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在我们看来一直都是一个唯唯诺诺,遇到事情只知道退让的人,所以,很多人说让他做皇帝是非常的不适合的。毕竟,最后因为李治,大唐的江山才会落到武后的手中,李唐王孙才会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之后,唐朝历史上为得到天下之主发动政变的事例就越来越多。甚至,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和李泰为了当上皇帝都不择手段,而其它的皇子也在蠢蠢欲动之中等待时机,最终,为了避免皇子们为夺位互相残杀李世民只能传位给对皇位无意又对兄弟仁厚的李治。

唐太宗为什么要选择李治,唐太宗为啥立李治为太子

这样看来,李治这个皇帝倒是做得便宜,全凭父亲李世民的宠爱,不费丝毫力气就是天下之主了。但是,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都熟稔于心的一个原因是李治比其它皇子品德好,李治很孝顺,性格又比较温柔。第二是李治对兄弟亲厚。但是,可以看出,李世民传位给李治也不是情非得已,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可是,李治相比于其他人,他难以替代的优势又在哪里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李治对皇位是没有兴趣,因此,他没有私心。在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后,最忌惮的就是自己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争个你死我活。但是,太子却偏偏不争气,偏要往枪口上撞。李承乾自己做了太子之后都还不满足,想自己做皇帝。而四子李泰以为李世民对自己宠爱,就为所欲为,在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到处联系朝臣,壮大自己的势力。

唐太宗为什么要选择李治,唐太宗为啥立李治为太子

并且,在李承乾被流放之后,李泰又一边讨李世民欢心,一边让自己朝廷上的同党为自己在李世民面前吹嘘,想要李世民立他做太子。都这样了,李世民还可能不知道李泰的用意吗?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呀。况且,李泰都是在表面上自己对兄弟很和善,这也不过是为了让唐太宗把皇位传给自己而已。

甚至,在贞观十七年,李泰借机向自己的父亲撒娇,声称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可以说,正是因为李泰太会做戏,李世民才会觉得李泰靠不住,他得了皇位那自己的其它儿子就没活路了。

唐太宗为什么要选择李治,唐太宗为啥立李治为太子

第二点,李治是李世民所有儿子当中最孝顺的。李世民身上生了大毒疮,他为了能让李世民好起来就亲口去吸脓血。长孙皇后去世,他也是悲痛不已。反观李承乾,妄图发动政变将李世民赶下台,自己做皇帝,简直是大逆不道。然而,李泰在孝道上对李世民也是当面一套背面一套,这点李世民自然感受得到。所以,从孝道上看,李世民更加看中谁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点,李治对自己的兄弟都很友好、和善。李世民就看中了这点,或许是因为李世民知道争权夺位的残酷,所以,不希望再发生兄弟为争夺皇位互相残杀的事,就青睐于李治的仁德。而李承乾和李泰却因为太子之位而互生嫌隙,明争暗斗。在李世民有意传位给李治时,就问过李治做了皇帝之后,李治的兄弟该当如何。而李治的回答当然就是李世民所希望的那样。

唐太宗为什么要选择李治,唐太宗为啥立李治为太子

第四点,李治相对于其它的皇子而言,他没有不好的习惯。相比李治的洁身自好,李承乾和李泰就不行了。李承乾在暗中豢养面首,而李泰背着李世民偷偷培植自己的势力,都是李世民所嫌恶的。最终,李治并没有做出类似出格的行为。

虽然,前几项李治都做得很好,但是,很多人会觉得李治的能力很弱,个人性格也不适合做皇帝。太懦弱不自立,不然皇权怎么会落到武则天手里。但其实,李治在处理国事方面的政治能力也是非常拔尖的。李治在做了太子之后,无论是处理国政,还是参与政务讨论,表现得都非常出色。所以,大量的事实证明李治的治国能力并不差,李世民也可以安心的把国家交给他。

唐太宗为什么要选择李治,唐太宗为啥立李治为太子

事实也证明,李世民让李治做太子是没错的,李治做了皇帝之后,可是为国家发展做了好几件大事。

李治在“贞观之治”后开创了“永徽之治”,并且,在李治在世时,大唐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向上的。全国人口从贞观二十二年的360万户,增加到永徽三年380万户。之后,李治还调整了李世民在世的一些劣政,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更是将门阀世家控制朝廷局势走向的局面打破,自此,朝廷用人不再是被高层士人控制,更多的寒门弟子也能够凭自己的能力有步步高升的机会。

还有一件大事是李治扫除边患,李治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登基之初,就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重用太宗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勤勉执政,最终,将唐朝的疆域扩展到唐朝历史上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

唐太宗为什么要选择李治,唐太宗为啥立李治为太子

这也算是达成了李世民的一个心愿,毕竟,李世民身前的最后一战就死攻打高句丽。

最后,李治也确实没有辜负李世民的希望,善待自己的兄弟。因而,不论是从李世民在世时李治辅助从政的表现来看,还是李治在位时治理天下的表现来说,都证明了李世民选择李治做皇帝是没有错的。李治确实是一个做皇帝的好人选,至于后来武则天建立武周王朝,夺走了李唐天下又是后话,可以说,李治在把政权交给武则天时也不能未卜先知。

参考资料:

『《旧唐书·本纪第四·高宗》、《新唐书·本纪第三·高宗》、《资治通鉴·唐纪·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唐太宗为什么要选择李治,唐太宗为啥立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儿子很多也很有治国之才,为何会选择李治继位?

唐太宗李世民有很多儿子,有三位很出众,为何李治能继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很多人都觉得李治刚开始就被册立为太子,其实,李世民是没有办法了,最后才选了从小就不看好的李治。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两个哥哥都不怎么争气,总是胡闹,最后李世民也不会注意到这个儿子。在李世民篡位成功后,他也按照嫡长子制册立仅有7岁的李承乾为太子,在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中,李承乾是嫡长子,也是最为优秀的儿子之一。

当年李世民为了能够登上自己垂涎多年的位子,先是将兄弟杀害,然后逼迫父亲退位。所以李世民不希望这样的事件在自己的身上再次上演,于是早早的就将李承乾立为太子,幼年的李承乾也很优秀,他知道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李世民为他安排了最好的师傅,每天对他传道受业。按照帝王的培养标准对他严格要求,希望经过几年的培养他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帝位接班人。

几年后,李世民还让李承乾监国。只是好景不长,等到李承乾成人之后,和小时候一点都不再相像,这时的李承乾李世民很是失望。他不仅不再用功,而且还变得愈发堕落,所做的大多事情都不合礼法。他甚至还从牢狱中放了一批被监禁的罪犯,让他们为自己做事。他还经常带着下属到郊外打猎,将百姓的庄稼破坏,也不觉得不对。甚至还将李世民派来的教导者杀害,当时凡是大胆劝谏李承乾的都被他给暗中处理掉了。李承乾的昏庸让李世民很是懊恼,没想到小时候表现很好的儿子,此刻居然变成了这幅样子,民间怨声载道,朝臣也颇为不满。

大儿子倒台之后,这时李世民注意到了二儿子。李泰虽然也颇有学识和能力,他不想大儿子一样玩忽职守,而是凡事用功,为了讨得父亲欢心,李泰每天都会和众多谋士一起参与学道。其实李泰本不是爱学习之人,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李世民认可他,果然,听到下属的汇报,李世民觉得李泰是个可塑之才,于是也萌生了将李泰立为太子的想法。

李世民当时每个月给李泰的用度甚至都超过了太子的用度,只是后来魏征等人多次劝谏,为李世民剖析利害关系,希望李世民能够停止对李泰的宠爱。其实,李泰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他早就想夺得储君之位,而且还在暗中勾结朝中官员。目前,朝中已经有很多大臣都投到了李泰的麾下,甚至有些大臣还建议李泰提前谋反,逼迫李世民册立他为太子。

虽然当时李承乾一直胡闹,但是李世民也没有对他进行严惩。只是李承乾依旧不知悔过,反而愈发胡闹,他甚至和麾下的将领一起策划让李世民退位让给自己。在李承乾和李泰都准备谋反的时候,这时还有一个叫李佑的儿子也想要造反,只是他的造反之心早就被李世民所察觉,李世民早早就派将领去抓获李佑,所以李佑的叛变才行执行,就被父亲压下。

李承乾看到李佑谋反失败,觉得他的机会来了,而且他现在就身处在皇宫之中,立马和自己的支持者开始策划如何谋反成功。等他们攻到李世民那里时,早就被李世民的部下一举拿下,太子因为谋反之事被贬为庶人,太子的拥护者也都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当时李世民觉得太子被废之后,也可以考虑册立李泰为太子,只是朝臣都反对,他们觉得李泰虽然表面看起来正直。实际上李泰十分阴险,如果真的当了皇帝,未来李唐王朝的结局难以想象。

当时李泰看到大哥下台之后,也觉得皇位肯定是自己的了,只有弟弟李治是他的威胁。他故意恐吓李治,不让他和自己争权,于是在其他几个在争权的时候,李治都是躲在一边,从不参与。李泰恐吓李治的事情被李世民知道后,李世民对这个儿子也更加厌恶了。

老大被废,老二心思深沉,不配为君,这时只有老三了。虽然李治平时较为懦弱,不过,李世民觉得只要好好辅佐,未来李治也会成为一名仁君。于是就将太子的位子给了李治,当时的李治根本就不会想到父亲准备传位给他,那时的李治才只有16岁,比其他的兄弟们都要软弱很多。如果两个哥哥不胡闹,皇位也不会到李治手中,不过,李世民的确没有看错人,李治未来也成了一位仁君。关于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之事,您有什么看法呢?

唐太宗为什么要选择李治,唐太宗为啥立李治为太子

李治有哪些优点?为何李世民会传位给他呢?

除了开疆拓土,唐高宗李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同样是成绩斐然。唐高宗任用了一批贤良人才,重用太宗朝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从此,还“日引刺史十人入阁,问以百姓疾苦,及其政治”。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他是李世民的第九子,太子是他的亲大哥李承乾,热门候选人是他的亲二哥李泰。太子位早已确定,而李世民还让李泰住在武德殿,武德殿可不是寻常地方,李世民即位之初,来谈谈不“昏”,李治在其位期间,唐朝疆域扩大,人口数量大增,平定突厥隐患。也解除西北及其他地方的隐患,从这一点来说,不能称之为“昏”。

李治没有跟他辩论,史书上记载,李治当时很慌张,整天魂不守舍的样子,太宗就问他怎么了?他不说,太宗一连问了好几天,他才说了,说李泰跟他说了这番话,不得以让她来帮自己,当然武后的野心他也不会想到的。李治在位其间,唐朝的疆域是最大的1200万到1500万平方公里,也是政治最清明的时期,说明他既不昏也不庸。

按照李世民自己的说法就是他认为李治仁厚,如果选择李治继承皇位的话,那么李承乾和李泰都不会有问题,但是如果选择李泰的话,可能李承乾和李治就不会存活了。论治国能力,唐高宗李治虽然比不上李世民,但也绝对不是庸庸碌碌之辈,在唐代皇帝中也算是佼佼者。

唐高宗李治手上也建立了很不错的功勋,特别是由于他的努力,使唐朝的版图在他的手上最大。而且在他的手上也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