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的白炽灯泡,自此,各地的发电厂也迅速发展起来。又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普通家用电器才走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里。如今,“电”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然而,在古代没有现在的电器设备,但却有“电”这个汉字。那么,在那个男耕女织的时代,“电”到底有哪些含义呢?

在古代对34电34是怎么理解的呢

“电”字的演变

甲骨文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文字,在甲骨文中“电”的本字是“申”字。“申”是“电”和“神”的本字。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知申是古电字,电则后起之分别文。”

在古代对34电34是怎么理解的呢

中国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人们看字形就能大致知道所表明的意思。“申”的甲骨文像神秘而又令人惊恐的霹雳,朝各个方向开裂伸展的闪电。就像"日""月"等古代象形文字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的最早认知。

在古代对34电34是怎么理解的呢

当“申”的“闪电”含义消失后,金文在“申”的字形基础上,加“雨”另造“电”代替,强调“电”与雨天相伴的天象特征。简体楷书“电”省去正体楷书字形中的“雨”,又恢复到“申”的字形。

《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其中曾明确记载:電——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谷梁传·隐公九年》也有记载: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在古代对34电34是怎么理解的呢

古人对电都有哪些记录呢?

古代人记录电主要分成以下几类:

一、对“电”字形的解释。

二、对雷电天象的描述。

三、对雷电灾害现象的记录。

在古代对34电34是怎么理解的呢

对雷电灾害现象的记载有哪些呢?

在古代,由于缺少避雷设施,被雷电击中时有发生。除了《晋书》和《宋史》,记录南北朝和明朝的史书也出现了和雷电灾害的有关记载。比如,在南北朝时期,雷电形成的大火就焚毁了南昌地区的3000多个房屋。

《晋书》中记载,晋朝的长安城“大风震电,坏屋杀人。”其翻译过来的大意就是:狂风怒吼,电闪雷鸣。刮起的大风导致房屋坍塌,闪电点燃了房屋,导致房屋中居住的人不幸丧命。

《宋史》中记载,海州地区的地方官梁彦超就曾被雷电打伤。

在古代对34电34是怎么理解的呢

在公元1643年,明朝的太庙被雷电袭击。太庙是国家核心权力的象征,太庙被雷电袭击,在“天人感应”观念根深蒂固的古代,君臣确实不敢把这件事想下去。

巧合的是,就在明朝太庙被雷电袭击的第二年——公元1644年,大明帝国在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的联合打击下轰然倒塌,李自成大顺军入主北京,崇祯皇帝自尽,史称甲申之变,百姓多所死伤。

在古代对34电34是怎么理解的呢

雷电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灾害,而古人对“雷电”的敬畏也是可想而知的。一系列神话传说也能体现出古人对雷电的敬畏之心。

我国古代神话里的雷神不止一个,最有名的一个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在《西游记》中,便有雷公电母之职,原来是管理雷电。但是自先秦两汉起,民众就赋予雷电以惩恶扬善的意义。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古代如何从科学角度解释“电”

一些古代哲学家和科学家尝试从科学的角度解释雷电现象。比如,《庄子》一书就曾解释“摩擦起电”的自然现象,汉朝的哲学家王充就曾在《论衡》中解释雷电现象的起源是:夏季阳光的高强度照射产生了雷电。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王充还做了科学实验——将水浇在正在炼铁的火上,整个火苗出现了和天上雷电类似的现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就能看出,虽然古代没有今天意义的电,但古代人通过小小的“电”字对雷电这一自然现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认知。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终于更加深入地知晓了“电”。

在古代对34电34是怎么理解的呢

在甲骨文中就有代表“电”的文字,古人对“电”是如何理解的?

中国古代没有电能利用技术,因此唯一能与电有关的就是闪电,而古代甲骨文中的电字正是由闪电引起的。甲骨文是根据所述材料的形状设计的。人们看到闪电从天而降并向四周延伸,因此他们最初使用神作为电的载体。后来,西周以后,甲骨文逐渐停止。周朝使用金文作为文字。其后历代先后发展了小篆、大篆、隶书等字体,并改变了文字的书写方式。就这样,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电子字符也出现了。

在封建社会,人们对天象非常迷信,因此对闪电的研究从未停止过。由于古代缺乏现代的防雷设备,有许多关于房屋因雷击而烧毁的记录。甚至统治者的宫殿也因雷击而起火,如孙权的宫殿和明朝的皇宫。在古人的意识中,闪电是由雷电母亲在天空中放下的。因为闪电来去匆匆,只不过是一闪而过,所以人们又称闪电母亲为活闪电女人。

人们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天象统计数据来预测天气。根据一个季节闪电的数量、频率和位置,综合判断某一地点的降雨概率。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书面的电,人们对电的认识也日益加深。古人探索自然的精神无疑是令人钦佩的。古代电与现代电有本质上的区别。电在古代是指闪电。在现代人的意识中,电主要代表电。两者不能混淆。古代的电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闪电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可以想象古人害怕闪电。虽然古代没有今天意义上的电,但古人通过小电字对闪电的自然现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认识。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终于对闪电现象的真正原因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古代对34电34是怎么理解的呢

“电”在古代的意思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及“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
  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写道:“云雨至则雷电击”,明确地提出云与雷电之间的关系。在其后的古代典籍中,关于雷电及其灾害的记述十分丰富,其中尤以明代张居正(1525~1582)关于球形闪电的记载最为精彩,他在细致入微的观察的基础上,详细地记述了闪电火球大小、形状、颜色、出现的时间等,留下了可靠而宝贵的文字资料。
  在细致观察的同时,人们也在探讨雷电的成因。《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即雷电是阴阳两气对立的产物。王充也持类似看法。明代刘基(1311~1375)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之郁而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可见,当时己有人认识到雷电是同一自然现象的不同表现。
  尖端放电也是一种常见的电现象。古代兵器多为长矛、剑、戟,而矛、戟锋刃尖利,常常可导致尖端放电发生,因这一现象多有记述。如《汉书·西域记》中就有“元始中(公元3年)……矛端生火”,晋代《搜神记》中也有相同记述:“戟锋皆有火光,遥望如悬烛”。避雷针是尖端放电的具体应用,我国古代地采用各种措施防雷。古塔的尖顶多涂金属膜或鎏金,高大建筑物的瓦饰制成动物形状且冲天装设,都起到了避雷作用。如武当山主峰峰顶矗立着一座金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虽高耸于峰巅却从没有受过雷击。金殿是一座全铜建筑,顶部设计十分精巧。除脊饰之外,曲率均不太大,这样的脊饰就起到了避雷针作用。每当雷雨时节,云层与金殿之间存在巨大电势差,通过脊饰放电产生电弧,电弧使空气急剧膨胀,电弧变形如硕大火球。其时雷声惊天动地,闪电激绕如金蛇狂舞,硕大火球在金殿顶部激跃翻滚,蔚为壮观。雷雨过后,金殿经过水与火的洗炼,变得更为金光灿灿。如此巧妙的避雷措施,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即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全属被融化。而窗户为木制,仍保持原样。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类似现象叙述更为详尽:“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共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刚),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其实,只因漆器、刀室是绝缘体,宝刀、银扣是导体,才有这一现象发生。
  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其常用材料早期多为琥珀及玳瑁。早在西汉,《春秋纬》中就载有“瑇瑁(玳瑁)吸衤若(细小物体)”。《论衡》中也有“顿牟掇芥”,这里的顿牟也是指玳瑁。三国时的虞翻,少年时曾听说“虎魄不取腐芥”。腐芥因含水分,已成为导体,所以不被带电琥珀吸引。琥珀价格昂贵,常有人鱼目混珠。南朝陶弘景则知道“惟以手心摩热拾芥为真”,以此作为识别真假琥珀的标准。南北朝时的雷敩在《炮炙论》中有“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他一改别人以手摩擦为用布摩擦,静电吸引力大大增加。西晋张华(232~300)记述了梳子与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及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唐代段成式描述了黑暗中摩擦黑猫皮起电:“猫黑者,暗中逆循其毛,即若火星”。摩擦起电也有具体应用。据宋代的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孔雀毛扎成的翠羽帚可以吸引龙脑(可制香料的有机化合物碎屑)。“皇宫中每幸诸阁,掷龙脑以辟(避)秽。过则以翠羽扫之,皆聚,无有遗者”。关于摩擦起电的记载还很多。
  近代电学正是在对雷电及摩擦起电的大量记载和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古代学者对电的研究,大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电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