是如果你总在后面的地方,上级就很难看到你的突出表现。当你站在最前线,只要你活着出来,只要你将你的能力表现出来了,上级就会看到的,这样你升官就很容易了。
就比如秦国,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六国,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军队战斗能力强大。而秦国的军队战斗能力之所以强就是因为对战场上的奖惩制度非常的严格。也正是这个原因,让秦国的士兵是乐于打仗。在战场他们看到的不是敌军,而是移动的战功呀,所以为了战功秦军士兵是拼命,而在最前排无疑就是最好的一个位置了。
而且假如是攻城战,第一个冲进城的士兵总会得到巨大的奖赏。这就让这些士兵想要第一个冲进城,而军队的最前排的位置就是最容易冲进城,冒最大的险,得到最大的赏赐,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