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时节在迎春仪式上“打春牛”,又称为鞭春。民俗,流行于中国许多地区。“春牛”,用桑木做骨架,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塑成。身高4尺,长8尺,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人们到先家坛奉祀,然后用彩鞭鞭打,把“春牛”赶回县府,在大堂设酒果供奉。男女老少牵“牛”扶“犁”,唱栽秧歌,祈求丰年。

解放前后又出现了“打春牛”的耕作戏,一人系犁,一人掌犁,边耕边舞,或游于乡间,或演出于舞台,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立春为什么鞭春牛

起源

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文化,据说自西周时期兴起。《礼记·月令》记载,先秦时期,每逢孟春之月,天子就要率领三公九卿到郊外迎春。后来,这成了官民共同遵守的礼俗,历代最高统治者都照行不误,每年春季"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县府的开耕仪式由县官主持,乡村的春耕仪式由民间组织主持。

历代沿袭,唐宋尤盛,至今已有3000多年。这种习俗,一般以四人抬泥塑春牛为象征,由春官执鞭,有规劝农事、策励春耕的含义,也是喜庆新春、聚会联欢的形式。这仪式发展到了明清,更是隆重,据清人的《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男人们“鞭春”时,女人们“戴春”,她们头戴色彩艳丽的纯幡,也用裁剪的春燕、春蝶做饰物,老人和孩子则不忘“咬春”,也就是吃春卷、春饼。从这种祖祖辈辈延续不断的迎春活动中,人们得到一种生命活力的释放,更获得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

制作

制作春牛时很有讲究,春牛的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12个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条象征春天;同时柳条鞭子长二尺四寸,代表24个节气[3]。

古典诗词

观小儿戏打春牛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

诗词

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

土脉应雨膏,不似今看乐。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

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

(唐)卢肇《谪连州书春牛榜子》

阳和未解逐民忧,雪满群山对白头。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考证

“打春牛”不能算是民俗。如果没人组织,明天它可能就消亡了,什么是民俗?民俗是不需要谁来推动的,比如春节回家,不论多么困难,大家还是自发地去做,这才是民俗。

作为活动,可能它是成功的,搞得很热闹。但它不能算“民俗”,因为普通人参与不进来,只是看看热闹。此外,它与传统记载不符,过去“春牛”是从东直门进北京的,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和展示活动,非常庄重,如今变得太娱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