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又称“佛郎”“发蓝”,是指覆盖于金属制品表面的一种玻璃质材料。它最早出现于东罗马帝国的佛区,这一工艺的名称即源于此地的音译。珐琅器于 12 世纪从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珐琅工艺技法传入我国的时期则在元代后期。按我国的传统,附着在陶或瓷胎上的玻璃质称为釉,而用于瓦片建材上者称为琉璃,涂饰在金属器物外表的则称为珐琅釉。

乾隆喜欢珐琅彩「珐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连康熙和雍正皇帝都特别喜欢」

康熙年间的金属胎画珐琅主要由内廷设立的珐琅作生产,至迟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宫内已试烧成功,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研发成功的瓷胎画珐琅时间接近。从有关资料来看,画珐琅进入技术成熟的精制阶段的时间,应是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即武英殿珐琅作归属养心殿造办处的前后。

乾隆喜欢珐琅彩「珐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连康熙和雍正皇帝都特别喜欢」

最初,生产画珐琅的技术不成熟,胎体与掐丝珐琅一样较沉重,器物体积小,大多是实用的碗、盘、壶、瓶、盒等日常用具。釉色少,颜色也不纯净,釉色灰暗无光,色彩互相浸染渗透,画面模糊,这显然是由于烧炼技术不成熟的缘故。

乾隆喜欢珐琅彩「珐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连康熙和雍正皇帝都特别喜欢」

康熙后期的画珐琅有了进一步发展,充分显示出画珐琅器薄、平、光、艳、雅的特性,胎骨由试制阶段的厚重逐渐趋于轻薄,釉质温润细腻。器型种类增多,除碗、盘外,常见唾盂、香盒、花瓶、鼻烟壶等生活用品。画珐琅技法还被用于仿造宣德炉。釉色增多,颜色纯正鲜艳,图案清晰,显示出烧造画珐琅的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作品多以黄釉作地,黄釉呈明黄的色调,其釉色光泽亮丽洁净的程度,为三朝最高,亦有少量白釉或淡蓝釉为地者,上压红、粉红、绿、草绿、宝蓝、浅蓝、赭和紫等彩釉;黑色开始启用,但色涩而无光泽。装饰纹样以写生花卉及图案式花卉为主,只有少许传统山水风景。花卉主题为玉兰、牡丹、茶花、桃花、荷花、梅花与菊等。有的还在花间缀以蝴蝶、蜜蜂、锦鸡、鸟等,为画面增添了活力。图案式的花卉以浅色凸显花瓣的轮廓,至花心渐深,并以深色的线条细致地绘饰花叶的脉络;相反的,也有以深色细线精确地勾勒出花瓣和叶片形状,再以晕染的方式表现出整体的形状与颜色。写生花卉部分也采用恽寿平、蒋廷锡的没骨花卉的绘画技法,至于传统山水题材的,则具王石谷、王原祁的绘画风格。画风极细腻,色彩十分谐调。

乾隆喜欢珐琅彩「珐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连康熙和雍正皇帝都特别喜欢」

新兴的画珐琅的色彩鲜艳明快,豪华富丽的特色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凡精美之作,均在器物上署“康熙御制”款。康熙对画珐琅器的浓厚兴趣从文献记载中可知,他不仅命西方传教士画家和宫廷内画家为珐琅处画珐琅器,还从法国招来烧画珐琅的匠人为其服务,而且画珐琅始终都保持着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实为难得。

乾隆喜欢珐琅彩「珐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连康熙和雍正皇帝都特别喜欢」

在雍正时期,画珐琅生产逐渐兴盛。雍正皇帝对新兴的画珐琅情有独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画珐琅的生产,使之数量增多,式样不断翻新,图案、釉色有新的发展和变化。

乾隆喜欢珐琅彩「珐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连康熙和雍正皇帝都特别喜欢」

雍正时期的画珐琅器多以小型器物,以鼻烟壶居多,造型工整别致,釉色亦鲜亮。装饰图案除缠枝花卉外,仍以草虫、花鸟为主要题材,寓意吉祥的图案显著增多,往往以西洋式的花叶纹或图案式的西番莲及荷花为锦地,配合传统的四季花卉、竹石、鸟鹊等吉祥纹饰;器形的式样增多,例如圆、椭圆、桃形和不定形等。画风极细腻,但有些纹饰则过于烦琐。釉色以黄色为主,黄釉呈杏黄的色调,色感厚而光泽差。同时还有新的釉色出现,以黑色为地、上压彩色花纹的黑釉正是这一时期烧成的,格外受到皇帝的青睐,即使烧制其他彩釉作品,在局部也可看到绘制黑釉花纹的现象。这种运用黑釉的手法在其他时期十分罕见。雍正年间珐琅工艺的突出成就,特别表现在自行研制成功了新的珐琅色釉 20 余种,极大丰富了珐琅色釉种类,为乾隆时期的金属珐琅工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乾隆时期,画珐琅工艺发展突飞猛进。由于乾隆皇帝酷爱珐琅工艺,还积极支持画珐琅的生产,多次命令宫廷画家参加画珐琅的生产,促使许多前所未见的高质量的新作品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在图案、色彩、器型等方面都有所创意,有所突破。乾隆时期的画珐琅器型变化很多,包括仿古青铜器、仿康雍二朝的器皿等,还出现了大型器,许多插屏、挂屏、熏炉、画缸、大瓶等,都是用于宫殿内的重要陈设品。

乾隆喜欢珐琅彩「珐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连康熙和雍正皇帝都特别喜欢」

乾隆时期,画珐琅的装饰工艺趋向稠密细致的堆砌式,并往往与内填珐琅制作的技法表现在同件器物上。在绘画的部分,有些以掐丝为架构,例如画房子时,则以掐丝为轮廓,借此增加釉在胎面的固定性。此时还出现了仿青花瓷、仿内填珐琅、仿掐丝珐琅等多种效果。黄釉的色调变化多,明黄、淡黄、橙黄等都有,明黄色的光泽度不及康熙朝。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是这一时期的特色。不论是焦秉贞、冷枚等以中法为主,参用西法的新画派,或是郎世宁师徒以西法为主参酌中法的油画方法,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乾隆时期的画珐琅工艺主要有宫廷样式和广州样式两种。宫廷样式的画珐琅器则侧重传统的工艺手法,图案严谨工整,画工精美细致,釉色温润细腻,多以明黄色作地,皇家气息浓厚。广州样式的画珐琅器,构图多以欧洲大卷叶纹为装饰,线条奔放,器型新颖,胎体轻薄,釉色明艳,欧洲艺术风格融会其中。

原创作品,由头条号“中国一品堂书院”撰写,带你一起认识世界!

珐琅工艺的特点是什么?

珐琅工艺的特点是:色彩耐久。珐琅首饰的质地比较细腻,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稳定性质。

珐琅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不同颜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研磨制成粉末状彩料后,根据不同的工艺,填嵌或绘制于金属胎体上的一种艺术创作过程。金属錾刻技法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金属器加工方法。

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

金属胎珐琅器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

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另一种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它在清康熙年间始传入中国。

具体说来,掐丝珐琅器在明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工艺水平均明显下降。清代的景泰蓝工艺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花纹图案繁复多样。

乾隆时期制品虽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时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治、正德以后的出品物也绝不逊色。20世纪初叶,景泰蓝总体制作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做工细,质量好。

珐琅是什么

珐琅,又称“佛郎”、“发蓝”,是覆盖于金属制品表面的一种玻璃质材料。它最早出现于东罗马帝国的佛区,故人们将此地的音译称呼这一工艺。珐琅器于12世纪从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珐琅工艺技法则在元人后期传入我国。按我国的传统,附着在陶或瓷胎上的玻璃质称为釉,而用于瓦片建材上者称为琉璃,涂饰在金属器物外表的则称为珐琅釉。玻璃、瓷釉、琉璃和珐琅釉原料大同小异,主要的成份都是硅酸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