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都是截取仙鹤(丹顶鹤)尺骨(翅骨)制成的。磨制精细,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

贾湖骨笛为什么要用鹤骨做

专家们经过科学的鉴定,确定贾湖骨笛距今约9000多年,而它们的制造材料则全部都是仙鹤的尺骨。这一点让专家们感到很惊奇,因为在贾湖遗址中,专家们出土过大量的其他动物骨骸,比如牛骨,鹿骨和鸟骨等,为何贾湖先民偏偏全部都用鹤骨制作骨笛呢?

通过对贾湖文化的深入研究,专家们推测贾湖先民用鹤骨制作骨笛,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仙鹤能通天,第二是仙鹤可知物候,第三鹤骨有天然的“优势”。

仙鹤能通天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仙鹤就是丹顶鹤,它体态轻柔,羽毛洁白秀美,而且其叫声更能撼动人心,比如《诗经》所言“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古代先民认为,丹顶鹤是仙界的神鸟,具有通天的能力,故此称之为“仙鹤”,并逐渐对仙鹤形成了一种原始崇拜,从而就使用仙鹤的尺骨来制作骨笛,以奏响的声乐和仙鹤沟通,同时也能和神灵沟通,以祈福上天获得庇佑。

在长年累月的观察中,古代先民还发现仙鹤可以“报时”,因为它会在每天半夜时分准时鸣叫,如《淮南子·说山训》中记载,“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且10年以上的仙鹤,每个时辰都会鸣叫,即所谓的“十年十二时鸣”,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极大的帮助。

仙鹤可知物候

于是仙鹤可知物候的特征,也就逐渐被贾湖先民所掌握,正如它们在春分和秋风前后规律性的迁徙,对指导农业生产和劳作,都提供了时间上的参考依据。因此,他们才用鹤骨制造骨笛,希望能和仙鹤拥有同样的能力。

鹤骨有天然的“优势”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专家们在对鹤骨进行生物研究时,又发现制造骨笛的仙鹤尺骨有点特殊。首先,通过对仙鹤进行观察,可知在它翅膀的中间尺骨一段,通常会生长16个大羽毛,然后将尺骨解剖,就会发现尺骨上长大羽毛的地方,就会有与之对应的16个乳突。

专家们仔细观察出土的骨笛,发现每个骨笛的开孔几乎清一色的都在乳突上,即便是有误差也只是很短的距离。因此专家们推测,古人其实并不懂如何给笛子开孔,只是因为发现它上面有乳突,于是就在乳突上钻孔从而制成了骨笛。

现代专家们对骨笛的音调进行研究,发现骨笛的开孔极其的规律和科学。由此可见,或许贾湖先民认为,鹤骨是上天恩赐给他们最好的乐器材料,于是采用鹤骨制造骨笛,而不用其他的动物的骨骸。

面对9000年前贾湖骨笛,让人不得不赞叹古人伟大的智慧。同时,贾湖骨笛闪耀的“神秘”光辉,也吸引着大批专家和学者们去不断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关于贾湖遗址和贾湖骨笛的奥秘肯定也都会被一一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