冣盱眙冣 读[zuì],又读 [jù]。同“聚”,意思是聚集,积累,出自中国古文。《说文》冣从冖从取。积也。《徐曰》古以聚物之聚为冣,上必有覆冒之也。

作者:马培荣

《盱眙简史》是盱眙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最新推出的盱眙历史最简本,由副会长马培荣编著,试图以4万字讲述盱眙4万年的历史。全书共分概述并20章,现分期在冣盱眙微信平台发表,以供各位盱眙老乡、历史爱好者查看收藏。

盱眙 三国,江苏小龙虾之乡盱眙

第七章 汉朝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经过五年的楚汉争战,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登基称帝,是为汉高祖,且将公元前206年攻入咸阳封为汉王始纪年,称为“汉朝”。西汉从前206~公元8年。中间有新莽(王莽篡位)时期从公元9~23年,后淮阳王刘玄复辟2年。从公元25年刘秀光复汉室、登位称帝,始称东汉,至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魏,汉亡。从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两汉共历12 13帝时441年。

(一)西汉

西汉从前206~公元8年,历12帝214年。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伐匈奴、通西域、平岭南,国力渐强,版图扩大。

1、汉封王侯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取咸阳自立汉王,纪年汉元年。汉五年(前202年)项羽自刎,次年刘邦正式称帝为汉高祖。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先后剪灭异姓王,开始分封同姓诸侯。其时与盱眙有关的就有“三王”“五侯”。

(1)“三王”即:

荆王刘贾(前206年,升东阳郡为荊国,封刘贾为荆王。前195年,荆王刘贾战死。)

吴王刘濞(荆王刘贾死,改荆国为吴国,封刘濞为吴王。前154,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被杀。)

江都易王刘非(刘濞发动“七国之乱”被杀,废吴国改江都国,封刘非为江都易王,都广陵即今扬州。前129年刘非死,葬于盱眙东阳大云山。)

盱眙先后属荊、属吴、属江都国。

(2)“五侯”即:

赘其侯吕胜(注:赘其地在盱境);

盱眙侯刘象之;

睢陵侯刘定国(注:睢陵地在盱境);

堂邑侯陈婴(注:陈婴,盱眙东阳人;堂邑,今六合);

东阳武侯张相如。

2、金屋藏娇与千金买赋

陈阿娇,东阳陈婴的重孙女,馆陶长公主刘嫖与陈午(陈婴孙)的女儿,汉景帝刘启的外孙女,汉武帝的表姐。长公主问刘彻要不要媳妇,刘彻说:“若阿娇为媳,当以金屋为住。”此为成语“金屋藏娇”的来历(班固《汉武故事》)。景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改立刘彻为太子,陈阿娇入宫受封太子妃。前141年刘彻继位即为汉武帝,立阿娇为陈皇后。因阿娇没有生养,花九千万钱求子无果,武帝便诏卫子夫入宫并封为夫人。阿娇醋意大发、寻死觅活,引发矛盾。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被以“巫蛊”罪名罢退长门宫。阿娇希望再得到宠幸,以千金为酬请司马相如为作《长门赋》,想以名赋感动武帝,这便是成语“千金买赋”的来历。

3、孔安国出任临淮郡守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设临淮郡,都尉治盱眙。太始初(前96年)孔子第11世孙孔安国由博士改临淮太守,在盱眙建“先圣燕居殿”,后改书院。盱眙、泗州的“名宦祠”有祀。

4、大云山西汉王陵

江都王刘非即位后,即在盱眙大云山建造陵寝,其总面积25万平方米,建有除南北走向的三座大墓外,还有13座陪葬墓,以及武器坑和车马坑。据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的考古发掘,其为夫妻同冢异穴合葬墓,陪葬了大量陶器、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共约一万余件(套),其中一号墓、二号墓中均有“黄肠题凑”和“金缕玉衣”,是汉代最高级别的寝陵之一。

5、瓠子口决堤水淹淮泗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夏,黄河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泛入泗水、淮水,淹及东南十六郡,中原江淮,洪水汤汤,泽国一片,灾情严重,尤以淮泗为最。盱眙遭受严重洪涝,损失惨重。

6、游侠田君儒、倪长卿

《史记·游侠列传》载,“临淮倪长卿、东阳田君儒,虽为侠而逡逡有退让君子之风”。《汉书》作“陈君儒”。1990年在东阳大云山汉墓中出土铜质印章一方,双面均有阴刻篆书印文,一面为“陈何贾”,另一面为“陈君孺”,印证了“君子游侠陈君儒”记载的事实,且确定了陈君儒为临淮郡东阳人。

7、路温舒撰呈《尚德缓刑书》

汉宣帝时(公元前74~前49年),临淮太守路温舒呈奏《尚德缓刑书》,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劝诫减省法制、放宽刑罚、崇尚德政。

(二)新朝(新莽)

公元9年,王莽篡汉当政,时为“新朝”(或称“新莽”)。公元23年义军大败王莽,立汉室淮阳王刘玄为帝。短命的王莽新朝仅存14年。

1、王莽改县名

王莽新朝,改临淮郡为“淮平郡”,改盱眙名“武匡”。

2、瓜田仪长洲举义

新莽朝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临淮(盱眙)人瓜田仪据会稽长洲举义,声势浩大,所部万人。

(三)东汉

东汉从公元8年,历12帝214年。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伐匈奴、通西域、平岭南,国力渐强,版图扩大。

1、光武帝复改盱眙、临淮

公元25年,刘邦九世孙刘秀推翻新朝,光复汉室,称“汉光武帝”,史称东汉。东汉立,复改“武匡”为“盱台县”。建武十五年(39年)刘秀以原临淮郡置“临淮国”,封其子刘衡为临淮公。十七年(41年)六月刘衡薨而国除,复改国为郡,仍治徐县。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以临淮郡置下邳国,封刘衍为临淮王,改治下邳(今邳州)。章帝时(76年),将临淮并合于下邳。

2、陈宠父子撰呈《辞讼比》《决事比》

东汉章帝时(76~87年),临淮郡吏陈宠撰著律法专著《辞讼比》7卷、《决事都目》8卷。安帝时(107~125年)陈忠撰《决事比》23条上奏皇帝。

3、严佛调弃官礼佛译佛经

严佛调(118~197年),原名严浮调,东汉临淮人,汉桓帝永寿年间(155~158年)任临淮郡都尉,驻节盱眙。时佛教东传,安息国王子、高僧安世高于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来到洛阳,传经讲佛、翻译佛经。严浮调遂弃官礼佛,拜安世高为师,改名佛调。同译经书,讲授经文,称著“严阿只梨浮调”。前后20多年译经书30余部。还自撰《沙弥十慧章句》一书。灵帝末(188年)回到临淮,开设佛坛,始建寺院贴山寺(今铁山寺)。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前往西域天竺、大月氏等国弘扬佛法。客死途中,终年80岁。佛教界认为,严佛调为中国出家佛徒第一人、翻译经书第一人、自撰经书第一人。

4、孙坚任盱眙县丞

东汉末,孙坚任盱眙县丞,所在有称,吏民亲附。为御战事,集淮泗精兵1500余人,坚守盱城。后征讨黄巾,参与“十八路诸侯反董卓”,立有功劳,被封为长沙太守。其子孙策、孙权始建吴国,孙权为吴王。

5、刘备君川大战袁术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刘备与袁术于盱眙君川大战。今境域有刘先主庙(刘备庙)、武侯庙(诸葛亮庙)、石城(即关城,关羽驻兵处)、公路城(袁术驻兵处)等遗迹。

6、陈登屯田建洪泽桥

中平五年(188年),25岁的陈登举孝廉任东阳县长。建安四年(199年),广陵太守陈登在盱眙北屯田,筑破釜塘以灌溉之。五年(200年)陈登在盱眙滚子涧上建大型双梁石平桥——洪泽桥,长六丈四尺,宽一丈二尺,高一丈。后在桥旁建“伏波将军庙”(亦称“洪泽庙”),庙旁集镇为“洪泽庙”(俗称“洪庙”“红庙”),为古驿道上重要的集镇。今仍为村庄。

第八章 三国

(公元220~265年)

公元220年十月,魏王曹丕胁迫汉献帝刘协“禅让”退位,曹丕称帝,改国号“魏”,建元“黄初”,称“魏文帝”。221年四月,刘备亦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建元“章武”,称“蜀昭烈帝”。孙权见魏蜀皆称帝,亦于229年四月在武昌称帝,国号“吴”,建元“黄龙”,称“吴大帝”。至此,进入三国鼎立、战乱纷争。至263年蜀帝刘禅降魏,蜀亡;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帝曹奂退位,魏亡。历时45年纷争的三国时代宣告结束。

1、鲁肃功仕东吴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临淮东城人,性豪爽、喜读书,常射猎于南山(今盱城诸山)。且仗义疏财,与周瑜友甚。建安二年(197年)率部投吴;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去世鲁代其职。今盱眙县境内有鲁山、鲁城,县北临淮集有鲁肃墓等遗迹。

2、陈矫辅佐曹魏

陈矫(?~237年),字季弼,东阳人,广陵太守陈登请为功曹。广陵被围,陈矫驰魏以求援,领兵破敌。后任相县令、彭城太守、西部都尉。曹操西征拜为丞相长史。魏文帝升其尚书令,明帝封其东乡侯加光禄大夫,又拜司徒。景初元年去世,谥号贞侯。

3、邓艾修白水塘

邓艾(197~264年),字士载,文武全才,深谙兵法,著有《济河论》。魏明帝正始二年(241年)奉令至盱眙屯田,驻君川,凿河道、开陂田、建石鳖城,修白水塘,“开八水门,有七十二闸,立屯溉田一万二千顷。乡民云:日浇万顷不求天”。(《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4、马钧卒葬盱眙山

马钧(约240年前后在世),字德衡,三国魏扶风人(今陕西兴平县,《安徽通志》载为安徽盱眙人),当为魏朝博士,官至给事中。马钧尤喜钻研机械,以成天下之名巧。他研制出指南车、改进了连弩、发石车等,发明的“水转百戏”,构思十分巧妙,众人服之,称为异事。魏明帝时受遣协助邓艾屯田淮上,见破釜塘周边地势高亢,戽水费力,故发明“翻车”(即龙骨水车),利用人力将水提到高处,以溉田亩,收获大增。见当地丝织机较为落后,于是改进绫机,大大提高了功效。《舆地纪胜》载马钧死后葬于盱眙慈氏山,墓在灵智庙旁。(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安徽通志》《舆地纪胜》)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盱眙 三国,江苏小龙虾之乡盱眙

马培荣,1952年出生,江苏盱眙人,高级经济师,高级程序员,IEM国际高级企业经管管理师,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首批333工程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多家刊物编委,先后获得国家部委等科技奖励29项(次),发表论文160多篇,出版科技专著10多部。2012年退休后致力文学创作,他自称是“人不在诗坛中,名不在诗人之列”的业余作者,已出版诗集《诗意空间》(8部),长篇小说《都梁史演义》、以及《马培荣散文集》《盱眙书览》《穆店史话》《话说盱眙》《盱城老北头》《都梁稿汇》等,现为盱眙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顾问,盱眙县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