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县,建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隶属昌州。公元885年(唐光启元年),昌州由静南县迁治大足。至公元1279年(南宋末年),大足一直是昌州州治所在地。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即在这近400年间完成。

大足石刻最初是谁开始建造的

现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的为凿于公元650年(初唐永徽元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后200多年间仅新开凿圣水寺摩崖造像一处。这两处初、中唐造像总共不过20龛。直到公元885年昌州迁治大足后,摩崖造像方渐大兴。

公元892年(唐景福元年),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节度使韦君靖,在县城北龙岗山(今北山)营建"粮贮10年,兵屯数万"的永昌寨的同时,首先在北山凿造佛像。此后,州、县官吏和当地仕绅、平民、僧尼等相继效法,直到公元907~965年间(时为五代十国时期。四川为蜀国,史称前蜀、后蜀)营造佛像不断,形成大足石刻史上第一个造像高潮。

892年5月的一天,当韦君靖率领他的工匠们在大足北山崖壁上打下“毗沙门天王”像第一锤时,这个为了赎罪的武人,不会想到,他拉开了中国石窟艺术继云冈、龙门之后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石刻造像的序幕。

“毗沙门天王”造像,是大足石刻中的第一尊大型造像。毗沙门天王名北方多闻天王,是佛教护持北方的护法神,有趣的是,这尊造像虽说有着一个印度神的名字,身上却披着中国古代武将的铠甲。它和韦君靖时代已流行开的一个传说有关。

据传,天宝元年(742年),安西城(今新疆库车县)被番兵围困,唐朝边将表请救援。但因路途遥远,救兵难到,唐玄宗即让不空和尚请北方毗沙门天王神兵救援。于是天王金身出现,番兵大败。玄宗闻奏大悦,敕令诸道节度所在州府于城西北及营寨并设其像供养。此后,毗沙门天王被军旅视为保护神,韦君靖造此像有自我比附为唐之毗沙门王之意。

以大足北山的毗沙门天王为代表,中国化的佛教人物形象成了大足石刻的一个重要特点。佛和菩萨,他们都长着中国人的面孔,有着中国人的装饰。大足石刻完全摆脱了域外佛教雕刻艺术对中国早期石刻造像的影响,创造出了一种纯中国式的石窟雕刻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