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之所以能夺取帝位并开创“贞观之治”,两位心腹谋臣房玄龄、杜如晦居功至伟。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就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竟然打算要自断手足,杀死这两位“智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为什么想杀杜如晦

在唐高祖李渊创建帝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次子李世民居功至伟,毫不夸张地讲,若没有他的南征北战,帝国创建的难度将加大数倍,统一天下的时间也将大大延长。如果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那么李世民理应被立为储君,但在皇位传承中奉行的“立嫡以长不以贤”制度下,这种可能性却被无情抹煞。

对此,李世民心有不甘,背地里难免会有夺取储位的打算和行动,而这也引起太子李建成的猜忌和敌视。随着双方的龃龉与摩擦日渐增多,此时的唐高祖除了居间调和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而这种“和稀泥”的方式,只能更加激化双方间的矛盾。最终,兄弟二人围绕储君的争夺,只能通过你死我活的方式来解决。

李建成深知,若想除掉弟弟,首先需要拿掉他的两个“智囊”-房玄龄、杜如晦,由此让李世民阵脚大乱,然后方可一举成功。为此,李建成便在唐高祖面前百般谗毁房玄龄、杜如晦,并成功地说服后者将二人驱逐出秦王府,并不得私自拜谒李世民。消息一出,秦王府上下大惊失色,但又无可奈何。

随着李建成的逼迫日甚一日,李世民在焦虑无计的情况下,便派大舅哥长孙无忌暗中去请房玄龄、杜如晦,让他们帮助自己筹划应对之策。但房、杜二人考虑到自己现在的处境,深知外臣与亲王私自来往乃是朝廷大忌,一旦被人发现并告发,恐有身死族灭之忧。正是考虑至此,房玄龄、杜如晦便婉拒了李世民的邀请,并请长孙无忌代为解释原因。

李世民对房玄龄、杜如晦望眼欲穿,最终却得到二人不肯回府的消息,尽管有长孙无忌代为解释原因,但依然是怒火中烧,误以为房、杜跟自己离心离德,并准备改换门庭。为此,李世民解下腰间的佩剑交给尉迟恭,命其火速赶往房、杜二人的住处,让他们务必尽快赶来议事,若对方依然不肯听命,便即刻将他们杀死,然后携带首级回来复命。

尉迟恭领命后,火速赶往房玄龄、杜如晦的住处,对他们晓以利害关系,要求他们务必跟着自己回府议事。房、杜二人很清楚李世民是个言出必行的狠角色,今天若不听命,必然会立时被杀,所以思虑再三,只能咬牙听命。很快,房玄龄、杜如晦打扮成道士的模样,与尉迟恭分道进入秦王府,一场杀身大祸就此被化解。

时房玄龄、杜如晦皆被高祖斥出秦府,不得复入。太宗令长孙无忌密召之,玄龄等报曰:“有敕不许更事王,今若私谒,必至诛灭,不敢奉命。”太宗大怒,谓敬德曰:“玄龄、如晦岂背我耶?”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且往,观其无来心,可并斩其首持来也”...于是玄龄、如晦著道士服随无忌入,敬德别道亦至。见《旧唐书·卷六十八》。

房玄龄、杜如晦重回秦王府后,即刻劝说李世民应尽快铲除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并为他献上相应的计策。正是按照房、杜二人的谋划,李世民向其父密奏李建成、李元吉秽乱后宫,并意图弑君夺位,唐高祖听后大为惊愕,声称明日早朝鞫问。紧接着,李世民又率亲信埋伏在玄武门内,等到李建成、李元吉入朝谢罪之时,将二人射杀,此即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政变结束后,李世民不仅如愿以偿地当上太子,并且在不久后又迫使唐高祖退位,由此登基为帝,时在武德九年(626年)八月。事后,李世民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恭、侯君集五人功为一等。其中,房玄龄进爵为邢国公,杜如晦进爵为蔡国公,仅仅过了两三年时间,便全都成为宰相。

杜如晦与房玄龄辅佐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基础

房玄龄、杜如晦同时担任宰相期间,前者虽然能够提出不少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往往需要后者来帮助。而杜如晦做出的选择,往往又是最佳方案,正因如此,时人将他俩的组合称为“房谋杜断”。虽然房玄龄、杜如晦同时担任宰相仅有两三年时间(杜如晦早逝),但却帮助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基础,功劳如何强调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