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木偶戏古称兴化傀儡戏,俗称“柴头仔戏”,是中国古老的木偶戏剧种之一。莆仙木偶戏行于莆田市各地及其兴化方言区,且由于其流传的历史比莆仙戏早,因此称木偶戏为莆仙戏“戏兄”。2010年11月25日木偶戏入选“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仙木偶戏简介

莆仙木偶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出现于舞台上时,就与民间宗教信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城镇乡村,寺、庙、宫、观由信仰而引发了各种民俗活动和传统节日,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主要是人员少、花费廉、小型简便,既热闹又实惠,娱神又娱人,深受群众欢迎,因而不断发展繁盛。因此木偶艺术流传的历史,无疑是比莆仙戏早,今还称木偶戏为“戏兄”。

木偶戏艺术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一直为莆仙人民所喜闻乐见。早在唐末中原战乱,人民为了“避乱”谪迁入闽居莆的很多,移民中十有九家皆祖籍河南,他们当中有许多木偶艺术家,入莆后以供豪门贵族和普通百姓娱乐卖艺谋生,因而保留古代中原的音韵、遗风和风俗习惯。

十二世纪中叶,兴化军内百戏木偶戏、和南戏并盛,看戏热潮高涨,宋代盛极一时。莆田诗词家刘克庄有诗云:“非惟儿童竟嗤笑,更被傀儡旁椰榆。方坐皋比开讲肆,忽看傀儡至优场。郭郎线断事都休,却了衣冠返沐猴。棚上偃师何处去,误他棚下几个愁?”,盛况观一斑!

明清期间,莆田秀屿、黄石、华亭和仙游榜头木偶戏班颇有盛名。五十年初,莆仙两县各有一个专业木偶戏剧团,民间也有40多班,莆田县还参加晋江专区会演。1979年仙游盖尾前连木偶到福州演出近一个月。清末民初,莆仙木偶戏还远渡重洋,赴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演出,很受侨民欢迎和好评。

仙木偶戏班发展很快,并有女艺师登台掣线演出,还配有录音、喇叭扩音器等。

莆仙木偶戏可分三大类:

一是尊者戏,即《目连戏》,成为民间超度亡魂演出的剧目,往往与佛寺僧人的荐亡、拜忏法事仪式同时进行。

二是《愿戏》,这是莆仙民众为酬神还愿,演出的“谢恩”戏。《疒鲁戏》是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出天花、麻疹等灾病演出驱逐瘟邪的木偶戏。戏中还极力赞扬民间神灵陈靖姑除妖驱魔,救渡众生的事迹。《北斗戏》是莆田民众因小孩满月或生病愈后,请木偶戏班演出酬神还愿的戏。

三是《散戏》,是除宗教法事剧之外的普通喜庆演出的戏。其主要还是为酬神还愿和娱神娱人。这种戏剧宗教祭祀活动的出现,是中国木偶戏和人戏产生的最早例证。

莆田木偶戏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为半职业经营,仅作为副业收入。忙的时候一天可演10场,闲时就歇业。而演员们主要讲效益,艺术追求被淡化。一些草台班不管演技和质量,只求抢到演出的机会赚钱。演一场150元(2013年数据),一个班8个人一起分摊,有的班为了多赚钱,缩减人员,演员既要演又要担任幕后乐手。这对木偶戏发展是一大阻力。

木偶班的艺人很是学莆仙戏出身的,但莆仙戏里只演一种角色在木偶戏里是远远不够的。木偶戏班里,每个人都要“身兼数职”,但收入却又非常少。随着社会的发展,莆田木偶戏的学艺人员越来越少,人们也大多不爱看木偶戏了。

在莆仙地区,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但一些高难度表演技术已面临失传,若不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这个剧种就有可能消亡。城厢区文化馆已为木偶戏成功申请了“非遗”保护。