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民歌,云南省泸水县、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傈僳族民歌历史悠久,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族崇尚唱歌对调,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傈僳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有“峡谷天籁”的美誉。

傈僳族民歌有什么特征

民歌题材

傈僳族的民歌各式各样,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老幼都能唱。一般人出门、上山、走路,触景生情,信口而唱。这种无目的、信口而唱的民歌,白天在田间、地头或是山上、路上随时可以听见,但曲调大都一样,只有快慢之分。这种快慢有的在词与词之间表现,有的在句与句之间表现,用快慢不同来表现内心的欢乐、喜悦或是苦闷与忧愁。

歌种分类

傈僳族民歌包括木刮、摆时和优叶等歌种。

木刮

木刮在傈僳语中原泛指所有的歌和调,后来逐渐成为叙事古歌的专称。其他属木刮类的歌、调一般冠以内容,如阿尺木刮(山羊调)、其奔木刮(三弦调)等。木刮主要用于内容严肃、气氛庄重的传统叙事长诗,并多在民族节日、集会等时间和场合歌唱。曲调朴实、深沉,具有苍凉、古老的风格。

木刮一般由中老年男子分为两方,盘腿围坐火塘边,各以男、女身份一问一答对唱。对唱时双方都由一人领唱,众人伴唱,领唱者唱一句,伴唱者和一句,吟唱中以酒助兴,边饮边歌。木刮对唱还具有竞赛的特点,若双方领唱者均为对歌能手,对歌往往持续几天几夜。

优叶

优叶主要流传于福贡县傈僳族村寨,按歌唱内容及形式分为两类:

一类由中老年人围坐火塘边一面饮酒一面对唱,主要内容是追述旧时的悲伤、苦难,曲调低沉、速度徐缓、旋律平稳。

另一类曲调轻松、活泼,是青年男女传情表意的主要方式,可男女对唱,也可在同性间对唱。第一类优叶现已较少传唱,第二类优叶至今仍广为流传。优叶常见曲目有《打猎歌》、《悄悄话》、《砍柴歌》等。

莫广

莫广为傈僳语,译为“古老的歌”或“古老的调子”,大多由上了一些年纪的人来演唱,歌曲主要讲述了家谱、生产生活等内容。这些“调”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物特征和故事情节,有诗歌的韵味,其特征是词和曲调有机地完美结合,非常容易记忆与演唱。

莫广的开头有一句固定的唱词,译为根基,这一句是讲傈僳族开天辟地的“猿猴创世”,演唱莫广之前都要以这个为引子,唱完引子再演唱所要演唱的内容。演唱莫广的时间、地点一般都是节假日里宴饮喝酒的时候,边饮酒边歌唱。演唱形式有一领众合式和对唱式。

代表作品

木刮代表曲目有《创世纪》《生产调》《牧羊歌》《逃婚调》等。

摆时代表曲目有《竹弦歌》《忆苦歌》《孤儿泪》等。

优叶常见曲目有《打猎歌》《悄悄话》《砍柴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