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切·格瓦拉,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们经常可以在衣服的团或是水杯图案、涂鸦等等都能看到切·格瓦拉的头像。切·格瓦拉在世界上获得了无数神圣的光环,被很多青年人所膜拜和景仰。渴望像格瓦拉一样摩托行天下,渴望尽量填充一丝理想主义,渴望自己的灵魂像白纸一样,然后寻找生命的方向。

切·格瓦拉的故事是怎样的?切·格瓦拉为何被全世界如此推崇?

这个是切·格瓦拉最著名的肖像,是1960年由著名摄影师阿尔贝托·科尔达所拍摄,据说是人类历史上复制量最大的头像之一,这个头像不仅出现在壁画、游行、音乐会等各种公共场合,也出现于邮票、服装、杯子、钥匙链、皮带等生活用品中。

一个以革命为终身事业的男人,最终在人类社会中以无差别的形式出现在各个领域,并受到狂热崇拜,不得不说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可以同切·格瓦拉一样既被主流文化接受和瞻仰,又被非主流文化推崇膜拜,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他的与众不同。

切·格瓦拉的故事是怎样的?切·格瓦拉为何被全世界如此推崇?

切·格瓦拉用后世对他的评价向所有热爱和痛恨他的人证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价值来自他的精神,与阶级立场无关,与国家民族无关,甚至与生死无关。

那么切·格瓦拉到底因为什么被人如此推崇呢?

他是出生于阿根廷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和古巴游击队领导人。格瓦拉于1959年参与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七二六运动”,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在古巴新政府担任了一些要职之后,格瓦拉于1965年离开古巴,在其它国家继续策动共产革命。

切·格瓦拉的故事是怎样的?切·格瓦拉为何被全世界如此推崇?

格瓦拉在饥寒交迫中迎来了人生的谢幕

首先是刚果,然后是玻利维亚。在玻利维亚,他在一次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军事行动中被捕,并于1967年10月9日被玻利维亚军队杀害。死后,他成为了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中的英雄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在这位传奇革命家短暂的生命历程里,他的声名在另一个革命王国——中国并不显赫,然而今天的中国,切的名字已为千万人所传扬。

在中国数以万计的格瓦拉推崇者中,也许不会有几个人去读一读古巴总统卡斯特罗刚刚撰写的纪念长文,更不会有几个人对切的治国理念和游击战方略,以及他在非洲的扎伊尔期间巨大的内心变化感兴趣,因为那些太具体、太琐屑、太世俗、太不格瓦拉了。

许多人推崇切,没错,但他们推崇的是作为一个符号的切,而不是活生生的那个切。

切·格瓦拉的故事是怎样的?切·格瓦拉为何被全世界如此推崇?

随着“红五月”、“反战”和“垮了的一代”,在西方,个性解放、反抗权威和秩序的思潮席卷了整个上世纪70年代,敢于反抗霸权、垄断、资本和权威,并具有不恋权势的清教徒特质和“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无畏品格的格瓦拉,便很快成为这一代充满叛逆和反权威思想、追求个性自由的西方青年心目中的偶像和英雄,他屡屡以微薄力量挑战强大军事机器的行为,在这些青年眼中,更是充满了浪漫主义气质。

于是革命者切·格瓦拉首先在他们当中成为偶像、符号和英雄,他的头像被高举在反全球化示威的行列中,被印在反战标语和旗帜上,甚至环保主义者也会把切·格瓦拉当做自己的保护神,他的名字常常被摇滚乐手唱响,形象被印在从雪茄烟盒到T恤五花八门的物品上,庇佑着更多的人,切·格瓦拉很快成为全球性的符号,

切·格瓦拉的故事是怎样的?切·格瓦拉为何被全世界如此推崇?

他象征着叛逆、自由、反威权、不逆来顺受,也许一些以切的名义发起的行动其实恰是切所反对的,也许只有南美乡村和贫民窟里的穷人才真正懂得切所说、切所想的,但这并不重要:切·格瓦拉只是一个符号。切在中国真正的大众化,却是随着摇滚乐队的载歌载舞和文化衫,随着MTV、电影和西方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时尚传入,并迅速地本土化。

切·格瓦拉的故事是怎样的?切·格瓦拉为何被全世界如此推崇?

如果说在西方,切的符号更多出现在街头,在中国,他却往往呆在卧室或音响室的天花板上,或个人电脑的壁纸上;如果说在西方,切更多是一种群体符号,在中国,他却被无数个人所尊奉,所收藏。

和西方的格瓦拉尊奉者多数来自劳工和边缘阶层不同,在中国,切往往是“精英”、白领、小知识分子等的话题,却通常不为普通劳动者所熟知(真正的切,恰是前者的敌人,后者的朋友),他们津津乐道于切的廉洁,切的理想主义,他们对切在古巴银行行长任上吓跑贪官污吏的轶闻耳熟能详,对切的积极反美更赞不绝口,却未必敢领教切的清教徒生活,更难效仿其骑着摩托车遍访拉美民间疾苦的颠沛生涯。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仅因为切的造型很酷,或者别人也在谈论切而去关注,去追慕,却并不了解这位外貌英俊、出身中上阶层的阿根廷人为与穷人打成一片,在演讲时几乎永远使用最俚俗、最普通的大众语言。

对大多数中国追慕者而言,切·格瓦拉只是一种时尚,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思想。

切·格瓦拉的故事是怎样的?切·格瓦拉为何被全世界如此推崇?

同样是符号,西方世界的切和中国的颇有不同,前者更具叛逆性而后者更接近完美的理想主义者,这和符号的特质有关:不论在哪里,切都被当做对人们心中不满的逆反,不满的差异,自然也产生了作为符号不同的切·格瓦拉:

中国的切迷对全球化不会有太多切肤之痛,而在另一些国家,激进青年们也不会对其改造私有化的故事产生多少兴趣。

英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在这个消费至上的时代,商场、竞技场的经营成为社会偶像的主流,但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任何人,其心目中或多或少都有英雄影子的存在。

在今天的中国,在缺乏英雄的年月里,切·格瓦拉这样的英雄符号也更容易流行、更容易被当做人们的心灵寄托,而且如陈年佳酿,历久弥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