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岩前镇岩前村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保护开发:让史前文化活起来

福建省三明市岩前镇岩前村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保护开发:让史前文化活起来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薛志伟):远古时代的人类是怎么生活的?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深入,史前文明的脉络日渐清晰。福建省三明市岩前镇岩前村的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作为福建境内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洞穴类型的居住遗址,把古人类在福建活动的历史提前到18.5万年前,填补了福建考古学年代上的一段空白。

近年来,在三明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以万寿岩遗址为核心的岩前镇以挖掘古人类文化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发非遗文化、闽台文化、红色文化、古建筑文化等文化资源,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传承、弘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着眼长远把历史遗址留下来

“这个遗址很重要,必须保护!”这是中国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贾兰坡对万寿岩遗址的评价。万寿岩遗址的船帆洞内发现了距今4万年的人工石铺地面和排水沟槽等重要遗迹,对研究早期古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洞内发现的某些石制品的制作工艺与类型与台湾发现的锐棱砸击石片、石核相同,为闽台史前文化渊源提供了实物证据。

谁曾想到,这样一个珍贵的历史遗址,在20年前差点被经济大潮无情摧毁。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三明钢铁厂在万寿岩山体上开采矿石,矿山开采严重影响万寿岩山体景观。1999年9月,福建省博物馆与三明市文管办、博物馆组建联合考古队,对万寿岩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2000余件石制品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船帆洞挖掘出距今4万年、面积120平方米的人工石铺地面,为国内首次发现。

万寿岩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引起了福建省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2000年1月,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两次对万寿岩遗址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此后不久,三明钢铁厂立即停止了在万寿岩的爆破开采,又将石灰石破碎车间厂房与万寿岩山体无偿划拨给文化部门作为考古遗址公园使用,以当时3亿多元的代价保住了万寿岩遗址这个无价之宝,使万寿岩遗址成为我国众多遗存中最幸运的文化遗址之一。如今,集遗址展示、科普教育、学术研究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以考古特色为主题的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等建筑在这里拔地而起,成为展示史前文明、三明历史,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科学管理让万寿岩美起来

万寿岩遗址“保”下来后,如何“护”好,成为难题。当时的万寿岩遗址,作为一处经过了近30年开采的矿山,在遗址文物本体上形成了4处大型开采面,遗址本体岩壁存在大量危岩。

洞外不毛之地上,炸山滚落的山石遍野;洞内,排水不畅,时刻都像“水帘洞”……对于财政本就困难的三明市而言,变开发为保护,不仅意味着到手的财税收入减少,更意味着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与坚守。

三明市文旅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苏世斌介绍,20年来,三明市有力推进万寿岩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制定出台了《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保护管理规定》《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条例》,使万寿岩遗址保护和利用有法可依;完善责任目标机制,成立专门项目机构,健全依法行政机制;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文化遗产中心分别编制《福建省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推进考古遗址公园、万寿岩遗址博物馆、万寿岩文化广场等项目的建设与改造,以及项目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

在科学规划与全面保护下,万寿岩遗址有了全新的面貌。2001年3月,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重大新发现”,是“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列入全国百项大遗址保护之一;2001年6月,万寿岩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万寿岩考古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万寿岩遗址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认可,也让三明市与万寿岩的品牌在社会上打响。

在做好遗址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三明市还对万寿岩进行合理开发,让保护成果惠及民众。2019年6月,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规划占地面积81.5公顷,由洞穴遗址、遗址博物馆、宋代五级涌泉生态恢复区、渔塘溪滨水区等组成,形成“一廊万寿十二景,树绿花红果飘香”的生态文明和历史文明景观。

“2015年,我们仅做了3期的保护,为灵峰洞、船帆洞做了基础性的保护工作,那时候的万寿岩还是满目疮痍。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还给老百姓一片天蓝地绿。”苏世斌说。

开发利用让岩前镇旺起来

背靠悠悠青山,面朝广袤盆地,碧水清溪流淌而过,如今的万寿岩遗址一改当年狼狈的模样,神清气爽地耸立在蓝天白云之下。万寿岩洞穴遗址、万寿岩遗址博物馆、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些历史文化项目的陆续建成,也带动了岩前镇文旅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统计显示,2019年万寿岩遗址累计接待游客、研学团体近8万人次。

岩前镇岩前村原党支部书记王源河说:“万寿岩遗址的保护开发,使得现在的岩前镇环境好起来了,百姓的休闲活动丰富了。同时,也带动了岩前镇农家乐、土特产、传统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万寿岩古遗址文化,离不开旅游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岩前镇积极打造“以节点为景点,以镇区为景区”的三明近郊特色康养小镇与全域旅游核心区。目前,以万寿岩为中心,以古人类文化、闽学文化、乡土文化为纽带,万寿文化研学实践区、吉口康养精修体验区、乌龙田园农业示范区、蝴蝶谷森林户外游憩区已初具规模。

“现在的岩前镇人气旺起来了,生态环境变好了。万寿岩遗址实施保护以后,原来很多工业产业退镇入园,成立了专门的产业园区。”岩前镇党委书记蔡明泉表示,经过“退城进园”及多年招商引资,目前位于岩前镇的吉口经济开发区渐成规模。如今的岩前镇已成为一座欣欣向荣的生态工贸新城。

不仅如此,岩前镇还依托其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与城郊区位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已建成万亩水果、4万亩丰产毛竹生产基地以及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在万寿岩之前,与集镇一水之隔的500亩提子观光园,每到提子成熟时节,便成了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观光园主人尤生美说:“大家在感受万寿岩的古人类文化后,可以到提子园采摘提子,感受不一样的田园农趣,我们也能增加不少收入。”

历史文化经久不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没有尽头。未来,三明市将以万寿岩为主要空间载体,创意再现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场景,借力优质的山林环境,打造以史前文化研学、体验、餐饮、住宿为特色的高品质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区。

相关报道:福建万寿岩遗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据光明日报(高建进):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一座喀斯特地貌的孤峰拔地而起,著名的万寿岩遗址就在这里。“万寿岩遗址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穴类型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华南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洞穴居住遗址。它的发现,填补了福建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多项空白,也为闽台史前文化同源提供了新的证据。”福建省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常浩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万寿岩遗址,三明市正规化建设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已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遗址公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目前已完成路面改造和绿化。

遗址发现意义大

1989年8月,在三明市组织的溶洞调查中,有关人员发现万寿岩船帆洞和灵峰洞内保存有化石。1999年9月,当地文物单位对这里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这里现存有18.5万年、10万年、4万年、3万年四期文化层。共出土了各类打制石器20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近2000件,植物孢粉数千个,其中120平方米的人工石铺地面为国内首次发现。”三明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余生富说,该遗址被评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即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入全国百项大遗址保护之一。

“万寿岩遗址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学术科研价值。”常浩向记者介绍,一是万寿岩灵峰洞遗址的发现,把福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18.5万年前(该遗址未发现之前,福建发现最早的有人类活动的地点是三明市清流狐狸洞,距今1万年至8000年);二是船帆洞遗址120平方米的人工石铺地面在我国为首次发现,在国际上也极为罕见;三是多个洞穴类型遗址集于万寿岩一山,在我国东南地区前所未有;四是四个不同时代文化遗物及与其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跨越十几万年,为研究古气候、古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五是某些石制品的制作工艺和类型与台湾发现的锐棱砸击石片和石核相同,为闽台史前文化渊源提供了实物证据。

万寿岩遗址的保护,得到了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高度重视。当时,万寿岩遗址一度面临矿石开采活动的威胁。2000年1月,习近平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认真妥善地保护三明万寿岩遗址。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万寿岩遗址原是一处经过了近30年开采的矿山,在遗址文物本体上形成了4处大型的开采面,遗址本体岩壁存在大量的危岩。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三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万寿岩遗址保护规划》,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

在考古发掘方面,经国家文物局同意,三明市文物管理办公室配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共同对万寿岩遗址进行了3次抢救性发掘。常浩表示:“第一次发掘发现了万寿岩遗址,并为此后的发掘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和第三次发掘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整个遗址分布概况,丰富了遗址内涵,廓清了时代脉络,为万寿岩遗址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利用和研究提供了翔实资料。”

为进一步保护遗址,三明市人民政府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万寿岩遗址为市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遗址保护范围(绝对保护区36万平方米)和建设控制地带(180万平方米),并在显要位置设置了醒目的保护标志。

2000年5月,三明市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福建省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总体保护规划》,2005年初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余生富介绍说,该《规划》成为我国旧石器时代文物保护规划的范本,确定了万寿岩遗址保护利用的总体目标任务:把万寿岩遗址建设成为集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文化知识传播、闽台文化渊源研究为一体的高品位考古遗址公园。

让遗址“活起来”

文物遗址的价值还在于它对当今生活的影响。余生富说,虽然万寿岩遗址实施了三期抢救性保护工程,但遗址本体还有部分危岩没有得到彻底治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开发利用上主要是以文物展示、交流、科普为主。

2006年,三明市在万寿岩遗址保护范围外围,兴建了福建唯一的旧石器遗址专题博物馆——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占地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设主展厅、辅助展厅,同年11月对外开放,成为三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三明市投资1000多万元对遗址博物馆陈列进行改版提升,增加了场景、雕塑和3D影院,辅以声、学、电和多维画等高科技形式,通过观众互动体验,全方位展示万寿岩遗址古地理、古环境风貌和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使陈列更具可看性和趣味性。

“万寿岩遗址以其丰富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积淀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余生富说。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