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崇德六年,也就是皇太极五十岁的时候,他的身体就已经不行了。再加上当时宸妃的死,皇太极由于悲伤过度,身体更是一天不如一天。对于这个情况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此乃天特贻朕以忧也。”
所以,我们从这段话里也可以知道,皇太极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很清楚的。崇德八年的时候,五十二岁猝死于盛京后宫中的皇太极,他的死讯刚一传来,就瞬间震惊了满朝文武。可以说,众人不仅为皇太极的英年早逝感到悲哀,更是为大清的后续江山感到忧愁。
因为,在皇太极的生前,让谁作为继承人他一句话都没有留下,这让满朝的文武百官都不知如何是好,更是让有心的人因为皇位的问题而起了争执。但是,他们一时之间又选不出一个较为合适的继承人。眼看着皇太极撒手人寰之后,宏图大业又不能没有人来完成,因此,文武百官都着急了起来,朝野上下都为继承人的问题着急了起来。
此时,大家对于应该由谁来接任这戎马一生的皇太极位置而讨论了起来,不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能够接替皇太极位置的人只有两个人,也就只有这两个人最有资格:一个是身为皇太极嫡长子的豪格,一个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
作为嫡长子的豪格,在早年的时候就受到了努尔哈赤的赏识,年仅二十三岁就被封为贝勒,二十七岁被封为亲王,并且,更是在跟随皇太极进行征讨的时候就树立了赫赫威名。而且,最重要的是豪格屡立战功,并且,此时的他正值壮年。
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对于朝中的事务,完全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大臣们不用担心未来皇帝力不从心的情况。而且,豪格不仅掌管着正蓝旗,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在朝野当中还是在正蓝旗当中,他深受拥戴,就连自家兄弟也颇为认可。
所以,他继承王位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但是,多尔衮也不弱,早豪格九年就被封为了贝勒,早豪格两年被封为亲王,更是在其十七岁时,就掌管了正白旗。就凭借这多年来多尔衮积攒的实力,如果说,他要是和豪格抗衡不了,那么,整个大清就没人能和豪格抗衡了。
那么,为什么最终的皇位没有落在这两个人身上,而是出现在了年仅六岁,什么都还不懂的皇太极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身上呢?
在这其中有三点原因:
其一,在顺治登基的时候有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四大贝勒之首的代善。可以说,代善当时也拥有了很大一部分权力,如果,要不是因为现今的他年事已高,无力参与到这次的争斗之中的话,以他的权势,他也会为了皇位而与豪格、多尔衮斗一斗的。
其实,作为努尔哈赤时期四大贝勒之首的代善,他的威望还是很高的皇太极的上位就是他拥立的。同时,代善更是多尔衮的兄长豪格的叔叔,所以,这两个人对于代善的话还是听一些的。虽然,代善无力参与皇位的争夺,但是,他也不想看到豪格和多尔衮因为皇位而大动干戈。
于是,代善便找到了他们,对其一一进行了劝说,让他们停止这场内斗。多尔衮和豪格在听到这一建议时,内心自然是不爽的,不过,最后在他们的深思熟虑之下,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放弃双方对于皇位的争执。最后两人握手言和,这才平息了内斗,选择一个比较中立的方案。
其二,就是权力相互制衡的结果,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豪格和多尔衮的势力可谓是不分上下。如果,他们要是都想争皇位的话,那么,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在短时间内也是难分胜负的。更何况,如果他们要是真的争起来,那么,势必会大动干戈。
到时候,不仅是这两人的势力元气受损,就连整个清朝都都会连带着一起受损。
如果,这时候有外军侵入,那么,国家势必完蛋。但是,这两个人都不想看着对方继承皇位,可是,这么大的一个江山,又不能群龙无首。因此,这两个人为了清朝的江山和不让对方的目的得逞,就提出了上面所提到的中立方案,那就是:拥立爱新觉罗·福临。
这样做,不仅保证了大清的安危,而且,还满足了他们都不想让对方得逞的目的,同时,更是达到了让他们的权力得到相互制约的结果。
其三,就是清朝对于皇位的继承,则是采用当时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推选制”,很多人都知道的是,皇太极和康熙这两位皇帝,就是在这种制度下被推选出来的。不过,这种制度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所以说,虽然豪格是皇太极的嫡长子,但是按照当时的这种继承制度来说,他虽可以继承皇位但也并不是皇位继承的唯一人选。
因此,除了豪格以外,仍然有可以继承这个皇位的人选。
最终,年仅六岁的顺治这才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其实,是成为了在这场皇权斗争中的“傀儡”。但是,好在这位年仅六岁的童子皇帝,虽然,尚不谙世事,但是,在满族特有的尚武精神的熏陶下,却有一种好胜的性格和天然的优越感。
相传,在其举行登位大典之前,他出宫乘辇前往笃恭殿,乳母因其年幼欲登辇陪坐,他拒绝了,并且,说道:“此非汝所宜乘” 。这句话,足矣显示出其不可冒犯的帝王尊严。
参考资料:
【《清实录》、《清代皇帝传略》之顺治帝福临】
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已34岁,为何还要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呢?
从1643年8月9日皇太极去世,到8月14日八旗王公大臣议定顺治帝继位,共计6天时间。在这6天内,以多尔衮、豪格和两黄旗大臣为代表的三方势力都在为谋取帝位而四处奔走。最终,以维护皇权力量为代表的两黄旗大臣,审时度势,率先提出“必立皇子”的方案,并采取措施,调动军队包围诸王议立帝位的会场,以武力迫使豪格退出竞争,多尔衮主动妥协,最终由皇太极第九子,年仅6岁的福临继承帝位,是为顺治帝。可以说,福临登上皇帝宝座,是清朝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结果。
皇太极去世后,首先行动起来的是忠于皇太极的两黄旗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8人前往肃亲王豪格家中,“言欲立肃王为君,以上(福临)为太子”。两黄旗大臣最初在继承帝位上的这一方针,策略上起到了维护两黄旗内部团结、共同对外的重要作用黄旗内部团结、共同对外的重要作用。豪格在得到两黄旗大臣拥戴之后也开始积极行动。他派手下何洛会、杨善二人通报郑亲王济尔哈朗说:
“两黄旗大臣已定立我为君,尚须尔议”。
豪格主动派人征求济尔哈朗意见,显然双方关系密切,意在得到响应。济尔哈朗答复:
“我意亦如此,但摄政王(多尔衮)尚未知,待我与众商之。”
济尔哈朗虽然表态支持豪格,但有所保留,原因是多尔衮的立场尚不清楚。这里有一点需要着重指出,豪格派人向济尔哈朗讲两黄旗大臣“立我为君”时,遗漏了“以上为太子”,即以福临为豪格接班人这一关键条件。
三派势力中,多尔衮的动作最慢。据《清史稿·索尼传》载:
“太宗崩后五日(八月十三日),睿亲王多尔衷诣三官庙,召索尼议册立。索尼曰:‘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
从多尔滚召索尼商议一事,可知索尼是两黄旗大臣的关键人物。此外,多尔衷并未公开表示他个人的意见,其原因很可能是两白旗内部未能统一立场,才造成了他个人态度的犹豫不决。八月十三日晚:
“巴牙喇章京图赖诣索尼,告以定立皇子”。
此事表明了索尼和图赖在两黄旗大臣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表明两黄旗大臣经过进一步协商,在帝位继承谋略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立肃王为君,以上为太子”,改为“必立皇子”。这一变化,显然是考虑到两白旗对豪格的强烈反对,当时两白旗将领认为:
“若立肃亲王,我等俱无生理”。
“必立皇子”的方针既是两黄旗大臣对两白旗势力所做的必要妥协,又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的主张赢得各方的支持。8月14日黎明,两黄旗大臣首先在大清门举行盟誓,然后下令属下最精锐的巴牙喇兵张弓挟矢,环立于崇政殿外。索尼等人凭借武力强行进入崇政殿中,向正在讨论帝位继承的诸王提出“立皇子”的要求,然后离开会场。《沈阳庄启》一书中有对这场会议的详细记载:
十四日,诸王皆会于大衙门。大王(代善)发誓(言)曰:“虎口(豪格),帝之长子,当承大统云。”则虎口曰:“福少德薄,非所堪当。”固辞退去。定策之议,未及归一。帝之手下大臣之辈佩剑而前,曰:“吾属食于帝,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大王曰:“吾以帝兄,常时朝政,老不预知,何可参于此议乎?”即起去。八王(阿济格)亦随而出。十王(多铎)默无一言。九王(多尔滚)应之曰:“汝等之言是矣。虎口王既让退出,无继统之意,当立帝之第三子。而年岁幼稚,八高山军兵,吾与右真王(济尔哈朗),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当即归政。”
依照上述史料,可做下列五点分析。
首先,两黄旗大臣为使皇子能够继承帝位,事先做了周密谋划。以索尼为代表的两黄旗大臣,经过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提出了“必立皇子”这一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好处在于它突出强调了皇位应由皇子继承,显示了两黄旗大臣决不允许诸王染指帝位的决心。
最初,两黄旗大臣提出“立肃王为君,以上为太子”之方案,主要是考虑利用豪格的威信与影响。后来改为“必立皇子”,更加适合策略上的需要。这样既有利于争取包括豪格在内的两黄旗大臣团结一致,又具有相当大的妥协性,使以多尔衮为代表的两白旗反豪格势力容易接受。
其次,在由皇子继位问题上,两黄旗大臣态度坚决,面对反对皇子继位的势力毫不退让。多尔衮召索尼“议册立”,表面上是征求两黄旗大臣的意见,实质上是窥探两黄旗大臣的动向,以确定他本人争夺帝位的计划。对此,索尼断然以“必立皇子”为答。后来证明,恰因索尼这一斩钉截铁的回答,才使多尔衮在议立帝位会议上犹豫不决,不敢公开同意阿济格、多铎拥戴自己的主张。而多尔衮的犹豫动摇,迫使多铎竟然跳出来毛遂自荐,反而暴露了正白旗内部的弱点,使多尔衮陷人更加被动的困境,转而为代善等人拥立皇子继位创造了条件。
又次,为使皇子能够顺利继位,两黄旗大臣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具体表现为:两黄旗大臣在诸王讨论帝位继承的清晨,在大清门前进行盟誓,公开展示两黄旗的团结;然后调动军队包围了会场,等于将与会王公大臣的命运控制在手;以索尼为首的两黄旗大臣,不顾他们没有议政资格,打破惯例强行进入会场,向与会者率先提出立皇子的要求,施加影响以争取主动;他们还对与会者以武力相威胁,甚至拔出佩剑,声称要与反对立皇子者同归于尽。由于两黄旗大臣的这些有力措施,迫使阿济格和多铎不敢坚持拥戴多尔衮,而多尔衮则迅速改变立场,接受皇子继位的提议,并明确表示同意福临继承帝位,遂为各方一致通过。
复次,豪格在继位问题上的失败是因为他事先并没有得到两黄旗大臣的全力支持,而又遭到来自两白旗的坚决反对。两黄旗大臣最初支持豪格为帝,并非毫无保留的拥戴,而是以福临“为太子”作条件的。不料豪格在争取济尔哈朗时,竟然完全不提这一先决条件。而两黄旗大臣在多方运作之后,发现豪格继位阻力甚大,遂将帝位要求转变为“必立皇子”,准备拿豪格做必要妥协的牺牲品。后来豪格说出自己“福小德薄”,随即愤然退出会场,极有可能是两黄旗大臣明确抛弃豪格所致。如索尼与谭泰、图赖、巩阿岱、锡翰、鄂拜等人,对由福临继位的结果十分满意:
“拜盟于三官庙,誓辅幼主,六人如一体”。
这一点还可以从1644年4月,豪格被幽禁时的情形得到验证。主张立皇子最得力的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8人,没有一人受到牵连,其中心人物索尼因为不附从豪格受到“赐鞍马”的褒奖。
最后,多尔衮争位的企图本来先天不足,两白旗内部又意见不一,根本不可能成功。多尔滚系皇太极之弟,他之所以得不到普遍支持,是因为即使在文化较为落后的满族中,兄终弟及的传统也已绝迹。当年皇太极虽系凭实力被推举为汗,同样是子承父业。因此坚决反对多尔衮继位的索尼提出最有力的理由是“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此外,多尔衮身体多病,诚如豪格所说:
“和硕睿亲王非有福之人,乃有疾人也。其寿几何,而能终其事乎?”
多尔衮英年而逝,可证豪格之言属实。况且多尔衮本人并无子嗣,以致他制定的谋取帝位的计划是:“以我为君,以今上(福临)居储位”,竟与两黄旗大臣的最初计划有殊途同归之处。后来多尔衮的犹豫不决及赞成福临继承帝位也就不足为怪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豪格、多尔衮和两黄旗大臣三方争夺帝位的过程中,最后福临得以继位,是两黄旗大臣精心谋划的结果。
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豪格已经34岁了,为何还要让6岁的顺治继承皇位呢?
1643年,曾经给明朝带来诸多困扰的皇太极,终于撒手人寰。由于他并没有立下遗照,所以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他的弟弟多尔衮都想得到这个位置。不过让他们俩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得了这个便宜的反而是皇太极的儿子福临,这是为何?
满清八旗在很长时间内都不遵循嫡长子继承制,顺治并非是个例。自从努尔哈赤打出反叛大明的旗号时,他们就有着自己独有的继承制度。比如皇太极就是努尔哈赤第四个儿子,而继承皇太极位子的福临,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因为在他们的政治制度当中,继承大位之人,不管使用什么手段,也不管过程多么血腥,必须有能力带领整个政权获得更多的利益。
要不然,就是各方面互相妥协退让的结果。所以,他们在早期并不遵从中原王朝风行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一种现实的做法。所以,这才导致清朝的皇帝几乎没几个是嫡长子继承皇位的。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虽素有谋略,但性格上优柔寡断,难以继承皇位。在皇太极死后,皇太极最大的儿子豪格已经三十多岁了。正式年富力强风华正茂之时,而且豪格武力值不错,也素有谋略,能够独领一军作战。有史称他“容貌不凡,有弓马才”,“英毅,多智略”,而且久经战阵,屡获军功,从表面上来看,是个合格的继承人。
但是,豪格杀死自己的结发妻子,成为了他人生当中的污点。这个事情,也被竞争对手多尔衮拿来说事,而且,豪格的出身不是最显贵的,只是年龄居长,被多尔衮带着两白旗的人一闹,加上自己优柔寡断,成为了这场抢座位游戏最大的输家。
各方妥协退让、避免内乱,不得不把福临推出来继承皇位。因为皇太极死的很突然,也没有留下谁可以继位的话,所以对这个位置,豪格想要,多尔衮也有想法。当时皇太极生前亲掌的正黄、镶黄和正蓝三旗大臣拥护豪格继継位,尤其是两黄旗贝勒大臣更是誓誓死效忠。但是多尔衮身后有两白旗的支持,双方互不相让,局势紧张到几乎兵戎相见。真要为这个事情打起来,不死个万把人是难以决出胜负的,真要这样的话估计崇祯皇帝能笑个四脚朝天。
多尔衮脑袋灵活,自己很难击败对方,也不希望出现政权分裂的情况,那么自己得不到的对手也别想得到。于是他提议立同样是皇太极儿子的福临继位,由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他的这个意见得到了很多大佬的同意,两黄旗的将领也无话可说,就这样把豪格给踢了出去,福临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掉,也是莫名其妙成了最大的赢家。
所以啊,福临继位就是个意外。如果多尔衮提议皇太极其他的儿子,估计也多半能够被八旗大佬们同意。要说运气这回事,真是妙不可言啊!可怜的皇太极长子豪格,虽然为了这个政权拼杀了大半辈子,最后还是便宜了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