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戏,旧称“土戏”,布依语称“符艺”,1953年随着布依族名的确立,统称布依戏。《布依族简史》称:“在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册亨州内的秧坝,普安州(今兴义)的巴结,开始编演布依戏”。所谓编演,只不过是就祭祀词中的部分唱段稍作改动或补充,在酒宴中作消遣唱跳而已。但她却孕育了布依戏的锥形。

据《兴义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布依族传统祭祀多已不戴面具,‘老摩’跳神时的祭词中,已含有类似折子戏的本民族民间故事唱段。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后,王姓土司仍世袭其亭目之职,其宗支乇孝五等常召请族人参加传统祭祀活动,在‘老摩’的主持下,让部分族中子弟参加传统祭祀活动,至清嘉庆(1797年)时。

布依戏包括什么

王姓土司族子王金龙等,一面兴办私塾教育族中子弟,一面与族人就祭祀跳神中的唱段补充改编,加上情节人物,在节日酒宴中作消遣跳唱。”这是布依戏的萌芽时期。

布依戏的发展过程,也是布依戏从宗教中分化出来的过程。《兴义县志》载:“……从此,布依戏已具雏形,并从祭祀活动中分离出来,在巴结民问出现,同时促成王姓家族的族中戏,在王氏的后辈中代代相传。历经数代,逐渐分行当,配乐队,吸收部分祭祀乐曲来丰富曲牌。

到清光绪初期(公元1875年),已具舞台演出形式。光绪29年(1903年),在族人王寿山等倡仪下,多人出资首次制作一批服装,在巴结老场南搭台演唱,并在南盘江两岸流动演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文化部门重视,活动频繁。“文化大革命”中,活动中断。1983年,巴结建民族文化站,重组布依戏队。

音乐曲调

布依戏的音乐曲调有【京调】、【起落调】、【翻演调】、【马倒铃】、【正调】、【长调】、【八谱调】、【反调】、【武打升官调】、【过场调】、【倒茶调】、【吃酒调】等。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主要包括尖子胡琴、朴子胡琴、笛、短箫、木叶、三弦、琵琶、月琴及大锣、大钹、鼓、木鱼、包包锣、小马锣等。

表演程序

布依戏表演时有固定的程序,一般由祭祀、请祖师开箱、降三星、打加官、正戏、扫台、封箱等部分组成,其中正戏是主体部分。

步法

布依戏中的小生、文官多走三角步;大王度四方步;武将上马挥戈,走马弓步;小丑三步一跳一转身,走玩耍步或猴步;旦角走紧腿横移步,小三角步和摇曳多姿的高低步。

武打

布依戏的武打,由于各戏班师承不一,故其打法各异,武打中有简单的述语。“挡巧”在对打中甲方手持兵器,掠过乙方头部,作砍杀状,乙方低头躲闪;在“挡丁”中武将交锋时,二马相遇,甲方举枪刺击对方腿部,乙方拿兵器抵挡。除此外,还有“上挡下叉”、“扎挡”、“打四门”等。册亨首述、乃言等布依戏班,在武打中还把大横拳、小横拳、八卦掌、三节棍等武术、拳术掺柔并用,形成了在武打方面的特色。

代表剧目

布依戏正戏的剧目包括布依族剧目和移植剧目两类。布依族剧目以讲述布依族传说故事为主,有《三月三》、《六月六》、《罗细杏》、《人财两空》等,唱、白均用布依语,民族特色十分浓郁。移植剧目主要从汉族民间故事移植而来,包括《玉堂春》、《蟒蛇记》、《秦香莲》、《祝英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