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这个历史人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原来是一个不起眼的街头混混,担任泗水亭亭长期间整日无所事事,到各个地方蹭吃蹭喝。刘邦的父亲为此经常打骂他,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懊恼常常困扰刘太公。正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却在之后的时间里一举成为汉朝的开国帝王,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或许是时势造英雄,刘邦可以说“浑浑噩噩度半生,一朝领悟成帝王”,秦朝末期天下百姓奋起反叛,刘邦在这样的情势之中成为里面的佼佼者。按说刘邦是一个“无才无能”的人,在整个起义的过程中没有出过一个金点子。智谋上他靠的是张良献计,军事上有韩信作为,这样的一个人为何能够当上皇帝呢?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在打仗的时候,经常打不过项羽,出谋划策大多都是凭借着周围的人献计,刘邦经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为之奈何?”,这样的人能够当上皇帝,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其实这才是刘邦真正的帝王智慧所在。三国时期,魏国的文人刘劭写的一本书叫《人物志》,这本书专门讲述了人才的类型,从这里面可以解释刘邦能够当上皇帝的原因。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劭把人才分为特殊人才和普通人才两种类型,文人武将被称为“偏才”,国君叫做“通才”,一个人能够把众人的智慧合理的聚在一起,然后进行分配使用,这才是真正的帝王智慧。刘邦能够当皇帝,是因为他很好的做到了这三点,会听、会用、会赏罚,项羽就没能做到这一点,结果不听范增的劝说,落得个失败的下场。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在用人上是比较高明的,他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并且能够很好的用到实际作战之中,所以无往不利,在赏罚制度上也比较分明,能够聚拢人心。会听、会用、会赏罚,刘邦运用的最好的就是会听,别人主动说他听,别人不主动说的他一句“为之奈何”引领大家说出来,这是真正的大智慧所在。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看到这里,应该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刘邦“无才无能”能够当上皇帝,原来是因为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项羽虽然军事能力突出,但缺乏这样的智慧,所以终究败给了刘邦,没能成为一代帝王。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夺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靠张良吗?导致农民起义的原因刘邦背景简介刘邦性格的优秀点结语引言:一.四十八年草根不白混二.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三.政治高手,“正义”与我同在四.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难得结语:后世评论刘邦,不是放大他身上无赖气的缺点,就是用“汉初三杰”等人的卓越才能类比刘邦,定义他乃一平庸之辈。其实,这是很深的误解且有失公允。1、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的胸襟。2、宽厚长者得人心:凡此种种,足见刘邦深得人心。3、统率三军,征战多年,军事上绝非碌碌庸才:韩信也承认,刘邦有统兵十万的本领。4、深谋远虑,常常先手落子:如果说刘邦军事才能不甚突出的话,在政治谋略上绝对堪称一流:舍得不舍得,足见二人心胸气度差距多大,汉营人才蜂攒蚁聚,楚营能人星流云散,是有道理的。项羽的失败,主要责任在项羽自身;刘邦的成功,原因多多,刘邦自身一定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当时没几个能打的项羽外强中干

引言:

西汉初年,洛阳的行宫里,即位称帝的刘邦正与一帮文臣武将在那里举行着盛大的宴会,酒过三巡,刘邦问道:“弟兄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能够得天下,项羽他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呢?”众臣面面相觑,只有高起,王陵起身回答说:“陛下平日虽然爱骂人,但是您每次攻下城池都愿意和别人分享,而项羽虽然看似仁厚,可他为人自私,嫉贤妒能,这就是他失败而陛下成功的原因!”刘邦摇了摇头,对王陵说道:“你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众臣听闻,山呼万岁!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汉高祖刘邦剧照

想当初,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在已经四十八岁的“高龄”情况下举兵反秦,走上了争夺天下的道路,并且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竟然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在王陵看来,刘邦得天下是因为他的无私,而在刘邦看来,自己能够得天下是因为擅于用人才,那么,到底什么是刘邦能够夺取天下的原因呢?

一.四十八年草根不白混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可他只当了八年,他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沛县那一带混日子,一直到四十八岁才起兵反秦。但是,这四十八年的草根生活刘邦可不是白混的,他养成了一股浓浓的市井之气,为他后来的行为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因为出身草根,刘邦文化水平不高,平日里说话非常爱骂人,基本上除了张良以外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被他骂过,所以王陵在说刘邦得天下时先说刘邦爱骂人,在王陵看来,爱骂人是刘邦的一个缺点,这个毛病也确实给他惹了大麻烦,因为骂了女婿张敖,张敖的丞相贯高气的想杀了刘邦。可同样的,骂人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用他。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刘邦的手下,樊哙是杀狗的,周勃是吹鼓手,夏侯婴是车夫,曹参是狱吏,都和刘邦一样属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和这样一帮人打交道你搞得文绉绉的反而让人感觉另类,可如果像刘邦一样说说脏话,骂骂人反而觉得格外亲切,非常有助于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当然事实也证明了沛县老乡集团在刘邦夺去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

——《史记.高祖本纪》

因为出身草根,刘邦对世俗的礼仪制度并不感冒,在沛县的时候就用一句“贺万钱”骗来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吕雉,后来起义以后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鸿门宴上谎话连篇把项羽耍的一愣一愣的,编写项羽十大罪把项羽气的要命,结果用弓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可刘邦却说射到自己的脚。这些都是他说谎的证明,却也是他聪明的地方,鸿门宴上如果他实话实说早就被项羽砍了,两军对峙如果刘邦说自己被射到要害马上会军心大乱,可刘邦都通过撒谎顺利度过了危机,这就是刘邦的智慧。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靠谎言骗来了吕雉做老婆

所以说,虽说刘邦这四十八年草根生活穷困潦倒,却养成了他身上独有的气质和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他成功路上的关键!

二.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一个人能成就多大的事业,还要看你的心有多大,前北京男篮外援马布里在加盟北京后一直以夺冠作为努力的标准,而此前北京只是一支弱旅,可最终马布里和北京队在那个赛季成功夺冠。同样的,刘邦可以夺去天下,也是因为他的心就如同天下这般大小。

对于刘邦而言,在一开始他就和别人表现的不一样,当初沛县起兵,萧何和曹参明明地位和威望并不输给刘邦,可偏偏让刘邦做了沛公,因为萧何和曹参有顾虑,他们害怕失败,可刘邦却不管这些,自己之前已经是一个囚犯土匪了,再带头造反顶多就是一死呗。在众人皆畏惧强秦的时候,刘邦却毅然接下沛公的位置,这份敢为天下先的心气,确非常人所能及。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史记.高祖本纪》

同样的,在项羽打赢了巨鹿之战成为天下盟主后,天下诸侯都成为项羽的附庸,唯独刘邦继续向咸阳挺进,最终在项羽之前进入咸阳,并且称自己为“关中王”,虽然派兵把守函谷关这一手确实非常失败,可敢项羽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开和项羽叫板的也只有刘邦一个而已。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西楚霸王项羽剧照

自始至终,刘邦的心就和别人不一样,有的人畏首畏尾,苟延残喘,有的人卑躬屈膝,跟随他人。只有刘邦一直目的明确,他的心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三.政治高手,“正义”与我同在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而刘邦非常明白,天下动乱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心丧乱,所以想要取天下,就必须收民心,而民心之所向在于何处?在于道德的制高点,在于正义的一方,因此,在夺去天下的过程中,刘邦始终是“正义”的化身!

最开始反抗秦的暴政,刘邦打出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口号,以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而自居,在西征咸阳的路上秋毫无犯,进入咸阳后更是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收买人心,得到了天下百姓的一致好评。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更是成为“道德”的楷模,先是指责项羽弑君,杀害天下诸侯的共主义帝(其实换刘邦自己也会杀),随后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弱者的形象,指责项羽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在自己先入咸阳的情况下违背怀王的约定把自己赶到了偏僻的巴蜀。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史记.高祖本纪》

同时,刘邦也非常擅于使用“三人成虎”的规则,也许我是错的,可如果其他人都说我是对的,那我就是对的!所以,刘邦在夺去天下时极力增加盟友,灭秦时先是投奔景駒,又投奔了项梁,最后投奔了怀王;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更是联合五路诸侯讨伐项羽攻打彭城,因为刘邦笃信“人多力量大”。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楚汉战争示意图

虽然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是屡败屡战,彭城之战几乎输掉了家底,可却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次次站了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刘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老百姓支持刘邦,兵源和粮食自然不成问题。

四.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难得

当然,刘邦自己分析的也是有道理的,只是并不全面,在刘邦看来,自己攻城略地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筹措钱粮不如萧何,可是自己能够很好的使用他们,使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这是他能够取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刘邦特别会发现人才,在刘邦起事的时候,他手下已经有了一批人才,如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这些人都是刘邦的同乡,能够加入刘邦的阵营是因为和刘邦以前关系就好。这说明刘邦在草根时就非常擅于发现人才,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而这批人也都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其次,刘邦在使用人才时不拘一格。争夺天下就不能只局限在沛县这样一个小圈子里,人才的获取也是同理,刘邦的手下同样的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其中不乏跳槽高手叔孙通,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还有在老家有过道德问题的陈平等,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毛病,而这些毛病是为人所不齿的,可刘邦却并没有在意这些,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汉初三杰是刘邦麾下重要的人才

最后,刘邦还特别擅于听取人才建议,最简单的就是张良的下邑画策给刘邦推荐韩信,彭越,英布三个人才。现在听听没什么问题,可当时除了韩信以外,彭越是齐国的将军,英布是项羽的大将,这个建议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刘邦却听取了张良的建议,顺利拿下了彭越和英布。同时,在韩信请封假齐王时,刘邦气的大骂韩信,在陈平和张良的示意下马上改变了态度,这份机敏睿智,临机应变的能力天下罕有。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史记.高祖本纪》

结语: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那个秦朝末年的乱世,时代选择了刘邦成为终结乱世的英雄,同时,这也是刘邦自己努力的结果。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夺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靠张良吗?导致农民起义的原因刘邦背景简介刘邦性格的优秀点结语引言:一.四十八年草根不白混二.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三.政治高手,“正义”与我同在四.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难得结语:后世评论刘邦,不是放大他身上无赖气的缺点,就是用“汉初三杰”等人的卓越才能类比刘邦,定义他乃一平庸之辈。其实,这是很深的误解且有失公允。1、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的胸襟。2、宽厚长者得人心:凡此种种,足见刘邦深得人心。3、统率三军,征战多年,军事上绝非碌碌庸才:韩信也承认,刘邦有统兵十万的本领。4、深谋远虑,常常先手落子:如果说刘邦军事才能不甚突出的话,在政治谋略上绝对堪称一流:舍得不舍得,足见二人心胸气度差距多大,汉营人才蜂攒蚁聚,楚营能人星流云散,是有道理的。项羽的失败,主要责任在项羽自身;刘邦的成功,原因多多,刘邦自身一定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当时没几个能打的项羽外强中干

引言:

西汉初年,洛阳的行宫里,即位称帝的刘邦正与一帮文臣武将在那里举行着盛大的宴会,酒过三巡,刘邦问道:“弟兄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能够得天下,项羽他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呢?”众臣面面相觑,只有高起,王陵起身回答说:“陛下平日虽然爱骂人,但是您每次攻下城池都愿意和别人分享,而项羽虽然看似仁厚,可他为人自私,嫉贤妒能,这就是他失败而陛下成功的原因!”刘邦摇了摇头,对王陵说道:“你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众臣听闻,山呼万岁!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汉高祖刘邦剧照

想当初,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在已经四十八岁的“高龄”情况下举兵反秦,走上了争夺天下的道路,并且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竟然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在王陵看来,刘邦得天下是因为他的无私,而在刘邦看来,自己能够得天下是因为擅于用人才,那么,到底什么是刘邦能够夺取天下的原因呢?

一.四十八年草根不白混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可他只当了八年,他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沛县那一带混日子,一直到四十八岁才起兵反秦。但是,这四十八年的草根生活刘邦可不是白混的,他养成了一股浓浓的市井之气,为他后来的行为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因为出身草根,刘邦文化水平不高,平日里说话非常爱骂人,基本上除了张良以外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被他骂过,所以王陵在说刘邦得天下时先说刘邦爱骂人,在王陵看来,爱骂人是刘邦的一个缺点,这个毛病也确实给他惹了大麻烦,因为骂了女婿张敖,张敖的丞相贯高气的想杀了刘邦。可同样的,骂人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用他。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刘邦的手下,樊哙是杀狗的,周勃是吹鼓手,夏侯婴是车夫,曹参是狱吏,都和刘邦一样属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和这样一帮人打交道你搞得文绉绉的反而让人感觉另类,可如果像刘邦一样说说脏话,骂骂人反而觉得格外亲切,非常有助于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当然事实也证明了沛县老乡集团在刘邦夺去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

——《史记.高祖本纪》

因为出身草根,刘邦对世俗的礼仪制度并不感冒,在沛县的时候就用一句“贺万钱”骗来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吕雉,后来起义以后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鸿门宴上谎话连篇把项羽耍的一愣一愣的,编写项羽十大罪把项羽气的要命,结果用弓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可刘邦却说射到自己的脚。这些都是他说谎的证明,却也是他聪明的地方,鸿门宴上如果他实话实说早就被项羽砍了,两军对峙如果刘邦说自己被射到要害马上会军心大乱,可刘邦都通过撒谎顺利度过了危机,这就是刘邦的智慧。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靠谎言骗来了吕雉做老婆

所以说,虽说刘邦这四十八年草根生活穷困潦倒,却养成了他身上独有的气质和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他成功路上的关键!

二.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一个人能成就多大的事业,还要看你的心有多大,前北京男篮外援马布里在加盟北京后一直以夺冠作为努力的标准,而此前北京只是一支弱旅,可最终马布里和北京队在那个赛季成功夺冠。同样的,刘邦可以夺去天下,也是因为他的心就如同天下这般大小。

对于刘邦而言,在一开始他就和别人表现的不一样,当初沛县起兵,萧何和曹参明明地位和威望并不输给刘邦,可偏偏让刘邦做了沛公,因为萧何和曹参有顾虑,他们害怕失败,可刘邦却不管这些,自己之前已经是一个囚犯土匪了,再带头造反顶多就是一死呗。在众人皆畏惧强秦的时候,刘邦却毅然接下沛公的位置,这份敢为天下先的心气,确非常人所能及。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史记.高祖本纪》

同样的,在项羽打赢了巨鹿之战成为天下盟主后,天下诸侯都成为项羽的附庸,唯独刘邦继续向咸阳挺进,最终在项羽之前进入咸阳,并且称自己为“关中王”,虽然派兵把守函谷关这一手确实非常失败,可敢项羽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开和项羽叫板的也只有刘邦一个而已。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西楚霸王项羽剧照

自始至终,刘邦的心就和别人不一样,有的人畏首畏尾,苟延残喘,有的人卑躬屈膝,跟随他人。只有刘邦一直目的明确,他的心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三.政治高手,“正义”与我同在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而刘邦非常明白,天下动乱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心丧乱,所以想要取天下,就必须收民心,而民心之所向在于何处?在于道德的制高点,在于正义的一方,因此,在夺去天下的过程中,刘邦始终是“正义”的化身!

最开始反抗秦的暴政,刘邦打出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口号,以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而自居,在西征咸阳的路上秋毫无犯,进入咸阳后更是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收买人心,得到了天下百姓的一致好评。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更是成为“道德”的楷模,先是指责项羽弑君,杀害天下诸侯的共主义帝(其实换刘邦自己也会杀),随后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弱者的形象,指责项羽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在自己先入咸阳的情况下违背怀王的约定把自己赶到了偏僻的巴蜀。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史记.高祖本纪》

同时,刘邦也非常擅于使用“三人成虎”的规则,也许我是错的,可如果其他人都说我是对的,那我就是对的!所以,刘邦在夺去天下时极力增加盟友,灭秦时先是投奔景駒,又投奔了项梁,最后投奔了怀王;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更是联合五路诸侯讨伐项羽攻打彭城,因为刘邦笃信“人多力量大”。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楚汉战争示意图

虽然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是屡败屡战,彭城之战几乎输掉了家底,可却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次次站了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刘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老百姓支持刘邦,兵源和粮食自然不成问题。

四.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难得

当然,刘邦自己分析的也是有道理的,只是并不全面,在刘邦看来,自己攻城略地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筹措钱粮不如萧何,可是自己能够很好的使用他们,使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这是他能够取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刘邦特别会发现人才,在刘邦起事的时候,他手下已经有了一批人才,如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这些人都是刘邦的同乡,能够加入刘邦的阵营是因为和刘邦以前关系就好。这说明刘邦在草根时就非常擅于发现人才,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而这批人也都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其次,刘邦在使用人才时不拘一格。争夺天下就不能只局限在沛县这样一个小圈子里,人才的获取也是同理,刘邦的手下同样的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其中不乏跳槽高手叔孙通,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还有在老家有过道德问题的陈平等,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毛病,而这些毛病是为人所不齿的,可刘邦却并没有在意这些,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汉初三杰是刘邦麾下重要的人才

最后,刘邦还特别擅于听取人才建议,最简单的就是张良的下邑画策给刘邦推荐韩信,彭越,英布三个人才。现在听听没什么问题,可当时除了韩信以外,彭越是齐国的将军,英布是项羽的大将,这个建议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刘邦却听取了张良的建议,顺利拿下了彭越和英布。同时,在韩信请封假齐王时,刘邦气的大骂韩信,在陈平和张良的示意下马上改变了态度,这份机敏睿智,临机应变的能力天下罕有。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史记.高祖本纪》

结语: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那个秦朝末年的乱世,时代选择了刘邦成为终结乱世的英雄,同时,这也是刘邦自己努力的结果。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夺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靠张良吗?导致农民起义的原因刘邦背景简介刘邦性格的优秀点结语引言:一.四十八年草根不白混二.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三.政治高手,“正义”与我同在四.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难得结语:后世评论刘邦,不是放大他身上无赖气的缺点,就是用“汉初三杰”等人的卓越才能类比刘邦,定义他乃一平庸之辈。其实,这是很深的误解且有失公允。1、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的胸襟。2、宽厚长者得人心:凡此种种,足见刘邦深得人心。3、统率三军,征战多年,军事上绝非碌碌庸才:韩信也承认,刘邦有统兵十万的本领。4、深谋远虑,常常先手落子:如果说刘邦军事才能不甚突出的话,在政治谋略上绝对堪称一流:舍得不舍得,足见二人心胸气度差距多大,汉营人才蜂攒蚁聚,楚营能人星流云散,是有道理的。项羽的失败,主要责任在项羽自身;刘邦的成功,原因多多,刘邦自身一定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当时没几个能打的项羽外强中干

引言:

西汉初年,洛阳的行宫里,即位称帝的刘邦正与一帮文臣武将在那里举行着盛大的宴会,酒过三巡,刘邦问道:“弟兄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能够得天下,项羽他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呢?”众臣面面相觑,只有高起,王陵起身回答说:“陛下平日虽然爱骂人,但是您每次攻下城池都愿意和别人分享,而项羽虽然看似仁厚,可他为人自私,嫉贤妒能,这就是他失败而陛下成功的原因!”刘邦摇了摇头,对王陵说道:“你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众臣听闻,山呼万岁!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汉高祖刘邦剧照

想当初,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在已经四十八岁的“高龄”情况下举兵反秦,走上了争夺天下的道路,并且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竟然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在王陵看来,刘邦得天下是因为他的无私,而在刘邦看来,自己能够得天下是因为擅于用人才,那么,到底什么是刘邦能够夺取天下的原因呢?

一.四十八年草根不白混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可他只当了八年,他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沛县那一带混日子,一直到四十八岁才起兵反秦。但是,这四十八年的草根生活刘邦可不是白混的,他养成了一股浓浓的市井之气,为他后来的行为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因为出身草根,刘邦文化水平不高,平日里说话非常爱骂人,基本上除了张良以外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被他骂过,所以王陵在说刘邦得天下时先说刘邦爱骂人,在王陵看来,爱骂人是刘邦的一个缺点,这个毛病也确实给他惹了大麻烦,因为骂了女婿张敖,张敖的丞相贯高气的想杀了刘邦。可同样的,骂人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用他。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刘邦的手下,樊哙是杀狗的,周勃是吹鼓手,夏侯婴是车夫,曹参是狱吏,都和刘邦一样属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和这样一帮人打交道你搞得文绉绉的反而让人感觉另类,可如果像刘邦一样说说脏话,骂骂人反而觉得格外亲切,非常有助于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当然事实也证明了沛县老乡集团在刘邦夺去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

——《史记.高祖本纪》

因为出身草根,刘邦对世俗的礼仪制度并不感冒,在沛县的时候就用一句“贺万钱”骗来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吕雉,后来起义以后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鸿门宴上谎话连篇把项羽耍的一愣一愣的,编写项羽十大罪把项羽气的要命,结果用弓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可刘邦却说射到自己的脚。这些都是他说谎的证明,却也是他聪明的地方,鸿门宴上如果他实话实说早就被项羽砍了,两军对峙如果刘邦说自己被射到要害马上会军心大乱,可刘邦都通过撒谎顺利度过了危机,这就是刘邦的智慧。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靠谎言骗来了吕雉做老婆

所以说,虽说刘邦这四十八年草根生活穷困潦倒,却养成了他身上独有的气质和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他成功路上的关键!

二.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一个人能成就多大的事业,还要看你的心有多大,前北京男篮外援马布里在加盟北京后一直以夺冠作为努力的标准,而此前北京只是一支弱旅,可最终马布里和北京队在那个赛季成功夺冠。同样的,刘邦可以夺去天下,也是因为他的心就如同天下这般大小。

对于刘邦而言,在一开始他就和别人表现的不一样,当初沛县起兵,萧何和曹参明明地位和威望并不输给刘邦,可偏偏让刘邦做了沛公,因为萧何和曹参有顾虑,他们害怕失败,可刘邦却不管这些,自己之前已经是一个囚犯土匪了,再带头造反顶多就是一死呗。在众人皆畏惧强秦的时候,刘邦却毅然接下沛公的位置,这份敢为天下先的心气,确非常人所能及。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史记.高祖本纪》

同样的,在项羽打赢了巨鹿之战成为天下盟主后,天下诸侯都成为项羽的附庸,唯独刘邦继续向咸阳挺进,最终在项羽之前进入咸阳,并且称自己为“关中王”,虽然派兵把守函谷关这一手确实非常失败,可敢项羽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开和项羽叫板的也只有刘邦一个而已。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西楚霸王项羽剧照

自始至终,刘邦的心就和别人不一样,有的人畏首畏尾,苟延残喘,有的人卑躬屈膝,跟随他人。只有刘邦一直目的明确,他的心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三.政治高手,“正义”与我同在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而刘邦非常明白,天下动乱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心丧乱,所以想要取天下,就必须收民心,而民心之所向在于何处?在于道德的制高点,在于正义的一方,因此,在夺去天下的过程中,刘邦始终是“正义”的化身!

最开始反抗秦的暴政,刘邦打出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口号,以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而自居,在西征咸阳的路上秋毫无犯,进入咸阳后更是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收买人心,得到了天下百姓的一致好评。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更是成为“道德”的楷模,先是指责项羽弑君,杀害天下诸侯的共主义帝(其实换刘邦自己也会杀),随后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弱者的形象,指责项羽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在自己先入咸阳的情况下违背怀王的约定把自己赶到了偏僻的巴蜀。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史记.高祖本纪》

同时,刘邦也非常擅于使用“三人成虎”的规则,也许我是错的,可如果其他人都说我是对的,那我就是对的!所以,刘邦在夺去天下时极力增加盟友,灭秦时先是投奔景駒,又投奔了项梁,最后投奔了怀王;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更是联合五路诸侯讨伐项羽攻打彭城,因为刘邦笃信“人多力量大”。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楚汉战争示意图

虽然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是屡败屡战,彭城之战几乎输掉了家底,可却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次次站了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刘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老百姓支持刘邦,兵源和粮食自然不成问题。

四.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难得

当然,刘邦自己分析的也是有道理的,只是并不全面,在刘邦看来,自己攻城略地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筹措钱粮不如萧何,可是自己能够很好的使用他们,使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这是他能够取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刘邦特别会发现人才,在刘邦起事的时候,他手下已经有了一批人才,如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这些人都是刘邦的同乡,能够加入刘邦的阵营是因为和刘邦以前关系就好。这说明刘邦在草根时就非常擅于发现人才,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而这批人也都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其次,刘邦在使用人才时不拘一格。争夺天下就不能只局限在沛县这样一个小圈子里,人才的获取也是同理,刘邦的手下同样的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其中不乏跳槽高手叔孙通,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还有在老家有过道德问题的陈平等,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毛病,而这些毛病是为人所不齿的,可刘邦却并没有在意这些,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汉初三杰是刘邦麾下重要的人才

最后,刘邦还特别擅于听取人才建议,最简单的就是张良的下邑画策给刘邦推荐韩信,彭越,英布三个人才。现在听听没什么问题,可当时除了韩信以外,彭越是齐国的将军,英布是项羽的大将,这个建议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刘邦却听取了张良的建议,顺利拿下了彭越和英布。同时,在韩信请封假齐王时,刘邦气的大骂韩信,在陈平和张良的示意下马上改变了态度,这份机敏睿智,临机应变的能力天下罕有。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史记.高祖本纪》

结语: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那个秦朝末年的乱世,时代选择了刘邦成为终结乱世的英雄,同时,这也是刘邦自己努力的结果。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夺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靠张良吗?导致农民起义的原因刘邦背景简介刘邦性格的优秀点结语引言:一.四十八年草根不白混二.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三.政治高手,“正义”与我同在四.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难得结语:后世评论刘邦,不是放大他身上无赖气的缺点,就是用“汉初三杰”等人的卓越才能类比刘邦,定义他乃一平庸之辈。其实,这是很深的误解且有失公允。1、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的胸襟。2、宽厚长者得人心:凡此种种,足见刘邦深得人心。3、统率三军,征战多年,军事上绝非碌碌庸才:韩信也承认,刘邦有统兵十万的本领。4、深谋远虑,常常先手落子:如果说刘邦军事才能不甚突出的话,在政治谋略上绝对堪称一流:舍得不舍得,足见二人心胸气度差距多大,汉营人才蜂攒蚁聚,楚营能人星流云散,是有道理的。项羽的失败,主要责任在项羽自身;刘邦的成功,原因多多,刘邦自身一定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当时没几个能打的项羽外强中干

引言:

西汉初年,洛阳的行宫里,即位称帝的刘邦正与一帮文臣武将在那里举行着盛大的宴会,酒过三巡,刘邦问道:“弟兄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能够得天下,项羽他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呢?”众臣面面相觑,只有高起,王陵起身回答说:“陛下平日虽然爱骂人,但是您每次攻下城池都愿意和别人分享,而项羽虽然看似仁厚,可他为人自私,嫉贤妒能,这就是他失败而陛下成功的原因!”刘邦摇了摇头,对王陵说道:“你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众臣听闻,山呼万岁!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汉高祖刘邦剧照

想当初,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在已经四十八岁的“高龄”情况下举兵反秦,走上了争夺天下的道路,并且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竟然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在王陵看来,刘邦得天下是因为他的无私,而在刘邦看来,自己能够得天下是因为擅于用人才,那么,到底什么是刘邦能够夺取天下的原因呢?

一.四十八年草根不白混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可他只当了八年,他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沛县那一带混日子,一直到四十八岁才起兵反秦。但是,这四十八年的草根生活刘邦可不是白混的,他养成了一股浓浓的市井之气,为他后来的行为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因为出身草根,刘邦文化水平不高,平日里说话非常爱骂人,基本上除了张良以外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被他骂过,所以王陵在说刘邦得天下时先说刘邦爱骂人,在王陵看来,爱骂人是刘邦的一个缺点,这个毛病也确实给他惹了大麻烦,因为骂了女婿张敖,张敖的丞相贯高气的想杀了刘邦。可同样的,骂人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用他。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刘邦的手下,樊哙是杀狗的,周勃是吹鼓手,夏侯婴是车夫,曹参是狱吏,都和刘邦一样属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和这样一帮人打交道你搞得文绉绉的反而让人感觉另类,可如果像刘邦一样说说脏话,骂骂人反而觉得格外亲切,非常有助于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当然事实也证明了沛县老乡集团在刘邦夺去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

——《史记.高祖本纪》

因为出身草根,刘邦对世俗的礼仪制度并不感冒,在沛县的时候就用一句“贺万钱”骗来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吕雉,后来起义以后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鸿门宴上谎话连篇把项羽耍的一愣一愣的,编写项羽十大罪把项羽气的要命,结果用弓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可刘邦却说射到自己的脚。这些都是他说谎的证明,却也是他聪明的地方,鸿门宴上如果他实话实说早就被项羽砍了,两军对峙如果刘邦说自己被射到要害马上会军心大乱,可刘邦都通过撒谎顺利度过了危机,这就是刘邦的智慧。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靠谎言骗来了吕雉做老婆

所以说,虽说刘邦这四十八年草根生活穷困潦倒,却养成了他身上独有的气质和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他成功路上的关键!

二.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一个人能成就多大的事业,还要看你的心有多大,前北京男篮外援马布里在加盟北京后一直以夺冠作为努力的标准,而此前北京只是一支弱旅,可最终马布里和北京队在那个赛季成功夺冠。同样的,刘邦可以夺去天下,也是因为他的心就如同天下这般大小。

对于刘邦而言,在一开始他就和别人表现的不一样,当初沛县起兵,萧何和曹参明明地位和威望并不输给刘邦,可偏偏让刘邦做了沛公,因为萧何和曹参有顾虑,他们害怕失败,可刘邦却不管这些,自己之前已经是一个囚犯土匪了,再带头造反顶多就是一死呗。在众人皆畏惧强秦的时候,刘邦却毅然接下沛公的位置,这份敢为天下先的心气,确非常人所能及。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史记.高祖本纪》

同样的,在项羽打赢了巨鹿之战成为天下盟主后,天下诸侯都成为项羽的附庸,唯独刘邦继续向咸阳挺进,最终在项羽之前进入咸阳,并且称自己为“关中王”,虽然派兵把守函谷关这一手确实非常失败,可敢项羽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开和项羽叫板的也只有刘邦一个而已。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西楚霸王项羽剧照

自始至终,刘邦的心就和别人不一样,有的人畏首畏尾,苟延残喘,有的人卑躬屈膝,跟随他人。只有刘邦一直目的明确,他的心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三.政治高手,“正义”与我同在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而刘邦非常明白,天下动乱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心丧乱,所以想要取天下,就必须收民心,而民心之所向在于何处?在于道德的制高点,在于正义的一方,因此,在夺去天下的过程中,刘邦始终是“正义”的化身!

最开始反抗秦的暴政,刘邦打出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口号,以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而自居,在西征咸阳的路上秋毫无犯,进入咸阳后更是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收买人心,得到了天下百姓的一致好评。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更是成为“道德”的楷模,先是指责项羽弑君,杀害天下诸侯的共主义帝(其实换刘邦自己也会杀),随后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弱者的形象,指责项羽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在自己先入咸阳的情况下违背怀王的约定把自己赶到了偏僻的巴蜀。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史记.高祖本纪》

同时,刘邦也非常擅于使用“三人成虎”的规则,也许我是错的,可如果其他人都说我是对的,那我就是对的!所以,刘邦在夺去天下时极力增加盟友,灭秦时先是投奔景駒,又投奔了项梁,最后投奔了怀王;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更是联合五路诸侯讨伐项羽攻打彭城,因为刘邦笃信“人多力量大”。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楚汉战争示意图

虽然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是屡败屡战,彭城之战几乎输掉了家底,可却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次次站了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刘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老百姓支持刘邦,兵源和粮食自然不成问题。

四.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难得

当然,刘邦自己分析的也是有道理的,只是并不全面,在刘邦看来,自己攻城略地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筹措钱粮不如萧何,可是自己能够很好的使用他们,使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这是他能够取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刘邦特别会发现人才,在刘邦起事的时候,他手下已经有了一批人才,如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这些人都是刘邦的同乡,能够加入刘邦的阵营是因为和刘邦以前关系就好。这说明刘邦在草根时就非常擅于发现人才,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而这批人也都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其次,刘邦在使用人才时不拘一格。争夺天下就不能只局限在沛县这样一个小圈子里,人才的获取也是同理,刘邦的手下同样的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其中不乏跳槽高手叔孙通,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还有在老家有过道德问题的陈平等,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毛病,而这些毛病是为人所不齿的,可刘邦却并没有在意这些,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汉初三杰是刘邦麾下重要的人才

最后,刘邦还特别擅于听取人才建议,最简单的就是张良的下邑画策给刘邦推荐韩信,彭越,英布三个人才。现在听听没什么问题,可当时除了韩信以外,彭越是齐国的将军,英布是项羽的大将,这个建议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刘邦却听取了张良的建议,顺利拿下了彭越和英布。同时,在韩信请封假齐王时,刘邦气的大骂韩信,在陈平和张良的示意下马上改变了态度,这份机敏睿智,临机应变的能力天下罕有。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史记.高祖本纪》

结语: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那个秦朝末年的乱世,时代选择了刘邦成为终结乱世的英雄,同时,这也是刘邦自己努力的结果。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夺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靠张良吗?导致农民起义的原因刘邦背景简介刘邦性格的优秀点结语引言:一.四十八年草根不白混二.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三.政治高手,“正义”与我同在四.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难得结语:后世评论刘邦,不是放大他身上无赖气的缺点,就是用“汉初三杰”等人的卓越才能类比刘邦,定义他乃一平庸之辈。其实,这是很深的误解且有失公允。1、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的胸襟。2、宽厚长者得人心:凡此种种,足见刘邦深得人心。3、统率三军,征战多年,军事上绝非碌碌庸才:韩信也承认,刘邦有统兵十万的本领。4、深谋远虑,常常先手落子:如果说刘邦军事才能不甚突出的话,在政治谋略上绝对堪称一流:舍得不舍得,足见二人心胸气度差距多大,汉营人才蜂攒蚁聚,楚营能人星流云散,是有道理的。项羽的失败,主要责任在项羽自身;刘邦的成功,原因多多,刘邦自身一定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当时没几个能打的项羽外强中干

引言:

西汉初年,洛阳的行宫里,即位称帝的刘邦正与一帮文臣武将在那里举行着盛大的宴会,酒过三巡,刘邦问道:“弟兄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能够得天下,项羽他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呢?”众臣面面相觑,只有高起,王陵起身回答说:“陛下平日虽然爱骂人,但是您每次攻下城池都愿意和别人分享,而项羽虽然看似仁厚,可他为人自私,嫉贤妒能,这就是他失败而陛下成功的原因!”刘邦摇了摇头,对王陵说道:“你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众臣听闻,山呼万岁!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汉高祖刘邦剧照

想当初,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在已经四十八岁的“高龄”情况下举兵反秦,走上了争夺天下的道路,并且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竟然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在王陵看来,刘邦得天下是因为他的无私,而在刘邦看来,自己能够得天下是因为擅于用人才,那么,到底什么是刘邦能够夺取天下的原因呢?

一.四十八年草根不白混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可他只当了八年,他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沛县那一带混日子,一直到四十八岁才起兵反秦。但是,这四十八年的草根生活刘邦可不是白混的,他养成了一股浓浓的市井之气,为他后来的行为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因为出身草根,刘邦文化水平不高,平日里说话非常爱骂人,基本上除了张良以外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被他骂过,所以王陵在说刘邦得天下时先说刘邦爱骂人,在王陵看来,爱骂人是刘邦的一个缺点,这个毛病也确实给他惹了大麻烦,因为骂了女婿张敖,张敖的丞相贯高气的想杀了刘邦。可同样的,骂人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用他。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刘邦的手下,樊哙是杀狗的,周勃是吹鼓手,夏侯婴是车夫,曹参是狱吏,都和刘邦一样属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和这样一帮人打交道你搞得文绉绉的反而让人感觉另类,可如果像刘邦一样说说脏话,骂骂人反而觉得格外亲切,非常有助于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当然事实也证明了沛县老乡集团在刘邦夺去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

——《史记.高祖本纪》

因为出身草根,刘邦对世俗的礼仪制度并不感冒,在沛县的时候就用一句“贺万钱”骗来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吕雉,后来起义以后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鸿门宴上谎话连篇把项羽耍的一愣一愣的,编写项羽十大罪把项羽气的要命,结果用弓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可刘邦却说射到自己的脚。这些都是他说谎的证明,却也是他聪明的地方,鸿门宴上如果他实话实说早就被项羽砍了,两军对峙如果刘邦说自己被射到要害马上会军心大乱,可刘邦都通过撒谎顺利度过了危机,这就是刘邦的智慧。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靠谎言骗来了吕雉做老婆

所以说,虽说刘邦这四十八年草根生活穷困潦倒,却养成了他身上独有的气质和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他成功路上的关键!

二.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一个人能成就多大的事业,还要看你的心有多大,前北京男篮外援马布里在加盟北京后一直以夺冠作为努力的标准,而此前北京只是一支弱旅,可最终马布里和北京队在那个赛季成功夺冠。同样的,刘邦可以夺去天下,也是因为他的心就如同天下这般大小。

对于刘邦而言,在一开始他就和别人表现的不一样,当初沛县起兵,萧何和曹参明明地位和威望并不输给刘邦,可偏偏让刘邦做了沛公,因为萧何和曹参有顾虑,他们害怕失败,可刘邦却不管这些,自己之前已经是一个囚犯土匪了,再带头造反顶多就是一死呗。在众人皆畏惧强秦的时候,刘邦却毅然接下沛公的位置,这份敢为天下先的心气,确非常人所能及。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史记.高祖本纪》

同样的,在项羽打赢了巨鹿之战成为天下盟主后,天下诸侯都成为项羽的附庸,唯独刘邦继续向咸阳挺进,最终在项羽之前进入咸阳,并且称自己为“关中王”,虽然派兵把守函谷关这一手确实非常失败,可敢项羽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开和项羽叫板的也只有刘邦一个而已。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西楚霸王项羽剧照

自始至终,刘邦的心就和别人不一样,有的人畏首畏尾,苟延残喘,有的人卑躬屈膝,跟随他人。只有刘邦一直目的明确,他的心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三.政治高手,“正义”与我同在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而刘邦非常明白,天下动乱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心丧乱,所以想要取天下,就必须收民心,而民心之所向在于何处?在于道德的制高点,在于正义的一方,因此,在夺去天下的过程中,刘邦始终是“正义”的化身!

最开始反抗秦的暴政,刘邦打出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口号,以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而自居,在西征咸阳的路上秋毫无犯,进入咸阳后更是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收买人心,得到了天下百姓的一致好评。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更是成为“道德”的楷模,先是指责项羽弑君,杀害天下诸侯的共主义帝(其实换刘邦自己也会杀),随后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弱者的形象,指责项羽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在自己先入咸阳的情况下违背怀王的约定把自己赶到了偏僻的巴蜀。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史记.高祖本纪》

同时,刘邦也非常擅于使用“三人成虎”的规则,也许我是错的,可如果其他人都说我是对的,那我就是对的!所以,刘邦在夺去天下时极力增加盟友,灭秦时先是投奔景駒,又投奔了项梁,最后投奔了怀王;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更是联合五路诸侯讨伐项羽攻打彭城,因为刘邦笃信“人多力量大”。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楚汉战争示意图

虽然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是屡败屡战,彭城之战几乎输掉了家底,可却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次次站了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刘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老百姓支持刘邦,兵源和粮食自然不成问题。

四.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难得

当然,刘邦自己分析的也是有道理的,只是并不全面,在刘邦看来,自己攻城略地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筹措钱粮不如萧何,可是自己能够很好的使用他们,使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这是他能够取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刘邦特别会发现人才,在刘邦起事的时候,他手下已经有了一批人才,如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这些人都是刘邦的同乡,能够加入刘邦的阵营是因为和刘邦以前关系就好。这说明刘邦在草根时就非常擅于发现人才,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而这批人也都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其次,刘邦在使用人才时不拘一格。争夺天下就不能只局限在沛县这样一个小圈子里,人才的获取也是同理,刘邦的手下同样的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其中不乏跳槽高手叔孙通,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还有在老家有过道德问题的陈平等,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毛病,而这些毛病是为人所不齿的,可刘邦却并没有在意这些,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汉初三杰是刘邦麾下重要的人才

最后,刘邦还特别擅于听取人才建议,最简单的就是张良的下邑画策给刘邦推荐韩信,彭越,英布三个人才。现在听听没什么问题,可当时除了韩信以外,彭越是齐国的将军,英布是项羽的大将,这个建议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刘邦却听取了张良的建议,顺利拿下了彭越和英布。同时,在韩信请封假齐王时,刘邦气的大骂韩信,在陈平和张良的示意下马上改变了态度,这份机敏睿智,临机应变的能力天下罕有。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史记.高祖本纪》

结语: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那个秦朝末年的乱世,时代选择了刘邦成为终结乱世的英雄,同时,这也是刘邦自己努力的结果。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最终能够当上皇帝,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要说励志故事,刘邦绝对榜上有名,从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干到万人之上的皇帝,他一没权势,二没金钱,那么他又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帝位的呢,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一、知人善用。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单靠自己很难成就一番大事,刘邦也深知这一点,其实刘邦的本事并不大,打仗打仗不行,计谋计谋不行,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就是个无赖,但是他却能拥有成大事者都有的本领,那便是任用有能力的人,韩信英勇无双,善于排兵布阵,那便拜他为大将军,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便拜张良为军师,萧何事无巨细,便拜为“后勤部长”,他能够看到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并且合理的安排职位,他的这个本领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助他成就帝业。

二、笼络人心。刘邦在沛县的名声并不好,就像个泼皮无赖,但他非常会笼络人心,这也是帝王之术中最重要的一点,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把人骗了,别人还在说他的好话,社会底层的经历,让他见证了人性,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利用好人们的欲望,便能让人臣服,这一点刘邦玩得很高明。对于那些有功之臣,刘邦重赏了他们,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有很多人都心甘情愿为他卖命。

三、进退得当。楚汉之争前期,刘邦部队的力量是非常弱小的,尚不及项羽的三分之一,他也知道,如果和项羽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他表面上向项羽臣服。项羽叫他参加“鸿门宴”,他也不敢不从,等到自己的队伍逐渐壮大之后,他便与项羽分裂,和他一起逐鹿天下。

刘邦不学无术为什么还能当帝王「刘邦无才无能为何能当皇帝看到这三点真正的帝王智慧」

刘邦白手起家却能够当上皇帝,这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吗?

在我们的印象里,开国皇帝都是智勇双全,智慧超群的人,但是历史上有那么一位皇帝,他智慧和武力都不出众,最后却当上了皇帝,没错,他就是汉高祖刘邦,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他可以算得上是白手起家,最后却当了皇帝,我们今天就来探寻他能当上皇帝的原因有哪些。

一、恰逢乱世。所谓乱世出英雄,正是乱世给普通人提供了逐鹿天下的舞台,秦朝经历了两位皇帝,秦始皇和秦二世,但是他们的统治都是非常的残暴,始皇发动数十万人修建陵墓,二世时期,赵高夺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终人民受不了秦朝的苛政,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爆发了农民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秦朝政权岌岌可危,刘邦也是在此时加入了农民起义军的队伍。生逢乱世,是刘邦能够成就一番作为的客观因素。

二、任用贤才。每位开国皇帝都任用贤才,刘邦也不例外,拜韩信为大将军,张良为军师,无数能人异士皆聚于刘邦麾下,他还广发求贤令,网罗天下英才。对这些“知识分子”,“能人异士”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有什么好吃的他都会想到这些人,对他来说,这些能人异士,就是他能够称帝的“大宝贝”。

三、揣摩人心。刘邦的心理学玩得非常好,他知道人是都会有欲望的,如果利用得好,那么此人便能为己所用,因此刘邦为了达到某个目的,经常向别人画大饼,说事成之后,如何如何的封赏他,于是手下也是很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对于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他也都能提前判断出来,并想好对策,像韩信谋反之时,他早就已经想到了,并且提前想好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